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赤壁”文学意象的故事嬗变研究

时间:2024-05-04

(江苏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 221000)

一、“赤壁”文学意象的故事溯源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赤壁”,发轫于古代地名,文献记载了“赤壁”作为在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地理位置的由来,并未蕴涵人文与历史意义,但历史事件的发生,文人志士的参与,让“赤壁”染上了一层文化魅力。从仅作为地理位置的刻画到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用历史典故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赤壁”文学意象,其基本内涵从一种写实的、具体的地理记载逐渐发展成为史书中抽象的文化承载,这其间经历了丰富的故事演变。

其中,记录赤壁之战故事演变的历史文献,从演变的内容和演变的侧重点两个方面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其一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历史的零星记录加之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的相关文献;其二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中根据前二者重新按时序编排的叙述;其三便是以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小说中对“赤壁之战”恢宏战事的章回式铺陈。具体来说,《三国志》中描绘的“赤壁之战”较为零碎,分散,但将其系统的整理看来,仍大致可以窥见“赤壁之战”的历史全貌。《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第一》曰:“秋七月,介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江表传》中云: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日:“赤壁之败,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琦虚获此名。”从以上记载中可见:“赤壁之战”作为魏蜀吴三国鼎立中的重要战役,《三国志》与《三国志·注》中对此次战争中出现的各色人物与战事过程给予以较为贴近历史原貌的还原,《三国志》作为历史记载功能为主的史传文学,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客观公允的记载了当时的历史事实,为后来三国故事的丰富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由此开始,赤壁故事不断丰富、更迭,为“赤壁”意象的故事演变提供了雏形。

二、“赤壁”文学意象的故事嬗变

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编年体史书的出现,司马光《资之通鉴》中对于这场战争的叙述重点便与《三国志》中从人物传记中相互拼接形成战争的叙述方式形成了差异。《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中以近三千余字集中的叙述了“赤壁之战”的发展脉络。司马光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裁剪史料,并进行一系列的合理推断来撰写此次战争,其书用编年体中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完整叙述的方式代替了《三国志》中以国家、人物传记为划分的片段化叙述方式,更渐渐走出了历史事实的完全桎梏,开始对历史进行“改动”和小范围的补充、想象,以完善“赤壁之战”的整个过程,做到了“赤壁之战”故事的完整化、集中化,并给“赤壁之战”和“赤壁”的人文内涵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从文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看,“赤壁之战”的这种故事演化也为文人创作“赤壁”意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至明清时期,《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故事生成趋于细节化、戏剧化。从篇幅上来看,在《三国演义》的各大战役中,记叙“赤壁之战”所花的篇幅最长,叙述从第“诸葛亮舌战群儒”到“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三国演义》以充分的艺术连接和创造故事情节。如“赤壁之战”伊始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孙权与周瑜,到战前准备的群英会相争,至战争过程中的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祭风等一系列故事环环相扣,到战争结束时关云长义释曹操等等。它将《三国志》、《资治通鉴》中较为简单的历史记载,填充为复杂多变、生动有趣的戏剧性情节。它将“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塑造的更为生动、立体,做到了既来源于历史的客观,又采撷于文学的虚构。与明清之前的“赤壁”故事相比,《三国演义》以每一章节中张弛相间的情节表现了“赤壁之战”故事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并为“赤壁之战”构建了丰富的历史内涵。

从“赤壁之战”的故事演变过程来看,尽管在《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故事史源不同,各成系统,论述内容与真实的历史难以高度契合。但将其整合后加以解释,合文互观。便知三者的叙述都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各个情节的展开都以历史为轴,以根植于历史而又高于历史的故事,以历史事实的敷衍和铺排,最终在演变中形成“赤壁之战”的乃至“赤壁”意象的原型意义。

三、“赤壁”文学意象的故事铺陈

随着文人主体的自我性情的觉醒,“赤壁”意象自三国故事中诞生起便成为文人悼古喻今、抒怀感时的重要媒介。一方面,作为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地的“武赤壁”湖北旧址激发了无数文人的创作激情,成为文人抒怀的对象。另一方面。宋代苏东坡的“文赤壁”湖北赤壁矶也因其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宋代及后代文人的追捧与偏爱,无数文人志士纷纷来到“赤壁”古迹借游览之事抒心中豪情。因而自三国时代起,无论是湖北蒲圻的武赤壁还是湖北赤壁矶的文赤壁,游览两地的赤壁成为了文人雅士的一种文学活动。其中,作为赤壁古战场所在地,湖北的蒲圻武赤壁旧址在唐代十分繁华,名士文人跋山涉水到此寻觅“赤壁之战”战场。据记载,最早来赤壁吊凭吊古战场的是三国东吴的太史令韦昭,并写下了著名的吹曲《伐乌林》。而到了唐代许多诗人也都曾游览过武赤壁,例如杜佑、杜牧、杜参、戴叔伦、李壁、催涂等人都曾在此留有笔墨。甚至是唐代魏王李泰,三藏法师都曾在著作中提及自己游览赤壁之事。据明朝《黄州府志》中记载,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酷爱游览山川,其来到江夏(今湖北武汉)拜访时任荆州长史的韩朝宗,与韩朝宗同去赤壁,谈论起赤壁人物时浮想联翩,便作一首《赤壁歌送别》赠别韩朝宗。他们或描写赤壁自然风光,或感怀历史战争,或咏叹三国英雄,为“赤壁”增添了无限意蕴。

而至宋朝,自北宋许端夫在《齐安拾遗》中将赤壁大战的发生地定位在黄冈城外的赤壁矶开始,诗人与史学家的赤壁之游便开始向此地倾斜,特别是到了北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作《赤壁赋》及《赤壁怀古》词,使得黄州赤壁名声大噪,“文赤壁”方才流行起来形成了一股游览黄州赤壁的风潮。据大量的文学作品记载,宋朝与明代大量客居黄冈的诗人都曾亲历赤壁矶,其中宋代的鲍照、王安石、苏辙、黄庭坚、陆游、辛弃疾都有诗词流传下来。而到了明朝,李贽、吴承恩、冯梦龙等也都曾无数次于赤壁矶头前驻足眺望、作诗赋画。 除此之外,明朝的王奉、朱桢、莫如忠、方逢时、魏裳、李承箕等也都慕名而来,游览文武赤壁成为文人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活动并流传下来。元朝龙仁夫在黄州辟室讲学期间 也曾游览赤壁。明代诗人廖道南是蒲圻赤壁人,其在《登赤壁亭》中曰:“亭傍石岩开,风鸣万树哀。人闲不知去,鸟倦忽飞来。江势平吞阁,山形曲抱台。云林秋色霁,真自可幽怀。”清初诗人朱彝樽《满江红·吴大帝庙》:“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身价陆弟风徽。”是仍保存于蒲圻赤壁翼江亭上的楹联。经过各个时代文人的雕琢,如今的黄冈赤壁山上已经题满了历代名人的碑刻游记。由此可见,尽管赤壁之游的风尚从唐朝的黄冈赤壁兴起走向了宋明以黄州赤壁游览为主,文武赤壁共同发展的趋势。但总的来说,作为风景胜地和古人遗迹,人们在凭吊蒲圻赤壁与黄冈赤壁的人文之美时触景生情,感叹着历史人物的遭逢际遇的同时,心中也满怀着慷慨悲歌的壮志豪情,感悟人生真谛。“赤壁”文学意象也在这种赤壁文学风尚的转变中逐渐发生了改变,充实了“赤壁”意象的表达内容和文学趣味。

整体而观,在赤壁的故事嬗变中,由于文学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创作主体所处的时代政治、文化差别,赤壁文学故事和“赤壁”意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从不同故事中提升了对赤壁完全不同的意蕴表达,沉淀出悠久的赤壁文化积累,实现了对既有赤壁意象的内容拓展、思想深化和人文超越,同时也为“赤壁”意象探讨提供了坚实的客观依据与广博的背景材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