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乐梦雯
(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小学,浙江嘉兴 314400)
音乐核心素养既是社会发展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音乐知识和欣赏体系、能力体系的基础教育。通常教师在实施小学高段音乐教学时,一般为教师讲解和示唱为主,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演唱,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音乐课堂教学意境方式,让小学生身处意境之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音乐演唱自信心,让学生“唱”出来,培养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操。通过营造教学意境,教与学互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和美,勇于演唱音乐对于小学高段音乐教学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很多教师在小学高段音乐课堂上基本都是把智育教育放在首位,忽视对学生音乐细胞激活、欣赏能力的培养。用大量时间训练学生提气呼吸、发声随唱等演唱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听视、正声、审美、鉴赏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表现出不敢唱、唱不准、大声喊唱和乱唱的问题,达不到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时,一般都按表演、编创、合唱、讨论等设计课堂,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参与演唱训练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歌曲音准训练、提高演唱能力和勇气。积极鼓励学生跟随音乐敢于大声演唱是小学高段音乐教学的重点。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师自身能力和认知存在偏差等影响,更注重课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影响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以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学习成果、班风等学情分析结果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调整,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教育是学生素养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到了小学高段时期,孩子的学习从被动性学习开始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学习心理也发生转变,由低年级的跟随向目标学习变化,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须进行适当调整,将灌输向引导学习改进,培养学生自我主动性学习。
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转变的关键时期,其认知开始从笼统的印象向具体化方面转变。如教孩子演唱《拍手拍手》时,孩子们开始只是简单地知道开心高兴了就拍拍手的感知认识,但随着长大而心理发生变化,他们会以击掌拍手表达高兴具体化。
小学高段时期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从15-20分钟逐步提高到20-30分钟,因此在安排音乐教学内容和设计课堂时,逐步从示范、随唱转向学生自主演唱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良好的音乐表达能力。在口型、发音示范等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由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领唱实现能动性教学,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程发音、口型等进行理解,为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高段音乐课堂上,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着手,鼓励敢唱、自信演唱,避免大声喊唱和乱唱。如在设计小学人音版六年级上册《今天是你的生日》的教学中,以播放军乐团演唱该歌曲视频为教学导入,理解歌颂祖国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带领学生跟唱,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结合视频讲解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要点。
在小学高段音乐课堂上,保持课堂上的真情互动,集中注意力学习,避免不敢唱、乱唱和喊唱等。如在设计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打猪草》课堂教学时,先播放一段《打猪草》选段《对花》黄梅戏的视频,提问:
教师:同学们,能用优美的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个选段描绘了什么情景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两位少年之间的误会、消除误会、成为好朋友、很好听……
教师:那大家知道这个戏剧是什么剧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这是黄梅戏,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歌曲旋律悠扬,深受人们喜爱,《打猪草》就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
教师:咱们再来看一遍视频,进一步感受黄梅戏好不好?
学生:好!
播放《打猪草》歌曲旋律。
教师:刚才在听《打猪草》歌曲旋律时,已经有很多同学跟着哼唱了,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打猪草》歌曲演唱吧。
这种真情互动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不仅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让学生积极学习歌曲演唱技巧,随曲演唱。
显然,老师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情景导入和提问,能准确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和引导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同学们融入课堂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突出“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穿插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能很好激发其好奇心,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音乐知识要点。在设计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拍手拍手》教学时,先播放该歌曲演唱视频,随视频讲解演唱要求、技巧和分解节奏,鼓励学生跟唱,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歌曲旋律和节奏,运用前期学习掌握的一些演唱技巧,自信的演唱且避免“乱唱”“喊唱”等行为。
对乐曲较为抽象和不容易理解部分,运用图文并茂的音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音乐,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准确演唱,培养学生正确演唱能力。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在自然声音和打击乐器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节奏的初步体验。
在小学高段音乐教学活动中,适当设计一些音乐游戏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演唱自信心。以《雏鹰之歌》课堂教学为例,在教学中引入“击鼓传花”的音乐游戏,所有学生围圈而坐,一人拿着花,一人背着大家击鼓,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花在谁手上,谁就演唱一段歌曲。当演唱到“蓝天里,风雨中”和“飞翔着勇敢的雏鹰”时,双手击掌,当演唱到“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时,所有学生一起与邻座的同学互相击掌。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基本能熟练演唱。这种穿插音乐游戏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有效,能克服学生不敢演唱的心理,激励和培养学生大胆且自信演唱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课堂氛围活跃,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演唱,提高其歌曲演唱技巧和演唱水平。
小学高段音乐课堂教学常出现以老师领唱和讲解为主,易忽视音乐素养培养,学生表现机会较少,影响音乐教学“唱出来”的能力培养。为了更好挖掘学生模仿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快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设计递进式、启发式课堂问题是关键。以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杨柳青》歌曲学唱为例,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先用葫芦丝为学生演奏这首歌曲,带领学生感受江南音乐和水乡之美,用多媒体欣赏江南水乡风景和杨柳图片,并提出一些递进式课堂问题:
(1)有谁去过江苏扬州吗?
(2)那你们见过水岸两旁的杨柳吗?
(3)听过这种曲调的歌曲吗?
(4)歌词你能听懂吗?为什么?
这种阶梯式递进课堂问题的设计,可使学生发散自身思维,随问题主动思考音乐的变化和不同,培养领悟歌曲演唱的要领和要注意的问题,达到课标教学效果和要求。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阶梯递进、启发式问题,是解决小学高段不敢唱的有效教法之一。鼓励学生通过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感悟音乐的变化和表现内容,让其感受音乐的魅力,爱上歌曲演唱,克服胆怯,自信演唱。
1.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中,应围绕“听”来激发学生演唱热情。在“听”的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和声、音色等内在表达,重点锻炼学生由高低声部旋律走向分析能力,鼓励找出两声部的异同点,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好领悟和把握歌曲情绪的表达,演唱时准确控音,避免乱唱和大声喊唱等问题。在“听”训练中,可将学生两两分组,让他们相互认真听彼此的演唱,并帮助对方纠错,在“心”里有数的情况下,完成歌曲演唱训练,达到课标和大纲要求。
2.围绕“奏”来培养小学生的演唱能力,让学生随“奏”而“唱”。如在《牧场上的家》《我怎样长大》《小白船》等歌曲教学课堂讲授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乐器,如竖笛、葫芦丝等自学演奏,纠正音准问题,最终将歌曲“奏”出来。
3.鼓励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以榜样暗示、激励潜能方法,克服胆怯、害羞等心理,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将歌曲唱出来。肢体语言鼓励、音乐暗示等,将这些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演唱意境,让学生勇敢“唱出来”。
小学高段音乐教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音乐演唱兴趣、领悟音乐之美和培养主动学习的素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真情互动、音乐游戏、图文并茂、“听”“奏”结合等创新教学方法入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和参与度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克服胆怯和培养自信,勇于演唱音乐歌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营造意境教学,需要有一定的课时保障。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业增加,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在不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和培养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小学音乐教师要全面思考的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