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娶”“弃”“孟”所反映的古代习俗

时间:2024-05-04

朱玉杰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50000)

浅谈“娶”“弃”“孟”所反映的古代习俗

朱玉杰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50000)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里包含着诸多古代的文化信息,特别是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历史上有不少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 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或消失, 或改变, 但它们的 “身影” 却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正如“娶”“弃”“孟”所反映的古人抢婚、弃子、食首子的习俗。

抢婚;弃子;食首子;甲骨文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到古人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古文字是对古人生活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比如古代的农业、畜牧、祭祀、战争等。但是由于汉字不断的变迁和简化,有些汉字我们已经看不出它原本的意思,比如“耻”字,左边是耳朵,右边是脚,很难让人想通它为什么表示耻辱。再看耻的原字“”,表示人因为犯错而受到割去耳朵的刑罚,心里感到耻辱,一目了然,它反映出古代割耳刑罚的存在。还有些汉字的字形可以反映出古代的社会习俗,比如“娶”“弃”“孟”等,分别反映了古代抢婚、弃子、杀首子的一些野蛮习俗。

综合这三个意符我们可以看出,“棄”字的上部是一个头向上的小孩,其周围有三个点,代表羊水,表明这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而且这个婴儿的出生是有点违背常理;中间是一个簸箕,下部是两只手,大致描摹的两只手端着簸箕把刚出生的婴儿像清理污秽一样扔掉的情形。可见“弃”字的本意应为“弃子”。

从字面意思上看,弃子的原因是婴儿的出生不合常理,即不吉。周人始祖后稷,就是一个著名的弃婴。从《诗经·大雅·生民 》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后稷乃是她的母亲姜嫄践巨人迹后怀孕所生,她的母亲认为他是不祥之子,曾先后将他弃之于隘巷、平林、寒冰,但他都毫发无损地活了下来。这只是个神话传说,现实中大多数被弃的孩子都难以存活下来。除了迷信的原因外,古人的性别歧视也经常造成很多刚出生的女婴被遗弃。

如果说弃子残忍的话,那么杀首子而食则更加地血淋淋,这一习俗从“孟”字的构造上可以得到反映。

食首子一方面与上文提到的抢婚习俗有关,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丈夫并不能确定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他们往往把长子杀掉;另一方面也与古人的鬼神崇拜有关,因为古代几乎各民族都流行献新之祭,他们把田地上收获的第一批庄稼献给鬼神,以祈求能在来年得到新的庄稼;同样地,人们杀首子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孩子,《墨子》中就有“昔者越之东有核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的记载。

克罗齐曾经在书中写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抢婚、弃子、杀首子的习俗只是今人以当代的眼光对这几个字进行的解读,我们并不知道古代是否真有这样的习俗存在,即使存在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我们只是在猜测。但是这种猜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我们应该庆幸与过去的联系没有中断,还有这样美的文字留下来供我们参考研究。

[1](汉)许慎撰,李伯钦注释.说文解字:文白对照[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196.

[2](汉)许慎撰,李伯钦注释.说文解字:文白对照[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96-397.

[3](汉)许慎撰,李伯钦注释.说文解字:文白对照[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440.

[3]刘晓玲.从“娶”看中国古代汉族的婚姻形态[J].孝感学院学报,2011(06)

[2]吴天明.弃子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 李志刚.中国上古时期的“生子不举”[J].古代文明,2011(03)

朱玉杰(1995- ),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