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广西京族舞蹈中的原生态元素

时间:2024-05-04

吴 静 (玉林师范学院 530022)

民族舞蹈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折射,是一个民族走过的历史道路与日常生活的积淀和表现。在文化视野中,京族舞蹈是整个京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过程的缩影,是对祖先与神灵的敬畏,也是对独特的海洋文化最好的阐释。京族舞蹈文化几乎囊括了京族人民生命之中的所有事物,这些事物多是通过舞蹈肢体形式表现出来的。

一、广西京族舞蹈

(一)京族

京族在我国56个民族之中有着很强的民族特色,京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南疆的北部,处于我国疆土海岸线西南部,并且和越南隔海相望。在16世纪后,京族迁居至我国南海附近的广西防城港市,从此就长期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神奇莫测的岛屿之上。几百年来,万尾岛、山心岛、巫头岛这三座岛屿始终让前来拜访和瞻仰的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二)京族的“哈节”

京族人至今沿袭着越南人的风俗,如文身、断发、信仰等,而且对海洋港神极为崇拜。一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一种将节日餐饮、歌舞娱乐以及祭祀祖先与神灵相结合的节日。“哈节”也称为“唱哈节”,在京族的传统节日中是极为隆重的,其中“哈”是京族语,表示唱歌的意思。相传在几百年前,有一个自称是歌仙的人来到京族地区,表面上是在传授人们歌舞,实际上私下动员和组织人们追求自由,反抗封建统治,后来在战斗中英勇就义。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英雄,修建了一座“哈亭”。而“哈节”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地方进行祭祀活动。哈亭中三位受人仰慕和推崇的神仙,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镇海大王”备受人民爱戴。京族人信仰这些神仙,认为渔民出海时的人身安全都是受到他们的保护。每个民族都有别具一格的传统民族节日,一般来说,民族节日通常代表和体现着民族风习,而且民间歌曲、风俗舞蹈也会齐聚一堂。歌曲和舞蹈贯穿整个“哈节”的祭祀过程,这种祥和、欢乐的节日,促进了京族歌舞之花的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三)京族的舞蹈

京族流传下来用于“哈节”祭祀的舞蹈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进香舞》、《花棍舞》、《进酒舞》、《花灯舞》。《进香舞》包括“进香”和“跳乐”两种京族民间舞蹈,由三到四个桃姑进行表演。首先桃姑把香火依次点燃,绕着场地行走一圈,然后双手持香进贡到神位上。在人们热情欢快的鼓掌声中,桃姑用双手作“转手翻花”与“轮指手花”的动作,用以表达内心欢乐的情感。然后左手持香,右手转动手花,一边唱一边跳,依据歌词长短的情况,增添一些造型及手势动作,不间断地变换着队列形状,歌曲结束时跳舞终止。《花棍舞》是由一名少女穿着白色长衫,手里握着彩棍,在京族村头的空地进行表演。少女先用碎步向着不同方向转动,以京族舞蹈别具一格的姿态,向着神灵为京族人民祈福,盼望生活美好、阖家幸福。在京族全体人民之中,花棍舞被青年人尤为追捧,在节日当天,青年男女们很早就会在跳舞场地等待,待舞蹈完成时,反身把两根花棍抛向空中,京族人民就会积极地争抢花棍。相传接到花棍的人会受到神仙的保佑,在一年之中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进酒舞》是在哈节的祭祀队伍将神像迎回哈亭之后,祭祀人员向神像进酒的时候,由四个桃姑跟随祭祀人和敬酒行列在哈亭中殿一起跳舞。桃姑双手放在胸前,流畅地相对旋转,作“双膝颤蹲”与“轮指手花”的舞蹈动作,同时进行作揖、施礼的动作,在欢快热烈的鼓声伴奏中尽情跳舞,表现出对于祖先、神灵的虔诚与尊敬。进酒舞连续几日在坐“梦”的活动中反复进行表演。《花灯舞》也是哈族的一种祭神舞蹈。通常由四个、六个或者八个年轻女性身着白色衣衫、黑色长裤,头上顶着一个倒置的大碗,碗上放有碟子,碟上均匀竖着三根已经点燃的蜡烛,然后双手各持一个酒杯,酒杯里也竖着一根已经点燃的蜡烛,舞者依次站成一排,手托着灯放在胸前,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并以一个圆形队列绕动,不时地左右互换、退后或者向前,形成美轮美奂的舞蹈场面。

二、广西京族舞蹈中的原生态元素

舞蹈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青春与活力的艺术形式,和其他种类的艺术相比,舞蹈所传播与表现的途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富有情感及生命气息的人类自身,换句话说,舞蹈实际上是将人体动作与姿态作为表现形式的艺术。由于舞蹈的这种显著特性,人们可以跟随采风的步伐,通过多种纷繁复杂的京族传统舞蹈的外在表现,挖掘京族舞蹈中的内在规律,对京族舞蹈的原生态元素进行提炼与再造。

(一)广西京族舞蹈中原生态元素的提炼

京族人民的民族性格、生活环境、祭祀内容,塑造出了京族舞蹈独特的律动和风格。京族舞蹈是中国所有舞蹈艺术中十分奇特的一门舞蹈,舞蹈从始至终都表现出对于祖先、神灵的崇拜与敬仰,确切说来,京族舞蹈是贯穿哈节祭祀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民间祭祀表演舞蹈。京族舞蹈主要围绕生命这个主题展开,用一种充满宗教情感的特定舞蹈动作和流程,使人们内心自然而然地对神灵产生敬仰之情,并相信神灵对于人们生命健康的护佑。京族人民认为,舞蹈是一种超现实行为,可以与神灵进行沟通。由于京族人民常年居住在海岛上,位置偏僻,只能依靠打渔为生,长期出海,而大海中各种天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凶险莫测,人们经常有去无回。每当出现恶劣的天气,家人们就聚集起来烧香上供,希望神灵保佑家人平安归来,并且一起到海边等待家人回来。一旦船只安全靠岸,家人们就会激动不已,热泪盈眶,迎接归来的亲人。这种特别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使得京族妇女性格温顺而多情,同时赋予了京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再加上京族舞蹈祭祀氛围十分严肃,面对神台,舞者满怀仰慕与敬畏之情。因此,京族舞蹈表演者的动作委婉而谨慎,感情含蓄而真诚,使舞蹈表现出京族妇女温顺、多情的特点,和北方民族舞蹈放荡不羁的风格产生了鲜明的对照。

(二)广西京族舞蹈中原生态元素的再创造

世界著名诗人尼采说过,“只有阐释,没有事物”。对京族舞蹈全心的诠释实则是一种再度创作。具体来讲,这种诠释不是将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区分,或是单纯的挖掘主要内容,而应该是舞蹈肢体语言的真情流露。因此,可以从京族舞蹈中吸取艺术养分,提炼京族舞蹈的原生态元素并对其进行再创造,发展舞花棍、舞花灯组合,这是在京族传统舞蹈风格之上,加入新的舞蹈元素,富有强烈时代特点的舞蹈组合。舞花灯这个舞蹈在动作上优美而端庄,舞者后脚落地坚实有力。舞花棍这个舞蹈的动作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步法变换的并不多,多为碎步。另外,只将鼓作为伴奏的乐器,击鼓节奏跟随舞者表演过程而变快,所以,两者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流畅与快活的感觉。舞动是舞蹈划分的最小单位,京族舞蹈在舞动时,其动作规律表现出流动中的收、柔、圆。由于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防城港市的三座岛上,主要以打渔为生,所以京族舞蹈中带有鲜明海洋文化色彩,舞蹈动作中手部动作较多。“转手翻花”与“轮指绕花”这两种动作最具特点,源自京族妇女拉网、修网、织网等平时的劳动生活,包含着对大海无尽的情感流露,表演时十分富有生机,动作的连绵不绝、结束时的娓娓收回,加上节日祭祀虔诚的情感,形成了含蓄而优美的舞蹈特点。舞花灯、舞花棍组合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是让艺术回归自然、回归本体,让艺术反映出京族人民华丽而又朴实生命热情和民族性格。舞花灯、舞花棍组合是在对传统京族舞蹈动作精华进行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舞蹈理念,使京族舞蹈的动作风格得到升华,改变了动作词汇,保留了民族特色。通过对该组合动作的循环多次使用,在速度、力度、幅度上稍加变化,进行动作叠加处理,会使舞蹈更加张弛有力,舞蹈形象也会得以丰富。概括说来,舞花灯、舞花棍组合主要体现了舞蹈身韵的审美特点。一般来说,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统称。身法是舞蹈的外部身体动作,说明人是舞蹈艺术的创作者,韵律是舞蹈的内部艺术神采,将二者进行融合与渗透,能够彰显该舞蹈的审美特点及精髓。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京族历史悠久、富有传奇色彩。京族人民经过多年的生活实践,形成了京族特有的舞蹈艺术,其中包含了京族的原生态元素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被京族人民传承、提炼和再创造。京族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会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赋予新的生命力。

[1]卫晨靖.论山西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以舞剧《一把酸枣》为例[J].黄河之声,2018,(06):40-41.

[2]娜迪拉·哈力木拉提.中国古典舞中的手形与维吾尔族舞中的手形差异研究[J].黄河之声,2018,(05):111.

[3]刘喜,杨欣欣.感受“哈节”与京族传统文化魅力——评《京族哈节》[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