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湘西腊尔山苗歌的现状审视与“活态”传承

时间:2024-05-04

孙凌霖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16000)

湘西腊尔山苗歌的现状审视与“活态”传承

孙凌霖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16000)

灿烂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腊尔山地区的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湘西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及感情生活。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加强湘西苗歌文化传承是当务之急。政府在实施腊尔山苗歌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让民众在传承文化遗产中受益,进而发挥其自主保护和传承作用,营造适宜苗歌发展的生存土壤和民间环境,从而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

湘西腊尔山;苗歌;“活态”传承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习惯以歌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湘西地区,苗族人民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叙述和讴歌着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以及感情生活。湘西苗歌积淀着苗族人民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苗族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是苗族人民在历史变迁中创造出的灿烂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西苗家人人会唱歌,人人爱唱歌。由于苗族有语言无文字,所以关于湘西苗歌的直接记录极其稀少,加之地处偏远,历代方志或文人学者也少见提及。在可见的史料中,只有明代沈瓒编撰的《五溪蛮图志·五溪风土五风俗》、清代严如熤编撰的《苗防备览》以及乾隆、道光、光绪时期所修的湘西地方厅志等文献,才能找到一些关于当地苗歌的零星记载。如乾隆《永绥厅志》载有“永苗风俗十条”,并提到“鼓藏跳至戊时乃罢,然后择寨旁旷野地处,男女各以类相聚,彼此唱苗歌,或男唱女和,或女唱男和,往来互答”。在严如熤《苗防备览》“风俗”篇中记有“赛歌”的片断:“或有以能歌斗胜负者,男子出绸绢,女子出簪环以为乐,结对对歌,彻夜不休,以争胜负,胜者收取其彩,不善者不入队。”由此可见,苗歌很早就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湘西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一、湘西腊尔山苗族民歌的文化生境

腊尔山地区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西北部,东接云贵高原,西承武陵山脉,是一个比较偏远而典型的高山苗乡。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多地少,苗族村落依山而建、星罗棋布。在此生长繁盛的野生动植物,为苗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导致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勤劳淳朴、坚强不屈的苗族人民通过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苗族人民逐渐唱出了一支支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苗歌。

分析腊尔山地区苗歌文化,不仅要分析它的自然环境,更要关注它的文化建构。澳大利亚学者格迪斯曾经指出,苗族是一个永远走动的民族。苗族与犹太民族一样,是一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据苗族《迁徙歌》记载,约5000年前,苗族祖先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称九黎部落,蚩尤为部落首领。九黎部落与炎黄联盟逐鹿战败后,九黎部落的一部分参加釜山部落的合符,融于华夏;一部分被迫南下长江中下游,开始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几百年后,九黎后裔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后遭尧、舜、禹征战,被迫向湘西南山区迁徙,进入武陵、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渝东南和鄂西一带。经过两次大迁徙,苗族人民在社会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湘西苗族古歌《吕洞山苗族迁徙歌·报布报东》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分别后的吴龙麻廖石,洪施二姓当初不知迁往哪里,吴姓居住在米坡,龙姓居住在略国,廖姓经乾州去凤凰,在廖家桥创建家园,石姓居住在排吉斗,与翁科和排达莲相邻,麻姓不肯走远路,安然地居住在阿拉营……”这些湘西古歌记录着苗族的历史,苗族的历史亦为湘西古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说一方山水,养一方百姓。环境特殊的腊尔山地区,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粗犷倔犟、豪爽热情的苗族人民。沈从文曾经这样形容苗族人民:“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任何一个山中地区,凡是有村落或开垦过的田土地方,有人居住或生产劳作的处所,不论早晚都可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当地按照季节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生产劳作更分门别类,随时随事唱着各种悦耳开心的歌曲。至于青年男女恋爱,更有唱不完听不尽的万万千千好听山歌。”苗族人民善用歌曲来表达生活,即物而唱,就事而歌,出口成章,不拘男女。这种能歌善舞、热情豪放性格的形成与苗族独具特色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湘西苗族的服饰艳丽多彩,风格独特,其款式之多,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堪称罕见,这正体现出苗族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做工精美的衣裙,是美的象征,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展现。勤劳智慧的湘西苗族妇女擅长织锦、刺绣,她们的衣裙、帕带上不仅绣有花鸟虫鱼,而且有骏马飞渡等图案。在湘西苗族人民的眼中,帕带上绣着花鸟虫鱼是感恩大自然的馈赠,衣裙大襟上绣的“栏杆型”是铭记因迁徙而遗失的祖地,花边花带上绣着骏马飞渡是记录先民在黄河岸边奔驰。另外,湘西苗族妇女喜爱银饰,每逢节日和结婚等场合,她们便穿上盛装,头插银花束,佩戴银披肩,着银牌、项圈、龙头手镯、戒指等,更有甚者,戴银200余两,颇为壮观。精美的银饰和苗族盛装,不仅是湘西苗族妇女追求美、崇尚美情怀的表达,更是湘西苗族悠久深厚文化的体现。

二、湘西腊尔山苗族民歌保护现状

腊尔山地区的苗族民歌,是构成腊尔山苗族文化的重要成分,它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腊尔山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1的建设,对整体、活态的传承保护湘西地区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湘西州人民政府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认真工作,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使腊尔山地区的苗族民歌得以保护。但是,苗歌的传承依然存在以下困难:

其一,传承方式单一。苗族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苗歌,无法用文字书籍记载,大多是通过师徒相传、心口相授的形式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苗歌的传承方式。

其二,苗族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突出。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汉化的现象更加突出。在腊尔山地区,苗族汉化的现象颇为明显。这种现象表现为越来越多苗族人不会讲苗话,大多数苗族青少年听不懂苗语,他们无法把握苗歌的腔调,更难唱出苗歌的韵味。语言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苗歌的传承。

其三,传承主体缺失。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听世界各地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活泼、内容通俗的流行歌曲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风靡全球,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流行歌曲的泛滥,让腊尔山地区的苗族民歌似乎无立脚之地。对苗族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轻人,在新潮文化的冲击下开始排斥苗歌,认为苗歌曲调陈旧,学唱苗歌是一件老掉牙的事情。长期以往,年长者的技艺无人承接,苗歌的传承主体出现缺失。

其四,管理方式待改善。湘西苗歌于2008年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期,各级管理机构对非遗项目的申报积极性很高,而一旦申报成功后,这种积极性并未充分得到延续,保护和管理相对疏松。尽管上层机构强调要将工作重点下放到基层,但实际上有时是将任务下派到基层,管理和保护工作成为一种行政化手段。我们已经认识到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湘西苗歌的再整理和再开发却相对处于忽视和滞后的状态。如果一味注重民俗文化的娱乐性和舞台性,就可能失去民族文化的本真性和独特性,反过来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将造成损害。

三、湘西腊尔山苗歌活态传承对策

“活态传承”,是静态保护的衍生,是一种通过“活态”的传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的方式。王文章先生曾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为了发展的保护。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可见,活态传承是一种具备生命力的生存形式,它的存在须与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共同进步。湘西腊尔山苗歌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既要保护苗歌的原真性,又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境,促进文化的生态平衡。尽管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个充满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完成这项工作,不能单靠某一社会力量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集政府、传承者、文化团体等力量,完善已有的保护传承机制,对当前保护与传承状态进行有效调节,实现人与文化、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激发腊尔山地区苗族民歌的生命力。下面特提出以下4个保护与传承对策:

首先,关注和保护传承人。传承人是腊尔山地区苗族民歌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传播者。随着汉苗文化的交融,苗族村寨日渐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年轻人外出谋取更丰富的物质生活,苗寨外的观光旅游者不断涌入,这使得原本封闭保守的苗寨人民开始向往更好的物质生活。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苗寨人民往往不自觉地忽视、破坏甚至丢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苗歌传承人,他们也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继承传统文化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由此观之,保障传承人的物质生活资源,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才能使传承人心无旁骛地传承本民族文化。另外,关注传承人的精神世界,注重提高传承人的责任意识,这也是发挥传承人主体地位,养成传承自觉性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苗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传承人关于苗歌知识技能、艺术形式在脑海中留存的文化记忆,其传承方式主要是知识技能的口传心授。因此,关注和保护传承人是腊尔山苗歌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其次,加强腊尔山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湘西腊尔山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的建立,对区域性整体保护腊尔山苗族文化是一种探索和创新。这就离不开湘西州政府的全面统筹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该像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那样,建立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法规,建立起一系列执行《非遗法》约束人们行为的若干细则,并建立促使全社会民众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4]湘西州政府在建设腊尔山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策,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州、县、乡镇、村一体化保护传承机构,并根据机构级别建立相应的保护传承措施。

再次,实行腊尔山苗歌进校园的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在对腊尔山苗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我们可以实行学校、地方政府与传承人交流合作的模式。高等学校、中专院校在腊尔山苗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承担唤醒民众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建立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方式对腊尔山苗歌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当地中小学校,通过开展第二课堂传承人苗歌教学活动,让学生正面、直观地了解苗族历史、苗歌的产生及变迁,培养学生学习苗歌的兴趣,实现其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苗歌文化的普及,为苗歌的活态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以一种既保持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形式继续存在于这片生态环境中。

此外,实现腊尔山苗歌的产业化发展。20世纪50年代,日本在非遗保护中提出一个观点:非遗的保护需要适应现实的土壤,与一定的产业化收入相结合方能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容置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腊尔山苗歌的产业化发展,是湘西腊尔山苗族民歌活态传承的高效渠道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俨然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湘西腊尔山地区是旅游开发的理想场地,以“赶年场”、“三月三”歌会、“四月八”跳花、“六月六”赛歌等民俗节庆为依托,文化和旅游深度结合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腊尔山苗歌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把旅游开发引进乡村、引进苗寨,不仅能带活当地经济,而且能让苗族人民在创收益的同时,认识到民间文化的宝贵价值,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维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的文化行为。

总而言之,湘西腊尔山苗歌的活态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参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苗歌只有回归并根植于自己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以民众喜闻乐见和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源头活水,历久弥新,永葆生机,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

注释:

1.2010年6月,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第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腊尔山地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重要部分。

[1]《沈从文全集》第31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9.

[2]《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6-12(005).

[3]杨立.《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神州民俗.2014(227):80-82.

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湘西苗族民歌“活态”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凤凰县腊尔山为例》(项目编号:JGY201629)。

孙凌霖(1989.11- ),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少数民族音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