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红歌传唱社会功能分析

时间:2024-05-04

杨诗涵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1700)

长期以来,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以爱国主义、革命主义为题材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饱含激情,节奏感强烈,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被统称为红色歌曲(以下简称红歌)。红歌不仅是现代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瑰宝,而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传唱度非常之高,一度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

红歌作品的社会传唱程度极高,除了由于其自身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外,还由于这类题材的音乐作品普遍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这是保持红歌传唱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中,红歌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分析红歌传唱背后的社会功能,对于提升新时代红歌的传唱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红歌音乐作品的概念和主要艺术特点

1.红歌的概念

一般来说,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歌不是单指某个歌曲,也不是某个阶段的歌曲,而是泛指某些类型和题材的音乐作品。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东方红》《游击队歌》等,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就有《祝酒歌》《我的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是特定时代之中的优秀音乐艺术作品,更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因此红歌作品又被称为“时代坐标”。

2.红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红歌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艺术特点:

一是红歌作品普遍具有浓郁的情感。抒情是音乐作品必备的功能之一,但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红歌在抒情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这是由其创作规律所决定的。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之中,很多红歌作品应运而生。这些音乐作品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创作出来,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同时又饱含着人民群众乐观向上的斗争精神以及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这一系列感情因素是复杂、多元而浓郁的,不仅可以在红歌作品中有效地融为一体,而且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唱起这些红歌,人们仿佛将内心深处的浓厚感情酣畅淋漓地倾诉出来,这样浓厚、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感染力,让歌唱者和听众都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二是红歌大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强烈的节奏感是红歌区别于其他音乐作品的另一个主要艺术特点。很多红歌作品从开头就带有极强的节奏感,在乐曲中间则采取进行曲式等曲式增强节奏感,使得整个歌曲节奏非常强烈,具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红歌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是由于许多红歌作品都以革命建设、革命斗争等为主题,利用强烈的节奏感突出主题,营造出昂扬向上、激昂慷慨的特色。

三是红歌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音乐特色。许多优秀的红歌作品都根治于地域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音乐之中,从中吸取创作灵感,在曲调、曲式、旋律、节奏等方面也都大量借鉴了传统民歌的精华。很多红歌作品朗朗上口,旋律优美,是因为创作者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让红歌发挥出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传唱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和地域文化的魅力。

四是红歌的主题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红歌是真正的人民艺术,代表着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和愿望,是人民群众共同声音汇聚起的音乐的交响。无论是战争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走进新时代》等红歌作品,无论是曲调旋律还是歌词内容,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鸣。红歌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是由于红歌作品扎根时代、反映时代、代表时代,展现出不同时代鲜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特点。很多红歌作品都以人民群众的视角进行创作,以现实生活作为题材,因此让传唱者感到尤为的亲切和生动,是社会和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红歌贴近时代、贴近人民,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真正的喜爱和认可,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二、红歌作品的社会功能分析

红歌作品除了具有鲜明而丰富的艺术特点以外,还具备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功能:

1.红歌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正是由于红歌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是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非常生动形象,贴近人心。很多歌曲的旋律响起,就把人们带入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或者是热火朝天的革命建设年代,因此红歌承载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些红歌作品在讴歌和缅怀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富强付出巨大牺牲的人民英雄的同时,会油然而生一种豪迈的精神气概,鼓舞人民奋发向上,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在传唱和欣赏红歌的过程中,不但会感受到红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会被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和鼓舞,从而接受了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和教育,这是红歌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传唱红歌不仅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2.红歌对社会公民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现代公民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会受到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红歌传唱则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红歌作品的歌词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通过对红歌作品的传唱,可以有效指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此外,很多红歌作品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宝贵精神,这对于引导社会公民克服利己主义、价值至上、自私自利等错误观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今时代我们正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加需要弘扬和歌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事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宝贵精神,通过传唱红歌,能够让这些宝贵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真正扎根在人民群众心头,在公民道德培育方面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3.红歌能够唤起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普遍共识

许多红歌作品的内容都是不同历史时代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例如讴歌艰苦奋斗精神、乐观向上精神、艰苦朴素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凝聚的普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无论在什么时代,这种价值观念的集体认同感都不会衰退。在新时代继续传唱红歌,能够有效地唤起全体中华儿女对这些宝贵的价值观念的强烈共鸣,更好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力量。

三、现阶段红歌传唱社会功能发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红歌传唱在社会功能发挥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存在着红歌“过时化”的错误观念

现阶段社会上有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红歌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代表,无论从旋律节奏还是歌词内容等方面都与当今时代相脱离的“红歌过时”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一部分社会公民不愿意传唱红歌,也不愿意欣赏红歌,甚至将传唱和欣赏红歌视为“落伍”的行为,反而将追捧当代流行音乐、国外音乐等视为追赶时代潮流的时髦做法。这种单纯地将红歌作品的旋律、词曲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对比的做法无疑是片面的,忽略了红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并且也没有对红歌作品背后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只是通过对红歌作品狭隘的主观认知和判断就轻易地做出了结论,这种错误观念会极大地影响红歌传唱度,也会给红歌社会功能的发挥造成一定的阻碍。

2.存在对红歌进行不适度改编的问题

在歌曲发展历史之中,改编始终都是延续音乐生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原有的音乐作品进行适度的改编,融入时代音乐文化元素和审美需要,就会让传统的音乐作品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种因适度改编而使得传统音乐作品重获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当代一部分音乐人开始尝试对红歌作品进行改编,强行将一部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红歌作品之中,改编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会严重违背红歌作品创作的艺术初衷。这种因不适度改编而产生的“当代红歌”,显然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真正的认可和传唱,也难以发挥出应用的社会功能。

3.部分社会公众对于红歌的接纳程度不高

当前,一部分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于红歌的接纳程度不高,他们既不能够认真聆听、欣赏红歌,更不会去主动参与红歌传唱。他们认为唱红歌是老一代人的“专利”,作为青年一代他们要选择自己喜爱和认可的音乐。由于缺乏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红歌传唱者的范围会相应缩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红歌传唱的社会功能

笔者认为,红歌传唱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红歌传唱的社会功能,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为红歌传唱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首先,社会各界要加大对红歌作品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集中展播优秀红歌作品,在全社会营造出“传承红歌、热爱红歌”的良好氛围。可以组织全国红歌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邀请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家对优秀的红歌作品进行全新演绎,要让全体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欣赏到优秀的红歌作品,切身感受到红歌作品独特而浓厚的艺术魅力,真正培养一大批从内心深处喜爱红歌、接受红歌的忠实“粉丝”。其次,要深入挖掘红歌背后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和重大教育意义,对红歌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含义等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让社会公众欣赏、传唱红歌的过程中全面感悟、深刻领会,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培养起对红歌作品的由衷热爱。最后,要善于引领社会舆论,将尊崇红歌、传唱红歌作为新的时尚和潮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全新的观念,坚决杜绝将红歌“过时化”和“落伍化”的错误认识。要加强对社会公众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将红歌置于更加广阔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坚决防止将红歌艺术风格和社会功能研究简单化、割裂化的做法,避免社会公众对红歌产生不恰当的理解和认知。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为红歌传唱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取有效方式为红歌传唱注入新的艺术活力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红歌的认可程度、结纳程度和审美欣赏能力有着显著的差别。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对于红歌传唱来说,首先要将时代流行元素与红歌实现充分结合,更多地采取拍摄mv等方式,实现红歌的“立体化”,让红歌真正鲜活起来,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喜爱。其次要善于运用编曲等现代音乐改编方式,合理地对红歌的节奏、副歌等进行改编,将一些传统红歌作品中的节奏拖沓等问题加以有效改进,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公众的普遍性的审美需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决不能为了单纯地迎合社会大众而对红歌作品进行滥改、篡改,这样不但完全破坏了红歌作品中原有的意境和艺术特色,而且会严重损害到红歌的艺术生命力。所有的改编必须要充分尊重红歌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音乐作品改编的艺术规律,达到“锦上添花”而并非“画蛇添足”的效果。

3.全面提升红歌传唱覆盖面

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中将红歌作用重要的素材,从小培养起青少年对红歌的喜爱和认可。在德育教育中增加红歌传唱环节,将学唱红歌作为青少年接受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各类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增设红歌传唱相关内容,定期组织大学生举行红歌会演等活动,全面提高红歌作品在高校内的影响力。艺术类院校可以开设红歌研究相关专业方向,培养一批专业的研究人才,有助于更好地对红歌作品进行研究和传承。

总之,提高红歌传唱度是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和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全社会付出共同的努力,让红歌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