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和初步研究——以无锡蠡湖公园为例

时间:2024-05-04

吴立瑜 汤洪泉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 213000)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被液态水覆盖的行星,是人们的家园,而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孕育了万物。古往今来,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围绕着水而来。如:在国外,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在国内,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黄河,造就了华夏文明,养育了华夏儿女。水不仅可以滋润万物,还具备灌溉、防御、防火、发电、航运等功能。随着景观设计行业的出现,自然景观和水资源可以更好地融合,运用抽象与再现、直接和间接、融合与创新的手法,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更好地展现了地域文化和人类文明。

一、滨水景观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自生命出现之日起,水和人类息息相关。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逐水而居”。靠近水边可以满足日常生活,还可以促进交流合作。在任何朝代,经济、贸易、军事最繁荣之地,莫过于港口所在之处。临水城市不仅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航运,还可以促进文化的融合,文明的进步,吸引更多经济融入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市成了人们的理想居所,他们离开曾居住的村落,寻求更好的薪资待遇。20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人口数只占总人口的10%,而现在近一半的人口都进入了城市居住。预计2050年近75%的人口会在城市中。城市化的速度不同于任何时期的城市发展,它是一种人口、规模、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剧烈的变革,将人们生活方式从农村到城市的快速转变,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城市人口稠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供给不足、城市环境变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全球许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城市的边缘地带。水域的形成促进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滨水景观。滨水区域是人工和自然景观的交汇处,是水域和陆地的过渡区,是人与自然更加亲近的纽带,是城市空间极具代表性、能展示城市魅力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丰富人们活动空间,稳定城市的发展,又是个交流情感、沟通信息、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距离的场所。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的平衡点。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滨水景观独特性认知才得以展开的。

2.研究的意义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是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临水地块所形成的景观,甚至可以带动区域的发展,成为城市的标志。本文通过对无锡蠡湖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来梳理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人文发展之间的联系。了解文化元素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体现。改变地域文化特点被景观设计所忽视的现状,深层次区探究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将特色文化传承下去。

二、城市滨水景观的分析

1.国外滨水景观发展现状

国外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极具增长的人口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为了寻求新的发展,许多国家将目光投向滨水区。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流域的角度对滨水环境规划做了详细的论述,提出在不破坏水资源的情况下开辟滨水游憩设施,推动了城市滨水区的生态规划。国外的滨水区域已经从局部改造,发展到注重水的系统性、生态性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雨水的排放、景观的设计、滨水地块的开发、城市历史的保护等。

2.国内滨水景观发展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比较迟,建设比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开始在我国滨水地带建设开发。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概念”中,希望人们可以设计出自然山水融于城市的生活环境。我国近些年,急于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建筑过度、生态失衡等问题。环境的改善和合理的开发成了世界性的焦点,城市滨水区正在发生蜕变。上海黄浦江外滩的改建,是国内较早滨水景观改造案例。外滩的美丽风景和绚烂的灯光效果,使外滩成了上海的热门景点,也带动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综合特点

1.城市滨水设计的理念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区域的一部分,由于它的景观优势和开放性的特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休闲、交流、交往互动,为一座城市的人文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切入设计,特别是对老、幼、孕、残等特殊群体进行对应的规划,打造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滨水景观。其次,要强调“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保护野生动植物,不该为达到某个目的而毁坏它们的家园,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区域。最后要发扬“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每座城市都有他们自己的记忆和文化。从创新角度设计,我们要整合城市的片段,将建筑、设施与历史遗留下元素融为一体,和谐共存。从传承角度要去延续历史和文脉,创建拥有多元地域文化,活力迸发的城市。

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征

在滨水景观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社会、经济。首先自然代表了自然生态性,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一个,城市滨水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包含很多内容,小到微生物,大到空气、水源、土壤。人类的快速发展,不断破坏着生态环境,滨水区域也被日渐污染,但相对而言,水域的自然性是高于其他区域,保存也相对完好。其次,社会代表了文化性和历史性,城市滨水区域存在多年,也是城市环境规划最先考虑到的地区,古往今来的码头文化都在滨水区域,是物流聚散、人口流通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带有历史的记忆,还肩负文化交流的重任。最后从经济的角度,它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他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地貌组成和空间分布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各类水上活动,游客参与活动,不仅可以享受自然、更能拉动旅游经济的增长。

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态和谐原则、文化传承原则、人性化原则。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牵一发则动全身。我们要提升自我高度,全方位考虑问题,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解决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考虑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有效地解决水土流失,防洪、水运、灌溉等问题的前提下,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地域特点打造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开放空间,使其富于变化。又在各个小空间中融入地域文化,给现代建筑赋予文化底蕴,以求创造出极具乐趣的滨水环境,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人与人的交流,体现出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宗旨。

四、无锡蠡湖中央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分析

1.项目概况

蠡湖中央公园位于无锡市,占地300亩,是综合开放性公园。其中蠡湖是由太湖延伸入无锡境内而形成的内湖,又名五里湖,形状似葫芦,长6公里,宽0.3~1.8公里,面积大约8平方公里。经过长广溪连接太湖。无锡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蠡湖息息相关,人们从骨子里透出对蠡湖深厚的乡情,远归的人们,看到了蠡湖就如回到了家中。蠡湖边景色宜人,一直被才子佳人所喜爱,也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公园建造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全园分为“春夏秋冬”四种植物造景,运用中西合璧的手法,让中西方建筑景观相融合。

2.理论研究和方法

滨水区是有河流、湖泊等流经城市时与陆地交界而形成的,可以分为河滨和海滨。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宝贵的资源,本文中所分析的蠡湖公园就是一个河滨景观公园。本研究首先是用文献查阅法,查阅很多书籍、文章、来了解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其次深入实地调研,去实地考察和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从大量资料和实践种提炼出设计的手法。最后对整个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蠡湖公园滨水景观的实例,归纳总结出滨水景观设计的新型理念,使得论文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设计的分析

蠡湖公园曾是太湖影视城的外景拍摄基地,设计手法中西结合,是具有欧洲异国情调的文化休闲场所。整个设计运用水的灵性,赋予它新的生命。水景和灯光的组合,营造绚烂多姿的水艺景观,其中的水幕可以通过投影仪来播放电影,在夜晚与星空交相辉映。蠡湖公园的雕塑水池有114种水景造型,圆环摇摆、和平鸽、彩旗飘飘等;生水怪湖喷泉有水景造型228种,如世纪彩虹、环型拱射、雪松、等,变幻多端的水景造型,是将水的灵性运用到了极致。“太湖之星”位于蠡湖公园内,是世界首个水上摩天轮,设有专门的通道与岸边相连,超百米的高度可以一览无余的俯瞰半个无锡,它的出现使蠡湖景观功能布局更加清晰。沿湖设有栈道连接中心的亲水平台,夏季可以沿着栈道感受微风,到沙滩去踩水,捉鱼。另外公园内设有多个休息区、商店、盲道、垃圾桶、母婴室等,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

五、结语

无锡太湖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太湖流域族群而居,从那时起无锡的文化就灿烂夺目。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等手法,简要的研究无锡滨水景观的设计,希望无锡蠡湖水域景观营造模式,对其他滨水景观设计具有借鉴意义,能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和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