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手机游戏设计研究

时间:2024-05-04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娱乐方式的变革,其更高的硬件配置和更快的传输速度等让占用内存小,以趣味性为主的手机单机小游戏,逐渐演变成占用内存大,以沉浸体验为主的手机网络游戏。传统的PC 端游戏设备局限在网络中心、住宅等特定场所,而人们在乘坐地铁、等待就餐等闲暇时光就能体验手机游戏。在巨大的手机游戏市场中,不乏精品手机游戏的产生,但是粗制滥造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影响玩家体验。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和尊重需求属于较高级别的需求,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最高级别的需求。

二、手游玩家需求分析

(一)手游玩家生理需求分析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从玩家体验手机游戏的动机而言,诸如推塔、策略、角色扮演和模拟经营等游戏类型给玩家很多的选择,玩家在游戏中产生紧张、欣喜、失落和害怕等情绪,这种情绪发泄是人的生理需求,能丰富精神世界,也有利于压力的疏解。从手机游戏玩家的操作习惯而言,玩家借助于手指的单击、双击、长按、单指滑动和双指捏合等操作来体验游戏,这与借助于键盘和鼠标实现精准化操作的电脑游戏形式相比,提出了生理需求上的操作考验。

(二)手游玩家安全需求分析

安全需求是一种保障自身权益的基本需求。游戏最初的价值就是带来乐趣,但玩家沉迷游戏,过度耗费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游戏不断推送任务的形式虽然保证了玩家的在线时长,但是也消耗着玩家的精力。同时,一些游戏的诱导充值界面和点击的广告界面存在隐患,玩家私下买卖游戏道具的行为也存在风险,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手机游戏的普遍化和低龄化,一些游戏形式和内容也存在与玩家年龄段不符的情况。

(三)手游玩家归属与爱需求分析

归属与爱需求是较高级别的需求,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个人的归属感和与他人之间建立的感情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游戏多离不开社交,闺蜜、兄弟和情侣等好友系统将熟人关系拉进游戏,战队、公会和派系等组织系统又将共同目标的玩家聚拢,这些措施让玩家在手机游戏中感受到了归属,与他人建立了联系。一些玩家从游戏好友又逐渐变为手机社交软件的好友。在老玩家对游戏性感到厌倦后,阻止其离开的原因往往是人际关系的牵挂。

(四)手游玩家尊重需求分析

尊重需求也是较高级别的需求,既包括自我肯定,也包括来自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就内在而言,手游玩家希望在游戏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成就感。就外在而言,手游玩家希望得到队友的点赞和表扬、荣获游戏的公屏播报和成就礼包等。不过,如果游戏的难度高于玩家的操作水平,玩家易遭受挫败感,陷入自我操作能力的怀疑中。在强社交的手机游戏中,玩家沟通频繁,难免出现争执、不尊重对方的情况,给玩家带来不愉悦的体验。

(五)手游玩家自我实现需求分析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级别的需求,指实现了个人的愿望、理想和抱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等。抽到了稀有的道具、在排行榜上占据高位、通过了难度极大的关卡、重温经典游戏回忆青春、通过游戏治疗心灵创伤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是自我实现的表现。笔者认为自我实现需求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不过可以大致将自我实现需求归为玩家内心的构建强大自我需求,玩家希望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找到更强大的自己,包含了其对外表、职业、青春、人缘、能力和机遇等正向的追求。

三、手机游戏设计策略

(一)基于生理需求的手游设计策略

手机游戏设计要依据其定位和用户特点来进行感官方面的设计,突出视觉、触觉和听觉感受。如《QQ飞车》手游将穿搭和竞速结合,满足追求新潮和个性化的年轻竞速玩家需求。玩家可以打扮角色、赛车、宠物和挂件等,同时,每个赛道都有其独特的视觉风格,这些设计保证了视觉的新鲜感。另外,震动设置被开启后,手机会在对局匹配成功时震动,带来赛车准备冲刺的感觉。而赛车飞驰的特效、模糊的赛道和激情的音乐带给玩家刺激的感官体验。

在对手机游戏界面布局时,游戏界面设计师考虑到方便用户的操作,更多地把人手习惯的交互手势融入进来。竖屏手游多为休闲类单手操作的小游戏,由于右手熟练的人居多,按钮多置于界面右侧。横屏手游多为枪战、推塔和格斗等操作复杂的游戏,需要双手协作,左侧按钮少,尺寸大,而右侧按钮较多,尺寸小。如《梦幻西游三维版》手游界面左侧按钮比右侧按钮少,左侧是移动按钮,右侧是角色技能按钮,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按钮可以隐藏处理。单指滑动左侧屏幕可以控制角色移动方向,单指滑动右侧屏幕可以转动游戏视角,双指在屏幕中间捏合可以缩放游戏画面。

(二)基于安全需求的手游设计策略

手机游戏不应强求玩家的在线时长,推送的多数任务应是有选择性的。手机游戏是用户在休闲时间的一种碎片化、快节奏的娱乐形式,玩家应有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抉择游戏方向的权力。同时,针对玩家在线时间过长的情况,系统应做出提醒,如设计弹窗告知,甚至禁止游戏,这有利于玩家保护眼睛和身心健康。

游戏厂商应与玩家一起维护双方利益。需要审核合作的广告推送,赋予玩家举报虚假广告的权力,设计玩家表达意见的入口。另外,应适当削弱充值界面的诱惑性,并限制玩家单日消费额度。对于私下买卖游戏道具的行为,游戏有必要通过公屏文字广播提醒玩家注意安全,打击诈骗。同时,设置游戏的二级支付密码,避免游戏账号被盗后产生损失。

加大对未成年玩家的保护力度是必要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限制未成年人每日游戏时长,禁止其玩不符合年龄段的游戏。更重要的是限制未成年人消费,避免其误充值造成家庭经济损失和与游戏厂商的财务纠纷。

(三)基于归属与爱需求的手游设计策略

对于强社交的手机游戏,需要利用阵营式的社交系统让玩家找到归属感。阵营可分为局内阵营和局外阵营,局内阵营设置如玩家对抗玩家的玩法、玩家对抗环境的玩法等让玩家在沟通和配合中拉近关系。而局外阵营设置如公会、联盟和派系等让玩家找到组织,给玩家融入小社会的感觉。设计闺蜜、兄弟和情侣等亲密称号来加强玩家之间的关系纽带。另外,可以将社交模块便捷化,如推荐上一局队友组队或加为游戏好友。玩家得到了队友的帮助,可以点击表达感谢的按钮,让其他玩家感到付出的值得。

对于弱社交的手机游戏,可以通过游戏内容和成长体验的设置给予玩家归属与爱的感觉。如通过设计游戏的剧情,把玩家控制的角色与其他剧情人物发生关联;通过自由装扮玩家控制的游戏角色,让玩家找到与虚拟角色互动的快乐;通过在游戏中培养宠物或植物,使玩家找到精神依托和归属等。

(四)基于尊重需求的手游设计策略

对于自尊层面,可为玩家规划每步成长路线,或设计一个最终成功目标。如设计出一条可视化的分阶段的成长路线,分阶段给玩家相应奖励,让其知道努力的方向,通过逐步的成功积累成就感,达到对自己的认可。对于探索欲较强的玩家,设计一个最终的成功方向,至于过程是多方向的,给玩家较大的探索空间,允许其试错,及时地给予鼓励。在其找到可行的玩法获得成功后,给予热烈的祝贺。

对于来自他人尊重的层面,可以设置点赞和表扬等祝贺的按钮,或在玩家表现出色的对局结束后,显示该局排行榜,配上庆祝场景,增加其成就感。在玩家表现逊色的对局结束后,隐藏该局排行榜,配上鼓励场景,减少其失落感。通过来自他人的主动表扬和来自系统的有选择性的鼓励方式,让玩家得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强社交的手机游戏,要保证交流氛围的和谐。在游戏系统层面,采取警告、禁言和封号等强制措施。在玩家层面,采取举报、文字或语音屏蔽、禁止与其同局游戏等主动措施。还可以设计委婉的表达指令,采取欢乐的表达方式等。通过这些来保证遵守游戏文明规范的玩家得到应有的尊重。

(五)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手游设计策略

通过合适的世界观展现游戏的价值取向,引导玩家向着正向追求的路上努力。不同的游戏带给玩家不同的追求,如视听感官的愉悦、逻辑推理的考验、神秘未知的刺激等,不过游戏的价值观并非一味地迎合玩家口味,游戏要有自己的价值定位,明确对玩家传达正向的游戏理念和价值追求。游戏中穿插的故事剧情、人物对话、任务推送等都是世界观的呈现方式,玩家观看剧情、与非玩家角色对话、做主线和副本任务等都能知道在游戏中实现自我的途径。

认识到自我实现的难度,安抚玩家未能实现自我的低落情绪。受限于游戏的难度设置、手机的硬件配置以及玩家的操作水平、消费水平等,并非每位玩家都能实现自我。手机游戏设计者需要知道大多数玩家实现自我的方向,以及玩家未能实现自我的原因,考虑是否调整游戏的操作或者消费等设定,以便满足大多数玩家实现自我的需求。而对于少数未能实现自我的玩家,可以进行鼓励,并从其他途径给玩家补偿,如赠送道具和双倍奖励卡等,让其看到希望。

四、总结

手机游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迅猛发展,市场潜力巨大,要避免游戏设计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好的产品是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文章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剖析手机游戏玩家需求,为优化手机游戏设计提出一定的参考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游戏的形式也将更为多样,而抓住和理解玩家的需求是做好设计的关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