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褶皱的斜倚的人像》:亨利·摩尔雕塑作品的纪念性功能

时间:2024-05-04

(华东师范大学 2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经历过长久动荡不安时代的人们群众对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产生怀疑,比起热情高涨的斗争年代更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在这种百废待兴的状态下,文艺界掀起对纪念碑的建立的讨论高潮,旧式歌颂英雄歌颂斗争的纪念雕塑不符合当下观众的需求,经历过战争摧残的人民对战争的态度已然改变,人们渴望了解新的改变,渴望得到艺术对时代和人性的反馈,这种对纪念碑雕塑革新的迫切需求激励了雕塑的进一步发展。

亨利·摩尔诞生在19世纪末的英国,青年时期就同祖国一起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从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他却与同时代者明显不同的是,战争的可怕经历并没有对摩尔留下阴影。他后来提到这段特殊的经历时回忆说:“对我来说,战争是在试图成为英雄的浪漫想象中糊涂地度过的。“亨利·摩尔所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类雕塑家,这些艺术家因自身的性格和立场,即拒绝表现传统的没有批评趣味的英雄史诗,也拒绝利用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来否定雕塑的纪念性功能。摩尔的作品追求自然的风格,追求对人体美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人类对与自然的基本力量紧密联系的深切渴望,在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雕塑家中绝无仅有的风格中召唤荒无人迹的自然的精神。面对这样一位传奇的艺术大师,赏析他的艺术作品不仅要直观表面的物质特征,更要在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中去揣摩。

一、女性形象的概括性和包容性

《褶皱的斜倚的人像》是亨利·摩尔的著名作品之一,铸铜塑造表现的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亨利·摩尔的代表风格。过去给人带来的影响会体现在当下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永远无法回避过去留下的痕迹,甚至过去就是向前行进的参照,各人的本性就是未来进行选择的基础,这也是造就大千世界变化多端的根本。然而人类个体本性的不同的起源很难科学考究,但从启蒙时代开始,个体就无时无刻不在主动或无意识地创造个性的事物。欣赏一件作品,以各人的喜好感受为基础并借鉴评价,但还需要走入作者本身,来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欣赏。摩尔对人体美的追求体现在他作品的很多方面,经常创作侧卧斜倚的人像,即使在诸多抽象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一形象的身影。这种介于古典传统造型艺术和现代主义之间的造型样式无疑是对于战后欧洲的总结和安抚,因其形象的可靠性而使人能顺利带入共情能力,又因其抽象的模糊表现使《褶皱的斜倚的人像》带有指代对象的普遍性,台上侧卧的女性身影是我,亦是所有人。是对人性的高度凝练概括后的呈现出的造型形态。这种将观众无差别带入情感的表现手法,拒绝表现和歌颂英雄而选择人类作为主题呈现,因其普世性使雕塑作品的纪念意义升华。

二、人像的形象刻画

摩尔做了很多抽象意味的雕塑,《褶皱的斜倚的人像》不是其中最为叛离传统的作品,它仍然有传统雕塑的痕迹,人们可以看到雕塑表现的清晰的人类形态和一些必要的细节。但在具体的刻画上,摩尔所采用的手法却是反传统的,使得整体充满无法忽视的矛盾感。视觉上你可以接纳这是一尊可信可存在的人体,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对应。这似乎具备中世纪艺术的一些特征,人们所创造的肖像和雕塑只是理性中概念的人物,他们存在于画面中,却永远不会在地面上与你行走,它更像是自然造就的神奇产物。斜倚的人体具备必要的具象特征,这使得人类的形象变得看起来翔实可信,使观众能够最大程度共鸣它所表现的动作和情感。但人像面部的五官以及肢体的刻画却不断提醒它与真正客观现实的不同。因为拥有人类所有特征,所以没有特征,它是一个人,但却没有人是它。它只是摩尔心中对人最原始的描画,最凝练质朴的概括,是艺术家自我理性的选择。正是这样的刻画,使得斜倚的人像具有触动性,如同自然生物一般存在。亨利·摩尔说:“我的人物远眺辽阔的低地,她凝视着地平线。雕塑与建筑没有特殊的关系。它有自己的特性……(但)我认为它成为人性的因素,它成为现代建筑与永恒大地之间的中介。”

三、造型动态的选择

雕塑作品是比纸面作品更为沉重直观的存在形式,欣赏雕塑作品时会因它们实际存在的真实感,似乎能给人带来更多思考的启示。依照前面提到的欣赏作品的体会,《褶皱的斜倚的人像》就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侧卧的、丰满的女性形象并不是艺术家创作时的罕见选择,但对于亨利·摩尔塑造的人像的动态的把握,沃尔伦蒂纳从这种斜倚的女体形象中看出双重的意义:唤醒存在和承受衰亡。因此该人物可说是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当时英国的衰败。雕塑中的女体斜倚的姿态充满魔力,摩尔用真实布料构造的衣纹所包含的人体掩盖了许多信息,没人能肯定的指出这个女人姿态的指向性——坐起或是躺下都能在这个动态中找到延续的轨迹,人们思考这件作品是女性在观望后徐徐躺下的捕捉还是起身时望向天边的瞬间,却总也无法发表确切结论。这一微妙的感受能比看起来更多地带给观者复杂的感受。斜倚的人像这一造型本身就带有双重性的思考,艺术家多喜欢探讨艰深晦涩的哲学问题,在琐碎的自然中筛检和发现最有趣味的一点,即一个瞬间,斜倚是一个瞬间,却是一个美妙且玩味的瞬间,这个瞬间能承接开始,也能引向终点。同时,人像的目光聚焦在远处的地平线并无限延伸,这一细节能使人的视线也向人像同一方向吸引,这种带动观者情感和肢体互动的创造设计,使得雕塑作品充满人性美。这种复杂的观感是人们能够得出的摩尔在作品中对雕塑纪念性的暗喻,通过造型动态的表现,来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看法、态度和情感。

四、结语

1950年时,一些历史学家把摩尔视为自文艺复兴以来雕塑发展的鼎峰,另一些人视摩尔为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一个中间点。《褶皱的斜倚的人像》中复杂的精神性以及强烈的与自然的联系承载了作品的内涵,而那泡沫般团附在骨架上的肉体,凝望远方的空灵视线也具有不能忽视的美学价值。时代的巨变引起人们心灵的震颤,正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人思考方式的变化。思考时不忘时代背景才能剖析作品存在的理由。摩尔对战后欧洲雕塑的贡献,对公众纪念碑的思考,以及在作品中留给观者的思考,是一个艺术家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礼物。摩尔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超越一般纪念碑的题材局限,而是在强烈的感情的表达中,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对整个时代背景下生存的人类的默写,是对于人性的纪念,对质朴自然的纪念。摩尔浓缩内涵的能力和其作品中的暗示性,能够让一个有争议的保守的文化观点,以及雕塑的广泛含义不依赖修饰手段而体现出来,才使得他的作品能从冰冷的金属中脱出肉身与你对话,他所创作的斜倚的人像系列,成为浇筑了他的创作热情和思想的一部分,它不愿向上起身,却也不会落下,永远停留在人类与自然、现代建筑与永恒大地之间,沉默凝望着远处的地平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