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花棍舞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05-04

刘晶晶 (贵州大学 550025)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经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从各个方面间接地反映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不会缺少。由此,对布依族“花棍舞”进一步深入调查,有利于黔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续绽放异彩。

一、布依族“花棍舞”的起源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有布依、苗、水、壮、侗等37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地。黔南州中的花棍舞,也叫“大花棍”、“金钱棍”,它是由狩猎和防御动作演变而来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起源流传于黔南州荔波县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的午后,每个家中的男人都下地干活了,家里只留下妇孺,这时突然有一群外族人来袭击,在这危险的时候,女人们用青藤捆着护住头部,随手拿起地上的木棍当武器和敌人搏击,在一位年轻有智慧的布依族妇女的指导下,布依族女同胞们击败了外族人,晚上男人们劳动回来得知胜利的结果后心情十分愉快,在村里的大院子里举行庆功了庆功宴,在宴会上,妇女同胞们就把和敌人搏斗的经过编排成完整的舞蹈动作进行演出。也让他们的后代学习此“棒法”,用来防御健身。经过时间的推移,演变成现在集观赏、娱乐、艺术为一体的“布依花棍舞”。

二、布依族“花棍舞”的价值

1.布依族“花棍舞”的健身价值

通过文献资料的有关介绍与实地的走访调查,且亲身参与到花棍舞活动中去以后,发现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花棍舞”有着巨大的健身价值。根据分析花棍舞的动作特征,布依族“花棍舞”是由送肩、转胯、腰活、腿快、膝屈、脚踮、腕柔、手灵等各个动作共同组成。不仅仅局限于身体某个地方的活动,而是一种全身性活动,肌肉关节、韧带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跳花棍舞时利用“钱棍”“击”、“点”、“相击”等棍法,来击打身体的肩、肘、胯、脚底等部位致使舞者增强肺活量、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代谢功能、改善人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能健身强脑。

2.布依族“花棍舞”的社会价值

(1)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布依族“花棍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能参与其中,是布依族人们农闲时乐于从事的娱乐活动。就花棍舞而言其内在文化韵味和民族风俗、民情息息相关。在布依族历史社会中,狩猎是布依族人民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布依族“花棍舞”的很多动作都体现了布依人狩猎时的情形,如今随着音乐舞蹈艺术的渗入,原本简单的狩猎防御动作逐渐的被改成了花棍舞,其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跳花棍舞成了布依族很普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不论性别与年龄均可参与此项活动,配上布依族特有的音乐与民族服饰,使得这项活动更加妙趣横生,美不可言。

有人说:“一项美好的传统体育项目舞蹈离不开其‘情’字”,布依族“花棍舞”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它为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布依族青年男女往往会借着跳花棍舞的活动来寻找爱情,建立情谊。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布依族同胞们都会以跳花棍舞的方式是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期盼生活一帆风顺。有着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可想而知,布依族“花棍舞”这项民族体育项目未来枝繁叶茂的样子。

(2)提高布依族居民参与花棍舞运动锻炼的意识

群众自身的主体意识最为重要,布依族的花棍舞是布依族人民在节日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布依族同胞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一。将布依族的花棍舞作为娱乐健身项目,不仅可以让布依族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充分体现活动带来的乐趣,身体的健康和情感的快乐,也由此提高了布依族群众相互之间的团结凝聚。

(3)宣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省黔南州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新鲜的自然空气与山水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来;布依族人们能歌善舞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地政府部门意识到了其传统体育项目产生效应后,近年来不断利用其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事业。

(4)作为课程资源,服务教育

布依族的花棍舞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其放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易于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是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相符合的。其二,通过对花棍舞的学习,可使更多孩子了解布依族人民丰富的传统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三,布依族的花棍舞形式灵活多变,节奏可轻柔缓慢亦可坚硬有力,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素质。

三、花棍舞传承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当地居民了解与参与情况分析

布依族“花棍舞”是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布依族集聚地,主要以农村为主。因此村民们对它的认知了解及其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村民们愿意了解、参与、继承,才能不断的把花棍舞的传统文化发展好,更好的把它发扬推广出去。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村民对待花棍舞的态度影响着周围以及后代对花棍舞的重视,同时也决定着花棍舞被继承和发扬的程度、广度。

在被调查的村民中,对花棍舞非常了解占总人数的33.33%,一般了解的村民占总人数的39.53%,不了解占总人数的27.14%。通过对其分析得到:布依族“花棍舞”作为一项传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布依族地区的宣传,发展情况是令人欣慰的。农村业余活动的单一简单,使得村民们都还比较了解花棍舞,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可也正是由于它流传于偏远农村布依村赛,所以它的流传也仅仅限于布依农村当地,要想把它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的话,还需要我们研究者和继承者的共同努力,把其推广出去。

2.参与花棍舞表演者的年龄构成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村民参与花棍舞表演花棍舞的年龄构成相对偏大,参与花棍舞表演者的年龄偏老化,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占较多数,说明参与布依族“花棍舞”表演者的年龄是极不平衡的,因此我们在宣传,发展花棍舞时,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年轻一代人的身上,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研究者和传承者以及当地政府部门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深挖如何更好把布依族“花棍舞”发展,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传统与推广开来。

3.对花棍舞的创编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花棍舞要传承与发展,跟随当代发展,必须在保留本质内涵下对其进行创新与研究。通过调查要想保持布依族“花棍舞”传承的长久性,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好的来传承。在亲身调查走访以及和村民们交流后得知,出现上表情况的原因有:

劳动是村民们的第一任务,跳花棍舞只是他们在农闲时或节日时的业余活动,对此,他们并没有大量的时间放在花棍舞的创编上;花棍舞的从历史上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并没有很专业的人士对其交接;花棍舞的活动是村民们自发的,并没有很强的规则也没有专业人士来负责;村民们文化水平有限,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限。

四、结论

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花棍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形式改变了最初的单一化,变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起来,同时参与跳花棍舞的节日次数也逐渐增多。但是总的来说,布依族“花棍舞”所面临的问题才是令人担忧的,也是我们急需解决与改善的大问题。因此,对于布依族“花棍舞”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花棍舞”的支持力度;针对布依族“花棍舞”培养出专门的继承人,找人研究写出花棍舞的有关书籍;建立健全布依族“花棍舞”的相关规则,使其在以往的村民自发变得正规化起来。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使得它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1]段丽梅,王建洲. “身体叙事”视角下民俗体育花棍舞(打莲湘)的生命存在感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0-55.

[2]周婷,李贵庆,侯二牛. 河东“花棍舞”民俗体育运动的田野报告——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J]. 中华武术(研究),2015,02:66-7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