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先秦儒家“诚”的思想

时间:2024-05-04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50025)

“诚”字之意,在现今人们的生活中多以诚信、诚实、忠诚、真诚、虔诚、真实等解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规范,是一种传统美德。而这规范和美德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儒家。儒家非常注重内外兼修,追求天人合一理想道德境界,“诚”是“天道”与“人道”贯通的阶梯,通过“思诚”“诚之”的工夫最后回归于“诚”。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道德底线频频招致挑战,究其原由最主要的还是诚信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或是流于表面化,沦为物欲的工具。所以从源关上重新梳理儒家的“诚”的道德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养成具有积体的作用。

一、“诚”字源考

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字体,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明的根基。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最远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仓颉造字。历经周朝,到秦朝统一篆书,至汉朝许慎作《说文解字》后,汉字形成统一规范。汉字的最初形式只是痕迹、图画,然后演化到符号、书符后,才具的一些指示和象征意义,那些符号和书符就是现今可考证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在我国具有可考的文字历史大概从殷商开始。周公曾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据可考证文献来看,“诚”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中,篇中有记载:“申伯信迈,王饯于郡。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由此可知,“诚”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单就字型和字源上来考察。“诚”,形声字,由“言”和“成”构成,“言”表意,表示言语真诚;“成”表声,兼表真心成全他人,也表示歃血誓盟。形旁简化,整个字意思是盟誓时的语言,由此产生真心实意的含义。字型的演变先后为:。从古文的解释角度来看,汉代许慎在《说文·言部》说:“诚,信也。从言,成声。氏征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则说:“诚,信也。从言,成声。氏征切,十一部。”而同在汉许慎的《说文》中同是卷三上有:“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息晉切。”由此我们可知在古文中“诚”和“信”可以相互解释,实则“诚”起初是由“言”引申出来的。“言”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言”表示告祭。在祭祀祖先、神灵时,心中要虔诚、真实、无欺,然后在告祭时能与祖先、神灵相通。

上古时期的人们多崇拜、图腾,发展到后来的崇拜祖先、神灵,一颗虔诚的心里在崇拜的祭祀活动必不可少。当时的人生产力低下,人们惟有靠祭祀祈福,免除灾祸。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货物相对满足,“天人”的关系渐渐有些淡化,或者说之前那种“诚”的人与神的关系,开始转向人与德,天神被人格伦理化,德的地位逐渐上升,人们开始由对神的虔诚逐步的转向对德的虔诚。“如果说对神的虔诚是一种完全皈依于神而丧失掉自我主体性的精神状态,那么,对德的虔敬却恰恰是主体意识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主动对自身进行道德反省的积极的心理态度。”这种由神转向德虔诚,反映了人们主体自我意识的高涨,这为以后儒家对“诚”的阐释奠定了基础。

二、“诚”的思想

儒学作为古代社会的显学,其发端于先秦的“轴心时代”。儒家“诚”的思想也是在那个时代成型。前文我们有探讨过,“诚”早期是源于对祖先、神灵、天神的崇拜,这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而形成一种天人关系,这种关系发展成为后期中国哲学各家各派对“天人合一”理想状态境界的追求,也为儒家哲学与所探讨的核心问题。而正是“诚”让天道与人道得以贯通。

关于“诚”的思想,在先秦儒学经典中几乎都有所涉猎。首先在被称为儒学群经之首的《易经》就有关于“诚”的论述:“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进德”的方法在于讲求“忠信”,“修辞”的关键在于“立诚”,释“诚”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论语》中则多以言“信”“仁”“忠”,而言及“诚”的只有两处,一者见于《诗·小雅·我行其野》中的一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在这里,“诚”作“成”, “诚”解释为“的确”的意思,这里对“诚”的阐述并没有哲学层面的意思。孔子多言“信”,在《论语》“述而”、“学而”、“颜渊”等篇中有都有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前文中我们从《说文》的角度考察了“诚”与“信”两字可互相解释,我们也可以这两字可以通约。其次是曾子作的《大学》经文中被后世儒者列为“八条目”的“诚意”。文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诚”就被用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给提出来了。这里训“诚”为真诚,就是说我们要想有一个好的品德,首先要端正心思,而要端正心思,就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正确的认识方法,就要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次之是子思作的《中庸》,它是儒学典籍中对“诚”的概念及工夫阐释得最清楚、最全面的一篇。宋朱熹评价说是:“孔门传授心法。”典籍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诚”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本体论的高度。朱熹将这句话解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这里《中庸》认为“诚”是人与天地万物本源性自足本质属性。因此在文中有:“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这里把“诚”释为人及物之本性。人若能至诚,终而达至“物我合一”之境。于“诚”而言,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这里的“思诚”,我们可以较之《大学》里的“诚意”、《中庸》里的“诚之”进行考察,“思诚”与“诚意”比较相近,大抵要求我们常怀有一个真诚,真实,无欺的心。而“诚之”则更倾向于动作,这里可理解成“诚诚”,“之”前面的“诚”作动词解,作为人之道,我们要将“诚”落实到实处,后归于“诚”。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多通过外在的政事上讲“诚”,然而均以落实到“诚”为本上。

由上观之,“诚”在儒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哲学概念,“诚”是本体,是内在的,它由原本祭祀活动中的虔诚心理,逐渐演化成儒家道德哲学中的核心观念,它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至诚者的内心是欢快的,精神是安详的。也做到内外无欺、无妄、诚实守信。那该如何在“诚”上下工夫呢,其实先秦儒家的圣贤已道明。

三、“诚”的工夫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的工夫,就是实行人(仁)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诚信”正是行“仁”的具体表现。如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都表明了孔子教人以诚,教导他的学生们要警惕一切有违反忠信诚实的思想及言行。

在《大学》和《中庸》中有细致的描述。《大学·释诚意》篇中曾子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在这里是说,人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就要学会慎其独。对自己要真诚,不自欺,随时谨慎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在一个人独处,别人看不见时,也要做到不自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慎其独。而在《中庸》中对“诚”的工夫就阐释得更为细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诚”是天之道,是圣人之道,圣人可以不强加力量而行中道,可不用思考而能自得,是自诚明的,故而本性自足。唯至诚方能尽人性,进而尽物性,后能与天地同一。而“诚之”,则是贤人、常人之道,是自明诚的,只有通过受教化,选择善道而实行,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工夫最终达到至诚。天底下也只有至诚的人方可化育万物,而达到至善的境界。所以在《孟子》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这里是对《中庸》的继承,“思诚”是人之道,心为思之官,通过思,得其尽心,尽心而知天,最终达到贯穿天人,合而为一之境。“诚”的本性本是人人具足,若能反观其身,通过“诚意”,“慎独”,“诚之”,“思诚”的工夫,最终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岂不自在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字源、辞源上考察了“诚”的来源,梳理其在儒学典籍中演变。“诚”作为沟通天人的载体,是成己,成人,成物的法门。《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通过“诚意”,“慎独”上,下工夫,做到外不欺人,内不欺己,不仅要“成己”,还要“成人”、“成物”。先秦儒家“诚”思想,对个人品德养成及后世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成为以后规范人们日常生活道德准则,规范。对以后儒家形而上的哲学架构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宋明理学中,“二程”,张载,朱熹,对“诚”的思想展开了更精深、详细的论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