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 晨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550025)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目前主要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在贵阳、四川、云南三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触载体,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一系列功能,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让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粘合剂”作用,已经成为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议题。本文以贵州省淤泥彝族乡大拨米村为例,基于实地调研观察,总结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大拨米村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大拨米村,位于淤泥乡东部,地处乌蒙山南端、云贵高原,总国土面积15.08平方公里,包括5个自然村和7个村民小组。大拨米村距离市区67公里,距淤泥乡政府7公里,山高路远,全村仅有一条公路。从人口来看,村里共计有528户1472人,非彝族人口仅10人,是典型的彝族聚集村,其中包括贫困户134户333人。从地形来看,该村共有耕地5772.48亩,人均耕地面积3.9亩,林地面积11300亩、草地面积985亩,水面面积35亩,其他土地面积4000亩。整体而言,大拨米村森林茂密、地域广阔、气候适宜,但山势险峻,交通不便,村民的现代农业经济观念比较弱,因此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节日文化。
大拨米村彝族民间的节日很多,许多节日叫法因地而异,不完全与其他地方相同。据不完全调查,大拨米村比较普遍和有特点的民族节日,有祭龙节、土主节、开街节、插花节、三月会、火把节、花山节、秋街节、祭祖节、赛装节等1。有些节日起源于美丽的传说,如火把节、插花节;有些节日则是对彝族人民智慧、功绩的颂扬和怀念,如赛装节、服装节、开井节等;另一些节日文化与农业生产与爱情相关,如杨梅节、相会节和各地较为普遍的各种山街、歌会。这些节日都寄托着民族自身发展进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元素逐渐渗透到彝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自2014年以来,以“三变”政策为指引,大拨米村的农业产业和扶贫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落实、公司牵头、合作社实施”发展方针的指引下,盘州市所有村均成立村级合作社,引导农民将土地托管到村级合作社,由村级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2017年6月29日,大拨米村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截止到2017年9月21日,大拨米村共入社入股农户416户1282人,入股土地3046亩。村级经济组织结构和农业产业的嬗变加剧了彝族传统节日的变化,节日文化发展陷入了以下困境。
1.传统节日文化的农耕物质基础消失。物质文化既包括物质产品本身,也包括生产物质产品所涉及的观念、技术、方式等。在产业扶贫推进之前,大拨米村种植的传统特色文化作物有糯禾、糯高粱、香蕉、黄果、薏苡、荞麦、豌豆等。经过调整之后,大拨米村的耕地几乎全部都交由村级合作社托管,种植刺梨、石榴等特色经济作物,并套种玄参等中药材,传统特色文化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作为农业遗产精华和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无疑损害了彝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再者,许多农事节日、文化和礼仪,都需要在特殊的农作时间、农作地点才能展现。稻田、田埂、山坡、树林、河流等生态环境,以及在这些空间上发生对歌、舞蹈、吹笙、划拳、饮酒、祭祀等的文化现象,都是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珍贵的物质基础。如今,大拨米村的村民已经不再种植许多传统作物,农耕物质基础的消失,使得彝族传统节日文化成了无根之木。
2.文化传承人才缺乏。在最初的时候,传统彝族节日的庆祝是零散的、小范围的,随着文化的发展,有些节日成为了当地民众的规矩和习惯,不需要集体组织,众人便会自发参与。随着市场化的开放,大拨米村某些传统节日也由民间自发逐渐走向政府主导、由民间习俗到商业平台、由生活化向多样化转变,价值功能也得到了提升2。但与此同时,彝族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人才却在流失。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大拨米村前往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逐渐变多,2016年该村有农业人口1463人,劳动人口973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口达到356人,务工三个月以上人口达到1087人,人均年收入4084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从种植、养殖变成了外出务工。由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经济价值不明显,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经历繁华城市的年轻人也不再愿意回到家乡,大拨米村人才缺乏成了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问题。
3.传统节日组织和资金缺乏。随着价值功能的提升,某些彝族传统节日逐渐由民间自发逐渐走向政府主导,举办一个传统节日的开销也随之变大。在大拨米村的实际情况中,广泛存在着组织和资金缺乏问题。大拨米村主导传统节日的组织一般是村委会,村委会在我国基层组织中担任着政治、经济双重角色。随着扶贫等战略和政策的推进,基层任务繁重且复杂,组织传统节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附加任务,且“费力不讨好”。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举办节日活动申请资金的流程繁琐,例如举办一场火把节大概需要十几万元资金,需村委会写申请书递交乡镇政府,经一系列审批流程后才会下放资金;二是因为村委会得到资金办节日,不论支出多少,村民总会认为村委会内部得到的利益更多,村内相互猜忌,也导致了许多村民不愿参加由政府主导的传统节日。大拨米村委会在2016年举办了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2017年因以上原因并未举办,2018年也无举办打算。
1.加强顶层设计,增加乡村文化资源配给。从西部地区文化扶贫的大背景来看,缺乏常态化资源投入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后续资金、人才不足等问题3。目前文化下乡主要包括图书配送、文艺下乡、文化宣教、设施建设等内容,对农村自发举行的文化活动支持较少。因此,应当加强顶层设计,首先从政策上对传统节日文化给予重视,制定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项政策,并配给专项资金;重视基层组织中文化组织的建设,减轻村委会的负担,以确保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可持续性。
2.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文化产业化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走向市场,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俗文化产业化将是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入市场机制是重要的传承和发展节日文化的途径之一,据大拨米村支书所言,2016年村举办火把节并没有做宣传,却有来自外界的几百人进村参加活动,这说明由传统彝族节日文化转化为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节俗旅游开发已成热点,许多地方已经成功实现了民俗文化向旅游产品的完美转变。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会带来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流动,给彝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彝族传统节日文化不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还是塑造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延伸不断丰富自身内涵。面对当前大拨米村的文化发展困境,除了要树立坚定的文化保护观念外,还需借助制度和市场手段保驾护航。
注释:
1.余立.论彝族节日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04):57-60.
2.冉燕.旅游开发中的凉山彝族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8):167-170.
3.陈建.文化精准扶贫视阈下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堕距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7,37(07):74-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