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天津 300190)
文字是基于记录功能的视觉符号,是人类文明得以更完整传承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更准确地读取先人们的智慧,也可以通过文字,传递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良好的识别度是文字阅读的关键,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类图文信息涌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何提高文字的阅读舒适感,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关键。
视觉信息传达过程中,色彩与图形的组合变化是相对自由不收约束的,而字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制规则,尤其是汉字结构,细微的笔画不同就可能导致语义的不同,所以如何在保证文字可读性的同时做出精彩的变化,是汉字字体结构设计的关键性步骤。这里所说的结构设计,是指通过字体笔画的有序组合,使字体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是字体设计的形式基础。
汉字设计不仅仅是笔画风格的细节特征,更包含了设计最本源的视觉美法则,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曾说,“设计最本质的源泉是汉字”,强调了汉字设计的重要地位。字体设计的本质是构成,我们可以先抛开字义特征,把字体看作是抽象的点、线、面,或者方、圆、三角等原始的几何视觉符号,尤其是汉字字体结构的视觉美感,是对建立在二维构成基础上的视觉规律的探索,是纯粹的形式美,其本身不包含对“字义”和“语境”的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字结构不带来任何情感体验,形式所创造的情绪化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节奏来实现的。
汉字的形式美的体验,首先来源于原始的自然法则,比如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对称美和稳定美的追求,对黄金比例的热爱等等,反映到字体设计中,对汉字设计的视觉美感的探索,主要集中于汉字结构产生的视觉均衡感和视觉韵律感。
视觉均衡是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语言,二维视觉空间中视觉的均衡性决定了视觉信息给观者带来的舒适程度。均即是平均,这种平均反映在字体结构中包括笔画粗细的平均和笔画间距的平均,是字体匀称与协调的基础。衡即是平衡,是通过字体笔画有序的摆放与组合给人以平衡的视觉心理感受,这种视觉上的平衡感,主要来自字体结构的重心位置。
汉字设计的视觉均衡主要通过两个方式来获取,一个方式是确保笔画特征和结构重心的统一性。人们在阅读同一种形制的视觉符号时,会把这些符号默认为一个组群,无论是视觉平均还是视觉平衡,其本质都是视觉元素的统一性,是强调字体结构的稳定性。二维视觉空间中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重量感,左上角区域是视觉重量较轻的空间,右下角则视觉重量感较大,所以当字体的笔画被刻意调整为上紧下松的结构时,字体重心线将会整体上移,使文字在视觉上整体“变轻”,而如果将其中某几个字重心线毫无依据的降低,将会让字体结构产生视觉混乱,打破视觉均衡感。
汉字设计视觉均衡性的另一个获取方式是笔画粗细和笔画间距的统一性,这种统一并非物理空间上的均分,而是视觉上的等差。在汉字设计中,笔画本身与留白的正负关系组成了文字的灰度,不同字面灰度形成不同的视觉张力,同样面积下不同的字体结构变化会导致视错觉的出现,需要通过人为的错觉矫正来实现视觉均衡。笔画较少的文字,字面灰度在视觉上相对轻一些,在设计时,就要将笔画适当加宽,而笔画较多的文字,为了增加空隙留白,就要适当缩减笔画粗细,或者在不影响文字识别的前提下,进行笔画的结构简化。比如,“平”“衡”二字,在实际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平”字的视觉张力就要小一些,而“衡”字的饱满度就要高很多,在设计这两个字时,就要适当增加“平”字的笔画装饰或者笔画粗细,“衡”字就需要缩减笔画粗细来增加间距空间,以此达到两个字在视觉上的等量关系。此外,横竖笔画连接时,一般来说需要把竖画稍微加粗一些,才能在视觉上形成等粗的视觉均衡感。
对称的概念在视觉均衡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最本源的视觉均齐之美。汉字设计中的对称不是指具体笔画的对称,而是视觉重量的对称,即不同形同量的局部结构通过细节的调整,使左右或上下两部分结构的字面灰度上达到视觉感受的一致性,这样的变化相对于完全对称来讲,更能从呆板单调的形式中感受到丰富的变化,能更好地体现出汉字之美。
韵律感概念最早来源于声乐,是不同高低的音符按照规律性的节奏组合成的音节律动。韵即是和谐的感受,是归于情感体验的表达,是设计的目标和意义。律即是规律,是归于构成形式的呈现,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汉字韵律美感的产生是基于声乐的美感的通感,按照规律性的节奏组合成具有视觉规律而产生的视觉美的感受。
视觉韵律感产生的首要因素是重复。视觉节奏是周期性的重复性变化,是同形或同量的视觉符号,有规律有差别的重复出现,从而产生动态化的视觉感官体验。重复的元素可以是相似单元,也可以是相似间距,是正负空间在错落有致中寻求和谐统一。诗歌中的韵律感相对具体,更容易理解,主要体现为格律制式下的平仄、对偶以及押韵变化,这些古诗词的韵律美,正是汉汉字设计视觉韵律美产生的依据。比如我们将字体的某一个笔画用几何图形来代替,那么这一组字体的同样笔画,可以考虑间隔使用这样的变化来表现,达到视觉元素的重复,加深视觉感受的印象。
视觉韵律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变化,具有动态的时间性概念,是被凝固的旋律。汉字的阅读顺序决定了文字结构除空间属性外,还具有时间上的视觉“流动性”,如同音乐符号产生听觉美感一样,汉字也会产生视觉上的流动美感,是不同视觉符号的连贯性体验,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连贯性看作是若干个单元的组合,单元之间可以根据字体笔画本身的结构进行高低起伏的错落变化,也可以根据字体笔画的多少进行疏密有致的聚散差别。比如我们可以将笔画简单的字调整的更矮或者更瘦长,笔画复杂的字可以被调整为更高或更宽,字面灰度小的文字在位置安排上就要围绕字面灰度较大的文字进行交错排列,以保证文字在整体视觉上产生视觉动感,使字体看上去更加灵动。
视觉平衡和视觉韵律的观感是相辅相成的,就是在统一的形式下寻求艺术的变化空间,既要突破呆板的束缚,又要和谐统一。汉字本身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图形化制式演变到今天的四方形制式,其实就是不断寻求视觉平衡和视觉韵律的过程。
人们对于视觉信息的接受有固定的模式规律,那些色彩饱和度更高、对比度更高的信息往往会被首先注意到,这就使得视觉信息呈现出层级化的形态,视觉信息的逻辑化梳理是版式设计的核心内容,合理的信息分布是版面信息得以条理化和清晰化呈现的基础。
在汉字设计过程中,除笔画和组合形式构成的视觉结构外,对不同信息的逻辑分组也是汉字设计视觉平衡和视觉韵律产生的重要因素。信息分组即是将视觉信息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或不同类别关系进行有目的的区分过程,使其形成主次分明的相互关系。
我们可以将文字信息大致上分为基础文字、资料文字、说明文字以及宣传文字等不同类别,如何把握信息主次层级,是良好的视觉平衡感和视觉韵律感产生的重要因素。基础文字主要是指标题类文字,是视觉信息的中心,传递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基础文字的比重应该在所有文字中占比最大。说明文字与资料文字是对基础文字的补充与解读,一般字数较多,单字的体量较小,在版面中以“条”和“面”的形式出现,用整体占比与基础文字达到视觉重量的平衡。宣传文字是指口号或者广告语类的文字,以简洁明了的形式为主,在版面里,可以作为调和元素来出现,填补视觉重量的空缺,将基础文字与说明和资料文字协调为统一的整体。
情感的表达是人的生理需求驱动下或主动或潜在的意识形态,是设计是否被受众所接纳的重要因素。设计引起的受众共鸣是通过特定刺激元素唤醒沉睡的情感体验,比如在竞技场中的视觉元素要体现出热烈和激情的氛围,在医院或图书馆则要体现出宁静与平和的视觉感官。这种情绪的感染力不仅是场所精神的阐释,更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和引导,使人们以更恰当的状态与环境交流,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字体设计作品想要令人印象深刻,就要有必要的情感表达,使汉字结构的视觉感受与汉字的字义相符合,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汉字结构情感表达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构成,就是我们对抽象视觉符号的情感认知。我们被三角形的物体刺伤,三角形就给我们带来尖锐和刺激的视觉感受,圆形的物体触感光滑,圆形就给我们带来柔和感与亲和力。
汉字结构的情感首先来自笔画特征和笔势特征,宋体字给人清秀雅致的视觉观感,黑体字看上去更加稳重严肃,圆体字则最具有亲和力,多用于柔性的主题,比如婴幼儿用品的品牌文字。女性用品的品牌文字可以使用更加纤细的结构,搭配圆润的笔画特征,凸显女性的柔与美。
汉字的情感特征表现还来自文字笔画所构成的空间关系,也就是笔画粗细和笔画间距所形成的空间。笔画较粗的结构字面灰度和视觉重量大,加上笔画间距紧密的关系,会造成紧凑和紧张的视觉引力;反之,较细的笔画和较大的间距会造成舒缓的视觉感受。通过对字体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创造轻、重、缓、急的不同视觉体验,当我们用字体结构的视觉感受来辅助字面含义的表达时,就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字体设计不是一门孤立的基础学科,汉字体结构在设计学科中起到连接基础与综合应用的作用。当前对字体设计方法的探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甚至超出原有的二维空间表现媒介,但无论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如何使汉字结构在视觉上符合构成的形式规律,使其具有良好的视觉平衡感和韵律感,是汉字设计永恒不变的设计内核,它可以使汉字设计具有更好地视觉表现力与感染力,让读者有更好的视觉观感和更深刻的视觉印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