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西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710054)
普遍出现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及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身体灵活程度降低,易疲劳,出现弯腰、驼背等现象。由于骨骼逐渐变脆,再生能力降低,当老年人发生摔跤等意外情况时,非常容易造成骨折,并且不易恢复。
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最明显的一点则是机敏反应的缺乏:老年人的反应速度相较于中青年,速度减慢20%至30%,这种变化常常表现在其行走、持物、发音等诸个方面。
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和较高的慢性疾病发病率,老年人常常体验到躯体的不适感,进而容易产生抑郁和孤独感。有的则会因为退休后职务、地位、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反差而引发失落和疑虑感。他们渴望社会、社区的关怀与支持,也渴望同伴间的交往,同时也希望退休后仍可以有所作为。
老年人的基本活动场所多集中在住宅周边的范围区域内,所交流的对象多为老邻居、老友以及亲戚,这是因为在熟悉的环境下与亲友们一起更容易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老年人的生活有很强的规律性,例如:他们会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太极拳、广场舞等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午饭后也会有午休的习惯;而晚饭过后,他们经常选择在社区或附近公园散步消食,或与同伴聊天、观望等。
老年人对社区空间设计的需求大体分为两种主要需求:安全需求和无障碍需求。
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的特征,决定了对室外环境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必定要把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要尽量消除老年人进行室外活动时的安全隐患,例如道路坡度是否合适、铺装材料是否过滑、设施是否牢固等。
常见的无障碍设施会位于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内部,然而对于热衷于户外活动的老年群体来说,室外活动空间更应设置例如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扶手、残疾人专用停车场地等设施。无障碍环境不仅会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也将向其提供广泛参与社区、社会活动的机会,使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另外,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械生活的老年人,其人体工效学尺寸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在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设计时,必须严格参照、围绕符合老年人特征的人体工效学参数来进行,以保证对其最大的呵护。
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可在社区内增设更多的平坦、围合、阳光充足的交流活动场所,以此促进老友们彼此碰面交流的机会,缓解孤单情绪,实现其社交需求;同时,鼓励老年人在此活动或进行锻炼来增强体质。
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带有不同性质、形式、文化主题的活动内容及场所,供他们即使在社区内部也能进行丰富多彩的生活。例如,兴办社区老年大学,营造和谐的学习空间环境,这不仅可以让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授课,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进行学习,实现与时俱进,增进交流,形成更加年轻、健康的心态。
对于老年人的休息区,类似于普通住宅区“利用植物或构筑物遮挡外界视线”的“封闭处理”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出于安全的考虑,外界视线不能被完全遮挡,需要保证休息区域在外界的一定视线监视之内,来保证在老人突发疾病或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得到外界的救助。
在社区散步,是很多老人喜欢的一种锻炼形式,然而,跌倒、滑倒对老人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此,步行道的设计尤为重要。
步行道可设置扶手,为老年人提供实际和心理上的安全感,考虑到不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例如行动不便或使用轮椅的群体),沿步行道设置高低不同的双排扶手或许更好。
设计地面铺装时,应当将老年人腿脚不便、身体平衡感下降的特点考虑在内,根据不同的活动场合设置不同的铺装材质。总体上,应具有防滑性。不应选用石材剖光面、玻璃和陶瓷等材质;进行打拳、舞蹈等活动的场地,选择平坦、防滑、不易脱落并易于清理的材料;交流区适于选择带有一定粗糙度的地面材质,使轮椅、助行器等能够贴牢地面而不易滑动;林间步行道则最好选用带有一定弹性以及耐摩性的材料进行铺装;以及,在坡道、楼梯踏步等一些存在高度差变化的地方,注意安装防滑设备。
相对年轻人而言,光照水平提高2至3倍,才会使老年人感到舒适,所以社区内的照明系统应提高照度水平,使老年人在室外活动时能有较好的可见度。
过亮的光线或反射入眼的眩光会引起视觉上的不适,引起视觉疲劳或造成心情烦躁,所以应掌握光照尺度,避免眩光。可用半透明灯罩遮挡直射光,以及避免使用玻璃质的灯具。同时,应在建筑出入口、走廊等区域增加辅助性灯源,使老年人行动时能更好得适应不同光照环境的变化。
另外,昏黄色的灯光温暖、光亮且不刺眼,常给人安全感,利于老年人夜晚安全地行走。
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记忆力、辨识力和方向感产生了一定的衰退,对环境的识别能力降低。不清晰或者设置不合理的导向,易使老年人在环境中迷失。为了使老年人能够清晰地辨认自己所在的位置,我们需要遵循可识别的原则,合理组织空间流线和标志设施。
标识应优先使用大字体,方便老年人识别;标志的字体颜色和背景须形成强烈的对比方便老年人辨识,例如可采用浅色的字体和深色的背景,使可读性达到最佳;在道路转折处、高差变化处,注意加以增设相应标识增强导向和警示性。
由于未重视景观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问题,近几年发生了多起养老机构火灾事件,造成了大量老年人伤亡,教训惨痛。对所有老年人来讲,消防安全是最为突出的潜在安全问题,可许多设计并未对它重视起来。比如:选址不当会导致超出消防站的保护范围,不利于消防救援;出入口和室外场地布置不能满足老年人疏散的需求;疏散指示标志缺乏,消防设施的短缺等等。
另外,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消防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行动缓慢,疏散能力差,警觉意识滞后于他人;耳聋、视力差,感受火灾报警有一定障碍;部分老人甚至无法行走,必须依靠他人;有些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则没有危险意识,不听从指挥... 这些一系列特征,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也是我们目前需要足够重视和进行再设计的问题。
喷泉、雕塑、花坛等景观类小品,同植物、水体、建筑一样,是构成空间环境的重要部分,可为社区增添勃勃生机。社区中的景观类小品可采用小尺度的小品,让老年人能得以亲近,设置一些符合老年群体共同记忆的时代性、纪念性雕塑,将有利于他们增进共同语言,联络感情。
座椅的设置,应充分考虑空间的用途,及使用者到此落座的目的是什么,是需要安静地休息、独自观赏景物?还是想要享受一下社区热闹的氛围,希望与熟人聊聊天? 因此,可以优先使用折线和曲线型的座椅,为落座者提供交谈、观望等更多选择。
座椅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基本前提下,达到最大的舒适度。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在各种座椅材质中,选择木质材料最佳。其具有质感突出,热传导差的优良特点,所以触感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而且综合其易加工,色彩偏中性,美观耐用,易让人产生亲切感等特征,木材是一种很好的座椅材料。
相较于普通的住宅区,植物在老年社区室外环境中扮演着更加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也对老年人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引导、识别作用,对老年人的身心也具有保健作用。
通过合理、有序搭配植物,可使它们在不同季节下体现不同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这种独有的风韵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使老年人心情愉悦,感受生活的美好。但要注意的是,所选的植物不能产生污染,带刺、飞絮、或使皮肤过敏等。
考虑到高龄老人普遍的触景生情心理,不喜看到残花落叶,小区内的植物景观则较多种植常绿树种以营造生机盎然的景色。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的使用,不仅能为老年人室外活动增添观赏乐趣,也能增加季相变化,营造春花秋实、硕果累累的空间氛围。
主干道两旁种植茂密的植物,可使夏日行走在道路上的老年人免于阳光的直射,尤其是对于存在视力障碍的老年人,烈日当头更容易让他们感到眩晕,树荫则会为他们提供了阴凉、舒适的环境。
另外,利用植物作步行道的挡墙,不但可以减少外界对步行道的干扰,增加场地的层次感,还具有较强的引导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老年人口居多的社区景观空间及设施,仍沿用针对普通住宅的设计方式和普通使用者的人体尺度,并没有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去进行研究和设计,这给社区内老年人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设计方法和解决措施,使其基本符合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真正实现人性化。
[1]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12.
[2]张姝.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中南大学,2014.
[3]郭摇旗.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安全隐患问题的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8.
[4]张弘.老年住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湖南大学,2008.
[5]焦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东北林业大学,2016.
[6]陈实.老年人社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湖南大学,2010.
[7]艾克哈德•费德森(Eckhard Feddersen).全球老年住宅: 建筑和设计手册,2011.
[8]日本建筑学会.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万江,余涵,吴茵.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以美国、丹麦、日本为例.南方建筑,2013.
[10]王蓓蕾.人文关怀的养老社区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