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区县级广播电台制办“乡土类”广播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时间:2024-05-04

李晓燕 (宝坻广播电视台 301800)

当前,广播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呈现出了融合发展的态势。本文重点以宝坻广播电台推出的“乡土类”广播节目——《乡土印记》为例,论述广播媒介的发展空间,以及“乡土类”节目将成为区县级广播电台的重要宣传元素。

一、“乡土类”广播节目为何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什么是“乡土类”节目?主要是指取材于农村,取材于本土的节目。宝坻广播电台《乡土印记》节目就在这个范畴。开播两年来,受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受众的喜爱,成为台里一档品牌栏目。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统计,节目的“粉丝”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一)题材讨巧

区县级广播电台因为取材面窄、制作成本有限、受众选择多等因素,面临巨大挑战。《乡土印记》节目不用花哨的形式吸引眼球,就是音频+文字+图片,凭借着好作品、好声音,甚至语言中的“土坷垃”气打动人心。

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效果,题材讨巧是重要原因。在华北平原、甚至整个北方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别并不大,很多人通过节目找到了记忆中的影子。而且“乡土类”节目选材宽泛,可以谈古论今,可以忆往抒怀,还可以记录分享身边的人情、故事,受众容易参与其中。比如,节目会不时推出一些本地小吃,像《舌尖上的宝坻》、《小磨豆腐》等,很多人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过往趣事,还有人想着专门过来品尝一番,比比味道,在网上咨询,“哪家好吃?”“哪家正宗?”

(二)平台给力

当前,手机媒介成为舆论宣传主战场。根据工信部2018年的数据统计,“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5亿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3亿户。” 这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空间越来越小。

《乡土印记》节目自2017年1月推出,没有刻意做过任何宣传,点击量很快从最初的几十不足一百,到现在期期千人左右,借助的就是微信的强大传播力,打破了过去广播受众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僵局,让很多人认识到广播的魅力。

二、媒体融合让“乡土类”广播节目更具感染力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纳切松(Andrew Nachion)根据当今媒体业的变化,给出了媒介融合一个明确定义,即:“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笔者认为,这对广播媒介是好事,对区县级广播电台是机遇。通过融合,能缓解播出渠道窄、受众少等问题,让区县的广播节目搭乘新载体,被更多人熟知。

结合当下,市民精神文化选择日趋多元化,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阅读乡土类作品的人更少。《乡土印记》节目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时长一般控制在六分钟左右,让人们在闲暇之余,甚至是吃饭、等车的间隙,拿出手机,点开即听,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享受回归“乡土”的闲适。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我们离打造“看得见的广播”目标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情,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始终运动着的情感。情是我们进行播音创作的依托。”主持人录制节目时,声音成了载体,把作者发于笔端的记忆、体验等主观感受再次创作,用蕴含大量“乡土”情的声音表达出来,再融入乐曲、音效等元素,制作成打动人心的广播节目,让受众闻声如临其境,重拾心中的乡愁记忆。

同时,利用手机等媒介自主选择性强的特点,广播节目不再转瞬即逝,可以随时随地点播收听,并同步浏览文字和图片,甚至是分享、转发节目。以近期推出的《姥姥的笼筐子》为例,短短两天点击量就突破了五千大关,节目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过程中的桎梏和不足

虽然《乡土印记》节目的红火让我们看到广播媒介仍大有可为,但是其夹缝里求生存的现状并没有彻底改善。以宝坻广播电台为例,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一)好稿子征集难

好稿子决定着节目的好坏。对“乡土类”广播节目来说,有温度、接地气的稿子才是好稿子,往往对作者的写作水平要求并不高。

而现实中,这类来稿并不多,喜欢炫技、猎奇的作家大有人在。比如,一篇记事的稿子,作者通篇是华丽高深的词藻,与广播语言通俗易懂的要求不符不说,还混淆了主次,编辑需要反复跟作者沟通、修改,有时甚至是推翻重写,浪费大量时间、精力。

同时,受限于区县级广播电台制作成本有限等原因,《乡土印记》节目的稿酬并不多,所以,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作家们投稿积极性不高。

(二)信息爆炸、图片版权等问题难以把控

上文提到,目前,手机移动宽带用户突破13亿户,智能手机带来空前的信息大爆炸。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发送或转发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的节目混杂其中,很容易被漏看了。

同时,为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节目中的配图大部分是编辑们拿着相机亲自拍摄的,往往达不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三)主持队伍面临更新换代,后劲不足

广播界有这样的说法:“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广播。”说的是主持人的重要性。当前,宝坻广播电台有四名主持人,都参与录制《乡土印记》节目,最大的53岁,最小的43岁,队伍老龄化是一个现实问题。

主持人经验丰富,驾驭语言变化和节奏的能力较强是我们的优势。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特别是对网络特效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往往无法很好地胜任当前媒体融合的需要。

四、现状和展望

实践证明,“乡土类”节目是一个地区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地区的底蕴和动力源泉。在宝坻区,它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与同期的两档公众号节目(《周道》和《乐动宝坻》)作比较,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都有一个乡土情结。当前,各媒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笔者认为,适时推出“乡土类”节目是各区县级媒体从现状出发,以听众为“本”的不错选择。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讲到:“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别人,使别人也能同赏共乐,便不能不研究‘传达’所必须的技巧。他第一要研究他所借以传达的媒介,第二要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的形式来。”要想把作品播出真情实感,艺术家需要研究作品。同样,媒体人要想节目叫得出、受欢迎,就要“琢磨”节目。

首先,选材上要精选。乡俗、乡情、乡恋、乡愁……都是“乡土类”节目的素材,要从中挑选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情和故事,力求节目清新、独特。

其次,制作上要精美。资源有限是我们的短板,像作品、照片的征集,特色音效的录制等,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力求节目原汁原味。

第三,形式上要精巧。多关注新兴媒体平台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力求节目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文化需求。

五、结语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乡土印记》节目的实践,为区县级媒体开拓了新的方向。根据了解,天津西青区电视台近期推出了《游说西青》“乡土类”电视节目,河北省沧县广播电台正在谋划一档“乡土类”广播节目……未来,“乡土类”节目有望在越来越多区县级媒体扮演起重要角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