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融合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时间:2024-05-04

徐媛媛 余春红

(1.武昌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2.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一、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的开课现状和时代背景

(一)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的开课现状

笔者调查、走访省内外多所高职院校,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几乎所有服务类专业都开设了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相关课程。尤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空乘、护理、铁路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服务类专业居多。如导游礼仪、酒店服务礼仪、护理礼仪、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幼师礼仪、形体训练、形体塑造、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等。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将被输送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从事服务工作。专业的礼仪素养、良好的形体和形象是他们未来职场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因此,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系列课程,作为专门培养这些技能的课程,在各个职业院校普遍开设。

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这两门(类)课程往往在同一专业同时开设,其教学对象完全相同,而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上也有较多交叉和重叠之处。

因此,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这两类课程究竟该如何开展和发展?这两项技能在学生未来职业活动中如何体现?如何才能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的开课现状和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以上来自网络资料,详见教育部公开文件)。

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一再提到“一体化教学”,其中就有一项: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教学,突出体现了职业院校“面向市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而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这两门(类)课程的融合教学,正贴合“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能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与时代发展需要不谋而合。

二、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职业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职业礼仪教育侧重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对形体塑造方面的教学不够。然而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员工,想要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一方面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规范自身的形态仪表、行为举止等。

2.职业礼仪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刻板、照本宣科,类似“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条例化内容,一味地强调约束言行、以礼待人,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3.职业礼仪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乏味。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导致课堂动手练习和情境化运用的环节较少,同学们学习起来难以提起兴趣。

(二)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形体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大学生对于形体塑造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大学生对于形体塑造的内涵特征作用及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深入。以为形体塑造就是简单地练习好看的站姿、优雅的身材……没有认识到动作形态背后体现了职业素养、职业要求、礼仪内涵。

其二,学习过程中不重视不正视其学习意义,有的大学生尽管知道部分形体塑造的要求,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其三,形体塑造的练习没有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很多同学虽然也在认真学习,却不知知道这些知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究竟应该是否有用、如何用。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形体塑造与今后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应当遵守却并不遵守,明知故犯的情况并不在少数,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再或者存在选择性或者功利性的遵守行为。

(三)如将形体塑造与职业礼仪教学联系起来、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如,形体塑造较多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弥补职业礼仪教学中实操不够、理论知识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的缺点;而职业礼仪的内容又可以成为形体塑造的理论支撑,并与职业特征、岗位要求相结合,使同学们学习更有方向感、针对性、目标感。能在掌握某项动作技能的同时,了解此动作背后的礼仪内涵、职业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情境学会应用。

(四)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的融合,有助于优化教学形式、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从开课情况来看,礼仪和形体也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即必修课。多数职业学院礼仪课和形体课均开设1—2个学期,很多是在同一学期内上两门课。从培养目标来看,无论职业礼仪还是形体塑造课程,其内容和目标都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个人修养和外化于行的动作语言;以此塑造自身的思想与灵魂,彰显人格魅力。从授课教师看:有近半数的授课教师曾兼任礼仪与形体两门课的教学,即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已具备同时教学礼仪与形体两类课程的能力,在教学资源上可以进行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从授课形式来看,礼仪课程更多偏于理论,而形体课更偏于实践。从课程内容看,仪态礼仪、表情礼仪,握手礼仪,递接礼仪等多项内容都在两门课中有交叉与重叠。

在一些学院的实际授课中,学生同一时间要接受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而部分交叉与重叠的内容,让学生感觉既困惑,也有浪费学习时间之嫌。两门课的授课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和把握授课方向、授课难度的时候,也要进行反复沟通和协调,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同时,在职业礼仪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更多接受理论的培养,缺乏实践环节来强化理论知识;而在形体塑造课程教学中,又需要一些理论知识来升华学生内在素养。

(五)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的融合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化能力。

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来看:礼仪与形体都是服务类专业的必备技能。这两门课有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形象、服务意识,带给顾客或乘客既专业又优雅的服务体验。

在实际职场中,这两项技能也不会独立存在。学生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的礼仪知识与优雅的形体条件,并将这两者在工作中协调发展、综合运用,将大大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化水平。因此,教师把两门课程结合研究、总结出一套教学体系,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未来的职场实战能力。

三、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融合教学的可行性

(一)教学资源(教师、硬件、设备等)融合的可行性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了解到目前职业院校开设礼仪课和形体课的老师,多数都是舞蹈专业、体育专业背景的女教师,有较好的礼仪素养和形体基础。不少教师同时具备教授两门课程的能力。甚至有不少院校,这两门(类)课程是同一教研组教师兼任、交叉任教。在教师资源方面,这两门课的任课教师基本可以互通、兼任。

在教学场地、硬件设施方面,礼仪课教学以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车间)为主,而形体教学以形体教室为主。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都同时具备以上教学场地。且多数院校的实训室(车间)和形体教室同时也具备多媒体教学环境。融合课程的开展,可以根据各院校学生的实际岗位和学习需要,分阶段在以上场所交替进行;也可全部在形体教室或实训室进行。不同教学场所交替教学,一来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地融合,提升教学效果;二来也可以避免连续长时间的理论或实践练习课使学生审美疲劳,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融合的可行性

无论是职业礼仪系列课程,还是形体塑造系列课程,其教学内容主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可相互借鉴、相互渗透。

如,在职业礼仪教学内容中,可从以下三方面融入形体塑造相关内容与方法,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其一,在职业礼仪的学习与培训中注意形体与体态的塑造。其二,联系实际,可以将舞蹈基本训练融入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的教学之中。之前普遍开展的形体课,课程研究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舞蹈基本训练融入形体塑造过程之中。舞蹈基本训练本身具有成熟且严格的训练体系,且大多数的形体训练都会借助其来提升受训者的气质。其三,有内有外、神形兼备,打造优质的职业品牌。职业礼仪更偏重于内在的礼仪素养的培养,而形体塑造更侧重外在形象的提升。两者的教学内容都应当具有普遍性及广泛性,并能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有直接助益。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职业礼仪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偏向于职业化素养,如职业形象、服务意识、握手礼仪、会面礼仪、名片礼仪、沟通礼仪、仪态礼仪等;而形体塑造的内容更侧重于身体姿态和体能的实操练习,与职业礼仪相融合,其实是仪态礼仪的训练。如站姿、坐姿、走姿的练习,握手仪态、递接仪态、鞠躬仪态、指示手势的练习等等。将两者融合教学,其实是将职业礼仪中仪态、姿态性质的内容实操化,并能结合具体职业情境分角色练习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融合的可行性

职业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礼仪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形体塑造则侧重于职业形象、仪态仪表的塑造。两者融合后的《礼仪与形体》课程,兼有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参考以上教学大纲,可将融合后的新教学目标简单概括为以下内容。

通过此课程学习,帮助学生:

1.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与礼仪意识;

2.形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职业形象、端正的职业态度、规范的言谈与仪态、得体的行为举止;

3.对职业场合常见、常用的礼仪知识,能在课堂上知道、熟悉、做到,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积极运用并逐步养成习惯,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与职业修养,成为知礼、懂礼、用礼的职业人。

(四)教学方法融合的可行性

现有的职业礼仪系列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多为讲授、问答、讨论,引导法。而《形体塑造》系列课程,侧重于实操训练,教学方法多为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二者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同学们既动脑、又动手;既发散思维,又表演展示;既学习技能,又强化态度;既提升了外在气质,又充实了内在修养;既提升职业素养,又能在具体情境中实践应用。

二者融合后的新课,可参考以下主要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

1.示范练习法、道具辅助法:如“仪态礼仪”板块,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各种仪态动作,学生模仿,教师纠错,让学生习得各种仪态动作的基本要领,形成正确的认知与审美;并通过形体棍、瑜伽砖、弹力带等多种道具、器械,进行一系列形体辅助训练,获得身体的感知与习惯养成。

2.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礼仪运用,如接待礼仪、拜访礼仪、日常办公礼仪、车站服务、乘客投诉避免与处理等板块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多需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表演,让学生扮演站务与乘客、接待人员与来宾等,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体验各种礼仪的实际运用。

3.案例分析、小组探究法:在乘客投诉避免与处理等板块中,需要借用大量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并探究解决方案。

4.视频教学法:可采用教师自拍短视频、借助情景、影视剧视频等方法,充分发挥视频教学的直观可视、趣味时尚、清晰易懂、可复制、可复播等优势,贴近当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礼仪系列课程与形体塑造系列课程融合教学,具备充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能会成为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教学的趋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融合教学。

当然在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的弊端。如少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如何分配;实际教学效果可能会根据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有所差异等。这些都需要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探究,并进一步完善。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将融合后的课程持续推广、最大化发挥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