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遗”传承,以人传舞——2017“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

时间:2024-05-04

黄雨微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7)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承办的 “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于2017年12月6日至9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召开。本次活动是全国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的第一次“南方”回归,华南师范大学凭借着其岭南地域文化优势以及近几年来对“非遗”舞蹈文化事业的有力助推,成功为普通高校“非遗”舞蹈教学搭建了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此次活动分为精品课例展示、专家讲座、专家工作坊、学术论坛、“非遗”进校园中小学教学成果汇报五个部分,以多种方式的展开为与会者呈现出“非遗”舞蹈进校园的鲜活景观,也弘扬了“非遗”视域中“以人传舞 ”的传承理念。

一、中国“非遗”舞蹈之概况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在巴黎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定义”,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非遗”舞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属的十个类别中的一类——传统舞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目前,在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一共有131项,占总数1372项的的9.55%。除汉族的传统舞蹈之外,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中的少数民族舞蹈还包含苗族、藏族、土家族、朝鲜族等27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关于全国传统舞蹈遗产的传承情况,就民族民间舞蹈的项数变化来看,20世纪80年代进行舞蹈普查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卷中的 2211 个舞蹈类遗产,目前仅保留了1389 个,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消失822项,占总数的37%。在传承人的人数变化方面,传统舞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177人,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总数1986名中的8.9%(已去世39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为91人。在欣喜于中国如此丰厚的舞蹈遗产的同时,更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消失”数据寒栗于心,两种情绪之反差更警示着人类应当仁不让地去改善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舞蹈现状。

经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非遗”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值得持续发展的创造性产物。保护它们的目的首先是保护人类的创造力,寻求人类与其既往的联系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和文化认同,仰视自己所达到的高峰,从而激励今天的创造。每一项“非遗”舞蹈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建立了标志性的联系,它们的价值在于其对文化的认定作用,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非遗”舞蹈构成的庞大的知识体系,不仅仅代表着人类的多种生活方式,更是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保护它们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保护这种与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生活紧密相关的舞蹈应当遵循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三项基本原则,舞蹈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成为“非遗”舞蹈保护的核心问题。如今,面对全球化趋势以及现代化浪潮的夹击,不仅政府开始自上而下地引领着“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工作,而且舞蹈界的教师与学生也开始逐步形成尊重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以“‘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方式点燃了“非遗”舞蹈活态传承的绵延之火。

二、“非遗”舞蹈之精品课例

“非遗”舞蹈精品课例展示作为本次“‘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的重磅部分可谓精彩纷呈,集聚了来自全国11所舞蹈院系的12堂精品课例和教学特色,涵盖了各个地域的文化和民族特色。纵观这些课例,除了重庆大学展示的《汉唐舞风格课程(男班)》外,其他课例均为“非遗”舞蹈的教学展示。对比前三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中的33堂精品课程内容,本次活动的课例像以往一样依旧主打的是地域“品牌”,并且再将该“品牌”聚焦于“非遗”舞蹈之特色中,各高校以保护与传承“非遗”舞蹈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教学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课例之“精品”的定位。

具体来看,在教学法方面,绝大多数的“非遗”舞蹈课例依然遵循着上世纪80年代许淑媖老师提出的“元素教学法”思路:从民间提炼兼备代表性和训练价值的核心动作、动律,进而延伸出练习短句,最终形成综合性训练组合,并将其协调配合进行教学与编排。例如,身为东道主的华南师范大学呈现的《广东排瑶大长鼓舞》课例。该课例从民间大长鼓舞中提炼出体态、动律、步伐、转身等基本元素,并将其运用于摆鼓、圈鼓、对鼓的组合当中。组合以“曲”的身姿和“拧”的换位展示了动人的曲线美,跳出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除了采用注重身体开发的“元素教学法”之外,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苗族反排木鼓舞》课例则强调学生把握好复杂多变的鼓点节奏,让学生根据鼓师即兴突变式的鼓点节奏进行有规律的舞蹈。这种教学方法将采风、学习与编排的重点聚焦在节奏上,试图将动作元素回归到音乐带来的整体语境中,解决了“元素提炼”所可能导致的肢体语境分裂的问题。的确,本次许多课例大多都是老师出鼓,老师承担着教师与鼓手的双重身份,“非遗”舞蹈“鼓舞一体”的风格特色要求教师在教授时必须掌握繁杂多变的鼓点节奏型。不仅仅局限于鼓,“非遗”舞蹈的伴奏乐器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这也促成了“非遗”舞蹈节奏型的多元魅力。在以往既定的“块”式节奏的规矩下,身体难以形成丰富的律动,随之带来的便是对其的误读与变形,从而模糊了“非遗”舞蹈的原生特性。在这种思考的隐约暗示下,“非遗”舞蹈的教学应在音乐的角度深入切入,与音乐学合作。此外,在广西艺术学院的《广西壮族扁担舞》课例中,学生通过扁担上下左右的互击,完成了道具音乐化的铿锵奏曲。多种形式的打砻组合训练伴随着山歌、民谣和呐喊声,向我们编制了一幅和谐动的农民劳作画卷。这种重归原生态民间舞诗乐舞一体的课堂形式的确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人。总体来说,“非遗”舞蹈教学应当注重舞蹈动作、音乐与其背后历史文化的整体性教学,以科学的传承和发展的态度守住“非遗”舞蹈的形与魂。

面对“‘非遗’舞蹈进校园”中的“非遗”舞蹈该不该变的问题,来自山东青年政治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教授、广州市教育局中等职业教育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邢多里教授和延边艺术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向开明教授一致认为:“非遗”舞蹈可以变,重点是在于如何变。各高校应该在保护“非遗”舞蹈原生性的基础上,采取“拿来+提炼加工”的方法,设置集训练性、规范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课程。这种“‘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传承方式,区别于该“非遗”舞蹈自然衍生的传承方式,后者为适应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遗”舞蹈可以随着该项目保有者自主的改变而改变,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顺应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原则,而前者基于“非遗”舞蹈课堂环境的特殊性,教师承担着“非遗”舞蹈创新的角色,这就催生出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与创作目标的核心问题。理性来看,针对“非遗”舞蹈这个特别对象,教学应当区别于“杂烩”式的创作要求,保持其朴实纯一的风格特色,毕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不是观众。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前三年以地域性的特色课程为主的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还是本次以“‘非遗’舞蹈进校园”为主导的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可以看得出地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已经开始形成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特别是在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设置上,以正宗之优势一反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两所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教学“中心”。2018年是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四十年,最初,地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一直遵循着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虽然给地方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指明了方向,使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其也难免适用于所有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导致各地域高校舞蹈教学特色不鲜明、舞蹈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楚、“同质化”人才繁衍问题突出。今后地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建设如何因地制宜,以本地化教育突破制度式教育的掣肘,如何打造特色课程体系,突出自己的特点,如何为发展本地民族民间舞蹈,为适应地区舞蹈事业的进步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做出明确的教学方向定位,连续四年出现的“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教学现象”可以给出答案。

三、“非遗”舞蹈之理论诉求

“非遗”舞蹈进校园必须开展多层次的教学研究,除了从实践的角度完成最基本的形态移植外,“非遗”舞蹈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厚度更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关照它们。在专家讲座中,于平老师提出“非遗”舞蹈的研究要求建立夯实的“民族舞蹈学”学科基础。“民族舞蹈学”的学科建构可以积极借鉴“民族音乐学”学科建构的已然成果。舞蹈学界似乎尚未见成熟的“民族舞蹈学”,但已有相对完备的理论著作,例如罗雄岩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李雪梅的《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资华筠和王宁著的《舞蹈生态学》、巫允明的《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和《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教程》等等。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舞蹈生态学”,这是在音乐学界未曾谋面(未见“音乐生态学”),但却深度关联于“民族舞蹈学”的学科建构。比较正式地提出“民族舞蹈学”的学科建构并非说我们既往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而是指我们既往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自觉——特别是指缺乏学科建构“科学性”的自觉。我们希望“民族舞蹈学”学科建构有个“名正言顺”的开端,以便今后能以“民族舞蹈学”的民义开展学科研讨、丰富学科内涵、充实学科机理、完善学科构成,同时促进“非遗”舞蹈文化的深入研究,确保“非遗”舞蹈保护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在教学理论的另一个层面,各普通高校也在这次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活动中开始审视自己的教材建设。教育部在教高[2003]1号文件中指定“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目前,很多高校还停留在“非遗”舞蹈素材体系化的整合阶段,教材的整理和编写还处于摸索中。如何完成一流的教材编写,教材内容如何定位是当下普通高校“非遗”舞蹈教学需要丞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活动还进行了专家工作坊、学术论坛和“非遗”进校园中小学教学成果汇报重要环节。专家工作坊用课堂“面对面”教授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了“非遗”舞蹈的律动美,对“非遗”舞蹈的基本形态、韵律、步伐有了实质性的把握。学术论坛集结了全国各高校优秀的老师与研究生,共同对当下“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非遗”舞蹈教学等一系列论题做出了理性的探讨。在“非遗”进校园中小学教学成果汇报环节中,可以看到广东省中小学也成为“非遗”舞蹈宣传和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成员,各学校充分发挥舞蹈具备的美育功能,在帮助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不负教学使命立德树人、传承“非遗”。

四、结语

承办此次活动的华南师范大学让小众的“非遗”舞蹈与广大师生见面,使我们看到了祖国所拥有的多彩的舞蹈艺术宝藏,从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非遗”舞蹈的发展与建设利用高校高素质人才资源不仅打破了以往政府主导,仅靠政策法规、文艺展演活动、传承基地、保护区、传承人等一系列的保护传承模式,创新性地推动了“非遗”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也拓展了另一种舞蹈教学模式,有利于民间舞教学体系更趋完整、科学,还能帮助编导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原生态舞蹈的精髓,缓解其“粉饰化”的病态创作现象。通过本次“非遗”舞蹈精品课例的示范效应,有望给全国普通高校树立榜样和经验,促进全国“非遗”舞蹈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走“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校园路径,着实地利用好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充分发挥“人”的最佳能动效用,真正做到“以人传舞”。生于斯,长于斯,保护与发展自己的“非遗”舞蹈是对养育我们这方水土的最好回馈。让我们延续华南师范大学舞蹈系秉持的文化自觉精神去感染更多的人,让“非遗”舞蹈的种子继续在高校开花、结果……

[1]舞蹈.各美其美,大有作为——2015年普通高校舞蹈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J].舞蹈,2015,(12).

[2]曾婕,阳秀红.作为“精品”的普通高校舞蹈课程建设——2016年普通高校舞蹈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J].舞蹈,2017,(1).

[3]仪赓.从桃李杯看教学精品组合课[N].中国艺术报,2007-02-16(A02).

[4]孔令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护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5]武小云.保护传承发展——2015普通高校舞蹈精品课程研讨会探析[J].当代音乐,201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