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入门要求大幅降低且成为一项唾手可得的应用,尤其是移动网络以其便利、快捷、低成本等优势备受大众青睐,从而改变了城乡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5.9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正在迅速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城乡之间信息交换方式也同时发生着巨变。2015年11月0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2017年2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完善全国农业产品骨干网络。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由农村农村部签发的多条农村电商相关政策均离不开“互联网+”在农村的建设与融合,“互联网+农业”势在必行。在政策支持与地区发展诉求的推进下,互联网以跨界融合的优势渗透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传统乡村文化得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创新、传播、链接的优势以跨界融合的形式重新激活并得到创新。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着手,试图梳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而探索“互联网+”机制作用下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如果把收入、投资、非农就业等看作离心力,把乡土观念、邻里关系等作为向心力”[2]那么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城市系统作用下的离心力作用远大于乡村系统的向心力,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甚至在城市定居。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乡村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逐渐稀薄,熟人社会解体,加剧了乡村文化传承的断裂。要让乡村文脉得以延续,应当打破思维的定式以创新的视角重新引导乡村人口的回归。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构建起城乡之间的信息流,双向信息流通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也将创新意识引入乡村使其更贴近现代社会的思潮。将互联网创新优势注入乡村,以此打破传统的固有观念,改变定式思维的模式,鼓励村民回乡创新创业,为其提供指导以及信息平台对接市场,从而引导人口回流,最终以聚集乡村“人气”重续乡村文脉。
我国诸多乡村因其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后,加之村民缺乏基于个人电脑上网所需要的知识、经济、设备等要素难以接触到网络,导致许多乡村难以加入以信息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与文化当中,城乡之间信息通讯的不对称愈发明显,从而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数字鸿沟且成为制约乡村各方面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改变乡村信息单方面传递的现状缩减城乡数字鸿沟,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在城乡间构架双向互通的信息传播渠道。为此,在乡村文化传播机制更新中引入AISAS理论,即Attention(关注)、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并分为AI与SAS两个阶段对乡村文化进行推广。第一阶段,针对受众心理、行为、偏好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以双管齐下的方式,结合乡村文化宣传资料的投放,诸如以纪录片、数字化博物馆、旅游vlog等形式开展;第二阶段,采集用户回馈信息对初期策略进行调整,并借助电子社交平台制造舆情热点引起社会对乡村文化的广泛且持续的关注,通过用户的自发推广从而达到文化传播效果。
近年乡村建设普遍呈自上而下由政府“全权包办”统筹规划,不仅造成了“千村一面”的模式化乡村建设,同样导致村民的社会参与度不高且对乡村的归属也逐渐降低。如今移动互联网通过连接性优势搭建乡村建设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减小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倾听到村民实际需求互通有无,让村民亲自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并投身到自己的家园建设中去。此外,移动互联网平台连接城乡之间的信息交互,村内外出务工的游子也可借此跟进家乡的建设现状,甚至远程地参与其中。以此增强村民的社会参与度家园和归属感,逐步推动村民参与自治,最终完成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自信的建立。
在分析以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文化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乡村文化”框架。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创新机制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互联网传播机制作用下的乡村文旅产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智慧农业体系是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交汇融合。现代乡村由于人口流失问题严重存在大量闲置用地,可利用数字影像采集土地利用数据整合乡村土地资源,结合智慧农业对其进行重新利用投入农业生产。依靠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环境传感器、产品生长传感器、视频检测系统采集农作物的信息传输至中枢系统以大数据、云计算进行分析后预测作物生长情况并制定科学种植计划;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形成实时远程调控,应用智能调控生产系统、科学洒水肥药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培植控制产品生产状况;而后以产品品质分析技术对产品进行精确筛选检测品质规格,实施精准采集、加工、分包、发货;最后以建立“智能物流”体系确保物流仓储、中转和配送信息的准确、快捷且高效。此外,乡村因其自然优势可结合特色农业文化进行大地景观的营造展观光农业,形成诸如园林化的农业生态景观或是农业公园产业链以丰富游客的活动体验,彰显现代乡村的文化特色。
移动互联网作为文创及旅游的高新技术支撑,能够为乡村品牌提供宣传和便利快捷的服务,为文创和旅游产业注入活力;文化可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提升其品质,让游客和居民都能够获得心理认同。移动互联网构架起城乡之间的通信桥梁,使用新媒体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平台进行乡村品牌打造、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还可采取AR或全景技术等科技手段抓住消费者的兴趣进行公开展览打造良好的村落品牌形象。另外,结合当地村落条件合理引入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为引导乡村人口回流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工作。例如位于无锡市阳山镇的“田园东方”项目,运用田园综合体的理念。结合休闲文旅、现代农业、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使用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振兴乡村产业,拓宽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振兴了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互联网+旅游+文创”模式能够为乡村带来知名度、人气、活力以及资金,从而使得乡村文化得以延续。
1.互联网在线教育
现今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乡村居民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在网络上获得大量且优质教育资源。在线教育的推广依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所以首先需要完善乡村无线网络的接通和信息技术普及,实现家家有网络且大多数村民懂得运用。其次,以电视、电脑、手机等个人终端接入互联网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以实现城乡平等的知识共享模式。“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真正实现了学生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教师职前与职后的互动,实现了跨地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或者,通过新媒体,比如公众号或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鼓励村民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传统文化及其相关知识。逐步建立起当地人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本土文化自信。在提高村民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同时也转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使其充分地意识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构建“互联网+乡村教育”体系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能够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培养新型农民。
2.乡村智能治理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乡村不仅需要更新传统治理体系,更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互联网智能手段实现更有效的治理机制。第一,乡村智能化治理机制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技术。其中包括,前期人才和技术输入完善乡村智能化设备,后期所需要的设备和系统维护以及更新换代,以及稳定且长期的管理和监督。第二,参考城市相对成熟的智能管理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乡村因地制宜结合“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等系统形成一套乡村特有的智能化治理机制,提供包括及时准确的信息、便民的服务、科学文化宣传、实时监察调控等方面,真正地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后,借助移动互联网系统链接不同村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跨过传统地域障碍更好地整合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实现“智能共享”形成一张乡村与乡村、城市与乡村之间平等的信息及资源交互网络,让村民能够更好地作为主体投入乡村智能治理当中。
乡村作为传统聚落形式,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转型与重构,并激活乡村文化为其提供新的动力源,是现代乡村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本就移动互联网创新、传播、连接机制下乡村文化的发展优势开讨论,并通过“互联网+乡村文化”模式融合智慧农业、文旅产业、治理体系,寻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