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具象雕塑创作中材料的转换研究

时间:2024-05-04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154007)

引言

人类文明发展的伊始阶段,雕塑艺术便以新的艺术形式逐步萌发。随着历史的更迭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物质文明逐步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思想也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雕塑艺术也由早期的社会功能属性,逐渐转换为独立艺术特征,艺术范围与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范围,难以明确界定。发展至今,雕塑艺术仍然占据主流,写实主义在历史的洗礼与更迭过程中仍然有难以撼动的重要地位。由于具象雕塑范围广泛,在世界的范围之内,有明显的历史继承关系,随处也可追寻到雕塑传统的踪迹。金属塑料是以金属材料为基础形式语言,通过铸造与焊接、锻造等各项加工工艺而制成的雕塑作品金属焊接艺术是常用的方法,也是金属材料的特有性,例如焊接方式,将质感和美感自然的流露出来,体现出肌理美。所以如何巧妙将金属雕塑中的内涵呈现出来则需要雕塑家将材料与雕塑作品间的独特形式有效串合,才能够达到良好的美术创作效果。

一、造型元素的转换

转换是以能量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转换的概念,是指形象和意义相距离较近,但是却并非一致。并不是狭义的变化转换,可以理解为变形或者是打散、重组与拼接等各类手法的融合,在欣赏一件雕塑作品时,不仅关注作品本身呈现出来的形式感,也会被雕塑作品的特定材料体现出来的内涵所震撼。对于雕塑材料的视觉特性予以改造,深层次挖掘雕塑材料的本身属性,才能够将雕塑者的真正情感融于作品创作中,将雕塑材料的表现力和具体情境有效融合,从而产生全新的情感体验。应用材料保持原有的具象特征,在视觉形象下对雕塑作品的造型进行转换,使传统材料与雕塑作品进行相互组合和替换,对于具象因素进行变形和夸张,从而增加雕塑作品的表现力,获取独特的表现性与视觉冲击力。

二、材料元素的转换

材料转换方式也可以归纳为材料的相互替换,由于传统的雕塑材料自身有隐含含义,材料间的相互重叠与碰撞只是在雕塑材料的本身意义层面,便有着极为丰富和立体的本质内涵。采用多元材料和技术方法,例如打磨和分割、焊接等等,对于视觉形象进行打散与重新加工和组合,从而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可以将雕塑创作中的材料转换方式理解为统一的方式,也就是材料间的互换,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与日俱新,越来越多的新鲜材料被融入雕塑艺术创作范畴中。雕塑家对于雕塑材料的理解,不只局限于传统范畴内,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多元理念的融合,在新的环境下给雕塑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创作空间。传统纯写实主义雕塑的固定视觉也逐步消散,随着材料间的替换和融合,以及造型中的具象严肃的有效结合,使得雕塑作品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将各类材料进行相互冲击,选用独特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于创作的造型形象进行雕塑和结构,通过创造与重组,使雕塑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现真实性的存在对象。

三、材料艺术表现性

在雕塑材料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迸发出雕塑家本身的思想火花,或者是难以多得的灵感。典型特征是需要材料与技术的有效交流,也就是焊接技术通过焊接技术应用材料,在雕塑创作阶段选用更多的雕塑方法与工艺,将分离的金属或者是其他部分有效结合,通过施压或者是填充等各类方式将其连接成为整体。由于金属材料的特殊物理性质,能够经过众多的技术加工,所以雕塑造型也呈现多元化姿态,金属材料与其技术处理方式使材料在表现方式上呈现多元发展趋势,无论是材质工艺还是表现形式,金属材料都有着众多的优势,吸引着雕塑家的关注。当前雕塑艺术领域由于金属材料而不断扩展,并且丰富成熟。金属雕塑材料的表现,主要分为风格表现与内容题材表现、材料自身传达以及雕塑家赋予的情感体现。在材料的元素推敲与创作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元素本身是否和雕塑家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内容相吻合,所以金属表达的对象也就是在事物的主客观性进行有效转换,其重点在于创作的形式或题材内容是否处于和谐平衡状态。雕塑材料由传统的临摹转移至自主建构由单一的在线转移至雕塑家的主动探索,呈现内心的思想情感,由视觉形象转换为具体的人物形象,这些揭示材料雕塑在内容与风格上的特征。

四、材料转换的视觉效果及意义

不同雕塑材料的转换,也会带来意义层面的重叠与碰撞,雕塑与材料进行融合构成的整体形象,既能够丰富雕塑语言的表达,也能够解构原有的材料雕塑带来的束缚感。通过不同材料的有效转换,能够使欣赏者或雕塑家产生新的主观意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金属材料成为了新的精神存在。采用多种综合性材料,加强材料的有效衔接,会使新的视觉体验带来崭新的共鸣效果,由于材料本身成为了雕塑作品的语言形式,此类型是绝对具象与绝对抽象雕塑作品中寻找到独特的领域发展方向。所以雕塑家应当有效掌握金属材料特性与实践性,才能够使欣赏者不由自主的带入到雕塑作品的创作意境中,引起内心的思考和颤动,才能够将材料带来的精神力量真正融入艺术创作中。

五、雕塑材料作为物质媒介表达的重要性

在当前艺术环境下,雕塑主要是以材料为基础出发点,雕塑家选择金属材料创作时会对金属材料的特殊金属性质以及感受能力进行抽象性的思维空间认知,其中空间意识和三维造型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要素。自古至今,人们生存活动中形成对于物质的敬畏情感,主要是对物质材料的精神属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式的材料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不同的材料认知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脑海中形成的印象也有所差异。但是人类对于物质元素的情感是由敬畏逐渐到驾驭情感,这一过程正如英国艺术家安东尼创作的《临界物质》这一作品就是以人类本体为素材铸造了众多躯干应用金属铸造法,创造出人类身体被金属材料包裹的气氛,向观众呈现神秘的仪式感。安东尼创作的这幅作品使观众感受到了空间的位置,浇铸出来的雕塑作品语言却是石膏模外部的铸造。由于模具表面的不完美地方都会展示在金属铸造的作品表面,所以作品体现出材料的重量以及坚固性成为了雕塑作品的独特风格,而材料的选择应用则是承载着安东尼对于人类学精神的独特见解,通过个性化应用金属材料并持独特的理念,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貌。雕塑是各类艺术形成中三维空间实体存在,雕塑的呈现方式也是得天独厚的,无论是传统雕塑还是现代的形象雕塑,无论是时间或者是空间范围内,都需要具体材料呈现雕塑作品,在此过程中雕塑家的自身情感与思想表达也会蕴含于其中。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古代艺术雕塑创作中的观念都相比较传统的雕塑而言有较为先进的理念,逐步减少雕塑性,这也成为了雕塑家投入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雕塑实际上是将内涵中的虚以及表面的实相结合,将精神与物质材料有效融合,但是此类虚实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虚实,也有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观念,是欣赏者与塑造者主观意象的补充。也可以看出物质材料的选择是促进雕塑作品完整性和升华的重要基础,使作品与雕塑家、欣赏者产生相互关联心灵进行情感共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雕塑创作中,应当有效加强材料的选用和创新,才能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具象雕塑艺术和内涵,进一步推动雕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