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山水画透视法下传统园林廊道的时空设计—— 以颐和园长廊为例

时间:2024-05-04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0)

南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山水画序》中记载:“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画家所看之处不是一个透视的焦点,而从一个固定的立场游观景色,所画出来的是具有音乐韵律的生境。通过诗情画意来感受宇宙,领悟“道”的哲理。《易经》中记载:“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是中国古人的时空意识。诗人嵇康云:“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一俯一仰之间,游览宇宙,这是中国古人的悟道之法。南朝之后,仿画入园便成了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法则。悟“道”之法便也随画入园。园林不只是空间艺术,更是时间艺术,是时空交织的具象艺术,本文以颐和园的廊道空间组织为例,探究园林廊道时空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山水画散点透视法下的时空观

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是对无限的、延展的时空观念的证明。中国人对空间形态的表达,倾心于用迂回往返、蜿蜒曲折的方式,追随道家“道法自然”的宗旨,强调意境的表达。基于此,便注定了中国山水画作不同于西洋画作中常用的“焦点透视”法,这会把画者和观者固定在一个点上,受空间的局限,视域以外的事物就不再被纳入画面里了。如此一来,就很难表达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自古文人墨客便爱登高望远,中国山水画便不会局限于一点去描绘景物,而是采用“散点透视”法,凡立足于不同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自行组织到画面来。观者随着所处画面位置的不同,视觉中心点及映入眼帘的景物亦有所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视觉空间体验。观者可以从外界移动着鸟瞰整个自然空间,感受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流动。

王维所撰的《山水论》,论述了对透视规律的看法:“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石无皴,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王维所指的人,并非单纯指被画之人,也包含画家与观画之人。观画之人完全可以出入于被画之人的空间中,以被画之人的视点,世界观来观画。被画之人亦可成为观画之人,也就是说,观山水画时,人可以在相同时间下的不同空间里游走,也可以在不同空间维度中体会相同的时间,在自然景物与人之间的时空转换间,从中体验天地空间的无限,深远,实现理想人格与大自然的心灵相通——天人合一正是国人所追随的道家理想。

二、廊道的时间设计

动线度量时间,视线感知空间。当动线和视线均被认知且互相分离时,时空才得以分离,才能产生如同观山水画时“入境”与“出境”意境感知。游园过程中,伴随节奏化游动的视觉体验,廊道便是园林设计中体现时间设计的精髓。

人眼的视域范围为60°,只能看到局部的景观,加之廊顶、廊柱与景物的遮挡关系,使得人走在曲折的廊中,视线必定游走于外部的景色,而非跟着动线所移动,观者在身处的廊道空间与视觉感知的园林空间的相互穿插中,形成了丰富的时空体验间。时间与动线的分离使得观者所跨出的每一步都是时间的更替和景色的重置,由此实现了时间设计。相同的路线在往返过程中,所呈现的景观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时空感受。

如颐和园万寿山南簏与昆明湖间蜿蜒曲折的双面空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每一间横梁上绘有不同题材的彩绘,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廊,其中还夹着亭,建筑与景致,通过“围而不隔,隔而不断”的长廊构建在一起,可以使游园者如同观画者一样,在游观时,视线可以在近景、远景之间相互交融与切换,视野时而开合、时而闭塞、视点时而高耸入云海翘檐,时而低入碧池荷花。本体时而忘我,入境融入景中,仿若画中之人。动线突然一折,又出境回到廊下,成为观画之人。通过视线瞬间的跳转,把现实的时空与虚拟的时空交织在一起,这是巧妙的时间设计,给游园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时空体验。

三、廊道的空间设计

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方式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将其巧妙的灵活运用。构图上,比花鸟、人物画更注重“势”的“开合起伏”。“势”表现为具体物象间的联系性,“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间的韵律变化。其表达出画者在静态的画面和物象组合中对大自然内在联系的一种动态的、全面的观察。从山水画的角度出发,对园林廊道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启、承、转、合、遮、漏等设计手段,廊道发挥了对空间进行融合、统筹、转换、组合、连通、引导等作用,串通起孤立的园林要素,在“游廊”的过程中,以移步异景的方式表达出园林态势的“开合起伏”最终使他们构成无始、无终、无限的多面时空。

(一)廊道的空间设计目的与作用

1.统筹空间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法无定式”,园林建筑布局讲求错落且富于变化,但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态就是单体呈现简单的矩形,众多的四方形建筑无论如何排布,都很难形成具有关联性的建筑群落。想要达到灵活变化而不乱的空间形态,廊道的设计便出现了,它在整个园林中具有其他建筑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可直、可曲、可长、可短,其可拼接的特性可以将建筑单体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富于变化的建筑群落,更可以协调庭院与宅院的整体统一。

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各式古典园林建筑分布在不规则的水面旁,其单体虽各具特色,但也不外乎于矩形平面,若无廊道的连接,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空间。造园者运用折廊和曲廊将建筑单体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结合水面形成了一个整体空间。建筑、廊和景物之间联系紧密,空间组合形式丰富,情趣万千。

2.过渡空间

廊道空间具有模糊性、含混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属性体现在建筑中被称为“灰空间”,最早被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提出,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主要特征是:空间上有顶面和底面的限定,垂直面一般为虚界面,使得内外空间得以流通。通常,人在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切换中,需要经过一些适应的过程,用来调节因为环境突然转变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廊是具有连接不同属性空间的中介空间,为人在进行空间转换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过渡区域。达到内外空间的除了平衡过渡空间外,园林建筑中的廊道还具有保证内部空间的私密性、隔音、保暖、保湿、遮风避雨等物理功能。这在单面空廊中最容体现,其一侧设墙面或依附于建筑,面向庭院主要景观的一侧为透空的列柱组合,形成了半透半封闭的灰空间。传说有一天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湖边散步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了,于是便命人建了一条淋不到雨的走廊,这便是关于颐和园长廊的由来。

3.引导空间

狭长、单一的廊道空间具有指明前进方向与运动路线的导视作用,引导人们进行空间之间的转换,并为人在空间里的活动提供一种基本的行为模式,体现了造园者为游园者指定的行进规范。颐和园这条蜿蜒狭长的游廊从昆明湖岸连接到万寿山角脚,构筑了山水间明确的界限,不仅使得山湖间的景色更加分明,也起到了给游者引导路线的作用,廊中还设立了许多通道,便于游者穿越于山水间。

(二)廊道的空间记忆营造形式

游者在廊中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感知与记忆。取决于“曲折”与“置景”两种设计手法。

1.曲折中扩大的感知空间

曲折是促成游廊时产生视觉瞬时切换的重要因素。在游园过程中,视觉的视点、视线、视域皆在曲折中进行切换与重构,时间由此在虚与实的切换中产生各种跳跃,廊道空间中现实的线性时空与景致的虚拟时空发生交错、转换,一系列序列空间得以形成,“跳跃式”的时空转换在曲折的廊道中极易达到。廊道也就形成了如同山水画一样的以视线为范围的空间结构,曲折的组构着情感与时空。

运用曲折的园林廊道对游者加以视线控制,使游者在现实空间与意向空间中不停地转换。周边景物可以随意出入在“游”的时间轴上,一山一石,一竹一花,都是情节的显现,最终所有画面影像组合出一个整体的时空印象。

2.置景里的意境表达

中国造园者为了建出如诗如画般的环境气氛,追求情与景的交融和空间意境,在园林外墙施以漏窗、门洞,便是廊道中常见的人工借景方法。漏窗就像一个画框,对面的景色为画卷,人们从漏窗向外看,别是一番情调。如颐和园乐寿堂南侧临湖长长的廊道,其一侧的白粉墙上按游廊的间数,点缀着各种特异形状的漏窗,通过这些取景框,移步异景,对面的昆明湖、知春岛、十七孔桥的水秀风光便一一呈现在观者眼前。

为了强调廊道的引导与暗示作用,在观看主要景物的各个最佳角度都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对景、框景、漏景等手法加以强调景观的精华所在。廊还常受到曲折、立柱、窗等对视线的遮挡,加之透景漏景等处理手法的影响,就会形成如同在山水画作中时宽时窄,时大时小的空间。

对园林空间写意场景的感知和空间记忆的营造,取决于游观者的参观路线和园林中景物布置。可见,在廊道路线下,观者情感和时空的认知,早已被造园者隐秘安排。

四、结论

从山水画的观赏方式、意境表达等方面,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廊道的时空设计,可发现视觉的瞬间切换、动与静间的互换是丰富园林时间设计的必要方法。通过廊道的曲折设计与置景间的精心安排,使得“游”廊的过程中时间得到控制,从而在众多不同的时空维度中收集情节影像,当众多的情节影像构成一个整体式,便能体会出深刻的场所意向和空间记忆。通过对传统廊道时空设计的探析,能激发我们更深层次的创造力,从而为现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更具文化底蕴和活力的设计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