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475001)
“张力”的产生总是伴随着运动,阿恩海姆指出这种运动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种自由的没有规律的运动着,并且不是突然的静止。纵观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在创作时,意识到“运动”这个形式不适合在静态艺术上去表现。于是艺术家便把这种“运动”转化成具有视觉张力的姿势。比如,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质量一般的艺术作品,虽然表面上看到的是有运动的状态,但是人们心理上却感觉不到运动。而那些质量上乘的作品,表面上虽然没有运动的状态,但是却能从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张力和动感,这就是艺术作品有无张力的区别。在对“张力”做进一步深入的论述中,阿恩海姆总结了影响张力的几个要素,如:具有动感的火焰形状,巴洛克艺术中的曲线的大量使用,以及在倾斜造成的动感中“作品所使用的媒介本身,也可以通过使笔画和明暗线条倾斜作为加强其运动感的因素”。下面就结合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来进一步分析由倾斜造成的动感因素是怎样影响“张力”的。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描绘的是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由南唐画家顾闳中绘制。这幅作品是中国古代长卷式人物画,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有“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这种长卷式构图把时间情节及场景贯穿在一起,其画面上的线条流畅、灵动、充满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的观看方式不同于一览无余的西方绘画,不是全部摊开看,而是需要双手拿着画的两边,慢慢展开,一段段的观看。这种特殊的观看形式,使得创作者在整体布局上要精心设计。这幅图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并且形态各异,有动有静、有倾斜也有平稳,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给人一种运动的感觉和视觉上的张力。T.S·艾略特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而《韩熙载夜宴图》带给观者的也这是这样的动觉感受。
画卷第一部分是“听乐”。首先,画面上出现一组三人,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和韩熙载上身前倾坐卧在榻上,旁边还站着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这三个人的目光都看的左边,并且看起来很专心致志。继续展开画面,除了有一位靠近屏风的黑衣男子,目光往右看,其他的人都往左看。整个画面看起来像是一种静态的氛围,但是却有一种运动的感觉。例如,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看起来是在榻上坐着,但是他的一只手撑着床榻,头和上身皆是往前倾斜的姿势,好似想看的更清楚听的更真切些。还有穿深色衣服的韩熙载,上身前倾,目光向前凝视。这些看似静止的动作,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张力,这就是由于倾斜所带来的运动感觉。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的“观舞”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韩熙载和其他几位官员的身体比例与围绕在他们身旁的女子的身体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好像是被故意放大而后者则是在衬托前者。身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身体向后倾斜的坐在凳子上,眼睛看向娇小的舞者,旁边还站立了一个拍手的女子。这位女子给人的感觉好像真的在不停拍手,而身体倾斜的舞者仿佛就是在跳舞。就像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的一样: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一幅画和一座雕塑能够表现出肢体那真实的运动。只是表现出人物和物体偏离原来位置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张力。
例如:任何作品的掷铁饼者,都没有真正的去投掷;米勒笔下的“播种者”,同样也没有真正的地在播撒种子。这一场景中的几位倾斜站立的女子、身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等人物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张力,都很好的解释了阿恩海姆的理念。
在第三部分的“歇息”和第四部分的“清吹”中,可以看到,有一处屏风把这两个部分给分割开来,这种构图不仅给人一种转换空间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使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张弛有度,也体现出作品本身的一种节奏变化。另外,在“歇息”和“清吹”的场面中,运用的色彩特别丰富,明暗关系十分明显。例如,端盘子的仕女,穿着绿色的裙子;手拿乐器的仕女则是穿着偏粉色的衣裙,身上还披着白色的纱巾;接下来再看,床上是朱红色的帷幔、绿色的被子以及白色的床单;床旁边坐榻的颜色与前边则是迥然不同的,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几个衣着鲜亮的仕女和着深褐色衣服的韩熙载,置身于大面积的黑褐色的坐榻之中,在人物的后面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有山水、花鸟等图案。在“清吹”这个部分,几个手执乐器的仕女错落有致的坐在画面中间,目光看向各处,每个仕女都是穿的衣裙,但颜色各异,主要以红色、绿色和白色为主。这些色彩鲜艳的仕女与颜色暗沉的家具摆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画面上,虽然有很多的颜色。但是从视觉效果上,给人一种繁而不乱、艳而不俗的感觉,不仅让人感觉到很舒服,还很有视觉张力。另外,从作品全卷来看,画面上线条干净利落、细润而圆劲,并且又有很多变化。例如,在仕女衣服的刻画上,线条简练流畅。仕女身上披的纱巾,感觉就像被风吹过一样飘逸。画面上对于人物面部的描绘更是精彩,特别是对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头发的勾勒。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得恰到好处,线条看起来也特别灵动,使人感觉蓬松的须发真的好似从皮肤中长出来一样,十分的形象生动且富有生命活力。这些由画面上的色彩明暗变化和干净利落的线条给人带来的视觉张力,正是验证了阿恩海姆所提出的倾斜造成的动感中“作品所使用的媒介本身,也可以通过使笔画和明暗线条倾斜作为加强其运动感的因素”这一理论。
作为中国绘画史中比较杰出的作品,这幅《韩熙载夜宴图》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安静而又极具视觉张力。无论是画面中人物的布置还是色彩的运用,大到整个画面的色调,小到仕女手中乐器的形状都是画家费尽心思设计的,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整个构图的协调,更是为了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历代艺术家为了让自己作品震撼人心,为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这些画家不仅在颜色上追求多姿多彩,在人物的动态和神情上都力求刻画的栩栩如生。人们在观赏作品时所产生的视觉张力和运动的感觉,都在说明画家在创作作品时,进行了很多如何才能在作品中含有视觉张力的探索。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只看到作品外在的色彩、构图和技法,更让我们了解到在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张力,并且帮助我们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解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