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腊八粥文化之解析

时间:2024-05-04

李 扬 孔令琦 潘彬彬 (南京市博物总馆 210001)

腊八粥文化之解析

李 扬 孔令琦 潘彬彬 (南京市博物总馆 210001)

“腊八粥”作为中华“腊八”文化极为重要的元素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其形成、发展和演变受到传统文化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追根溯源,从腊日祭祀之供品、驱鬼逐疫之祥物、佛学教义之体现、上行下效之政风、保健养生之功效等五个方面对其阐述与探讨。

南京;腊八粥;文化

腊八粥是中国汉族岁时传统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腊八食用,故而得名。在传统农业社会,以南京地区为例,每家每户和大小寺庙都会熬制一锅香润味美的腊八粥。殷实人家用材较精细,称“细腊八”,普通人家所煮称“粗腊八”。直到今天,老南京人每逢腊月初八都会煮上一锅腊八粥,一些市民甚至到毗卢寺、鸡鸣寺、栖霞寺等寺庙讨食腊八粥,祈保一年平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盼”,民间从腊八起,便开始扫除、置办年货,准备过年。由此可见,腊八粥作为中华“腊八”文化极为重要的元素符号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非比寻常的地位。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一、腊日祭祀之供品

若要探究腊八粥的溯源,首先要从中国古老的腊日祭祀文化说起。何为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人们在这天祭祀神灵和祖先。汉蔡邕《独断》记载:“腊者,岁终大祭。”盛大的祭祀典礼为何放在岁终进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中华先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规律,在农事已完、五谷丰登的冬季,人们在腊日举行大祭,一方面感谢自然神使他们农事顺遂、衣食无忧,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白虎通》卷一中有“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溜也”之说。六朝时期,民间所祭的神灵对象十分广泛,诸如土地神、四方神、祖宗、户神、灶神等均在内。在汉族腊日祭祀多元神灵的活动中,祭灶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是由原始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衹崇拜,历史十分悠久。灶神掌管人们饮食,赐予生活便利,其也成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民间祭灶也就以家庭为单位,希望灶神保佑阖家幸福。《荆楚岁时记》有“是日,并以豚酒祭灶神”的记载。另一方面,腊日里人们祈求祖宗庇佑,让他们平安度过一年。应劭所著《风俗通》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魏晋时期,腊日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南北朝时民间才将其固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腊日在唐代受到高度重视,杜甫、刘禹锡、岑参、权德舆、卢纶等众多诗人都留下了以“腊日”为题的作品。唐至德二年(757年),杜甫曾作《腊日》一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中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寒冷,而这一年的腊日冰冻融化,温暖如春。诗人惊喜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然而此时他又感念皇帝的恩泽不能随意离开。杜甫这首诗不禁让人追忆起唐代腊日里那些热闹欢愉的活动场景。唐代腊日人们用美酒、荤腥、五谷等供奉神灵祖先,尚未出现粥食供品。到了宋代,每逢腊月初八,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庶民,家家户户都要用各种果子杂料熬粥供奉神灵,或祭祀祖先,或族人食用,或馈赠亲友,这天熬制的粥也就称为“腊八粥”。“八”字既吻合腊日之时,此概数又可显现腊八粥食材丰盛之意。腊日食粥习俗流传至今,各地选用的熬粥食材方面又有不同的讲究,极富地方特色。《祀记·郊特牲》认为腊日祭祀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我国各地腊八粥的成分虽有不同,但在熬粥时都将四面八方的食物集中在一起,寓意合聚万物、调和千灵。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待一锅腊八粥熬熟后,首先会用它供奉神灵祖先,其后才是食用。作为供奉之物,种类丰富的制粥食材体现了中华先民对神灵祖先的无比恭敬以及对来年五谷丰登生活无忧的美好期盼。腊日祭祀时,谷豆、果蔬、肉类这些供品均为干物,而熬制腊八粥的食材亦由干物组成,宋代之后人们用干物熬粥之风盛行,人们将腊八粥作为祭祀神灵祖先之供品时,腊八粥也就成为中华先民一种极为特殊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祭祀符号。

二、驱鬼逐疫之祥物

民间宗教活动中,腊八粥以其丰富的食材不仅成为古人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供品,也发挥着驱鬼逐疫的功能和作用。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对疾病的认识虚幻模糊,认为鬼怪与疾疫之间有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若出现头昏眼花、感冒发烧、痉挛颤抖、喃喃自语等不适症状,便以为是鬼疫附体缠身或被其袭击所致,因此古人为了驱鬼逐疫,都会在腊日前一天举行一种“大傩”的巫术活动,包含游戏表演、竞技驱逐、喧嚣呵叫、手足舞蹈等仪式内容。《吕氏春秋季冬》云:“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细腰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南朝时,民间驱鬼逐疫定于腊日举行。《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又引《小说》:“孙兴公(盛)常作戏头,与逐除人共至桓宣武(温)家。宣武觉其应对不凡,推问乃验也。”至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保留着腊月击鼓驱疫之风俗。宋代,人们食用腊八粥已是蔚然成风,甚至将它作为驱鬼逐疫之物。在陕北、河南、淮北等北方部分地区,供奉神灵和祖先的仪式结束后,人们会将腊八粥涂抹在门楣、门框、灶台之上,用以驱鬼避邪。这些地域风俗无不彰显古时腊八粥具有驱鬼逐疫的社会功能。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民间有“赤豆打鬼”的说法。众所周知,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红色是极为崇拜的。古人不仅视红色为喜庆、成功、正义、忠勇的象征,而且认为红色具有驱鬼护身的作用。最初人们用赤豆熬制腊八粥,此粥以赤豆之色自然成为驱鬼逐疫之祥物。腊八粥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食材、粥色逐渐丰富起来,驱鬼逐疫的功能和价值在民间愈发得到彰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腊八粥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具有深刻的影响。道教的思想内容、信仰体系与中国民俗事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古人借用腊八粥驱鬼逐疫即为有力的证明。中华道教思想体系中,五行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宋代之后的腊八粥中不仅有赤豆,还增添了黄豆、黑米、高粱、绿豆、小麦等所谓的五谷杂粮,从而形成五色皆有、五行俱全的腊八粥,并借此驱鬼逐疫,从而显现出中国道教与腊八粥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佛学教义之体现

在古印度,每年佛祖成道日这天人们都会煮羹粥。据说,这是因为佛祖在6年苦行体虚昏厥时吃了牧羊女奉赠的乳糜状的粥才得以恢复体力,并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史书记载,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佛祖的成道日正对应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因此这天中国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修行成道,都会举行诵经、煮粥、供佛、施粥等仪式活动。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是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吴自牧《梦梁录》卷六记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南宋周密《武林旧事》里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古代佛教寺庙常有扶贫济困、开粥场赈灾民的传统。对寺庙而言,向信众化缘是极为重要的物资募集渠道。化缘所得的粮食种类杂多且每笔量小,采用混存混煮的方式较稻、麦、粟等单一性的制粥食材来得廉价,这大概是佛教寺庙腊八粥的雏形。在佛祖成道日,寺庙用腊八粥供佛之后,再施给贫民。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挥毫写下“今朝佛粥更相馈”的诗句。南京水西门地区的月牙巷中,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卧佛寺。明清时期该寺庙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每年一到腊月,卧佛寺的方丈就领着全寺的和尚,穿着袈裟,手捧钵盂沿街化缘米粮、果仁等煮腊八粥的食材。每逢腊月初八,该寺和尚用木桶装盛腊八粥沿街抬着施舍给那些没有钱还债的穷人。老南京有句俗话:“第一腊八还能过,第二腊八急如火,第三腊八无处躲”。据说吃了卧佛寺的腊八粥,穷人可以得到佛的保佑。由此可见腊八粥与佛学教义密切相关,民间亦将腊八粥称为“佛粥”。明清时期,供佛施粥更是取代祭祀本土神灵及祖先、庆祝丰收和驱鬼逐疫,成为寺庙腊八文化的主旋律。明代《永乐大典》专门记载了“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的文化现象。公元1725年,清雍正帝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综上所述,佛学教义丰富了中国腊八粥文化的内涵,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不仅使腊八粥文化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而且强有力地展现出扶危解难、关怀弱势的人本主义色彩。

四、上行下效之政风

在江淮地区,“朱元璋与腊八粥”的传说广为流传。虽然已无据可考,但因世代相传,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笔者简述如下: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幼年家境贫困不得不给财主放牛。有一次,朱元璋牵牛过桥,因桥面过窄,老牛跌倒桥下摔断了腿。财主得知后,将朱元璋狠揍了一顿并将其关进了柴房,三天三夜不给朱元璋吃饭。朱元璋在柴房里东寻西找,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找到,只有一口破锅。正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他发现柴房角落处有一个老鼠洞。他找来一把铲子,顺着老鼠洞往里挖掏,不料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芋艿、花生等,量虽不多,但每样均有。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捧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方设法请一起帮工的老伯弄了一些水放进去一锅煮。结果煮成了一锅乱七杂八的粥。因为他饿得厉害,吃起来特别香。后来,朱元璋登上皇位,定都南京。山珍海味吃腻之余,忽然想起当放牛娃时挖老鼠洞取粮煮粥吃的情景,便立刻命御膳房用杂粮干果煮了一锅粥,召来儿女、大臣共同品尝。这天正值腊月初八,朱元璋将此粥称为“腊八粥”,并告诫众人不能忘记过去打天下的苦日子,要励精图治,保住朱家天下。大臣们见皇帝钟爱腊八粥,便争相仿效宫中煮食、馈赠腊八粥之举,后来传到民间,成为江淮地区的一直传统习俗。

明代初期,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爱惜民力,以农为本,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朱元璋注重法治,加强风俗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受中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明代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行、娱等各方面的习俗活动,愈来愈受统治阶级的影响与规范。与此同时,众多习俗逐渐从宗教迷信的笼罩和束缚中解脱出来,具有礼仪性、时尚性、教化性、大众性,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趋多样。江淮地区广为流传的《朱元璋与腊八粥》的传说,其明显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众所周知,江淮地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朱明皇朝对江淮地区的掌控比其它地域更加牢固,统治者的诏令、法律、礼仪、道德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乡规民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习俗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分子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形成所谓上行下效之政风。文献典籍证实腊八粥的产生与朱元璋并无直接关联,但腊八粥的发展流变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规范则是必然。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明朝宫中腊八粥的烹制方法是:在腊八前的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到腊八早上,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自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宫中制作腊八粥的方法很快传到民间,百姓人家虽无太多讲究,但同样“杂五谷米并诸果,煮为粥,相馈遗”,此举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上行下效之政风最为明显的例证。

五、保健养生之功效

腊八粥味道鲜美,自古深受宫廷与民间的欢迎。究其原因,我们不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习俗层次进行探讨,对其食材组合与营养价值亦不容忽视。按世俗习惯,腊八粥是要用米、豆、糖、杂果等八种原料凑数齐全,即符合腊八“八宝”之数,然后合水熬制成粥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料更加讲究,制作更加精良,味道愈加鲜美。总之,腊八粥的制作因各地出产谷物、果菜的不同,配料也各有所异。南方人喜食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北方人更钟情熬制咸味腊八粥,基本符合南甜北咸的地域饮食习惯。五谷是熬制腊八粥最为重要的食材,五谷之说在我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一般指粟、豆、 麻、麦、稻。《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佛教信徒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共计47种之多。到了现代,人们认为五谷是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多种谷类和豆类食物,如小米、玉米、糙米、荞麦、大麦、燕麦、甘薯、黑豆、蚕豆、绿豆、豌豆等。中国人以五谷为主体的饮食习惯已经沿袭了数千年,《黄帝内经》一书就提出国人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古人将五谷作为主要食材熬制腊八粥,显而易见,他们已经认识到五谷的保健养生和食疗功效。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详尽解析了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他认为用富含五谷的腊八粥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是食疗之佳品。

除五谷外,中国各地也很考究腊八粥配料的选用。北京人加配在五谷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天津人熬制腊八粥与北京人近似,有些人家为了色、香、味俱全,会加百合、莲子、珍珠米、大麦仁、意仁米、粘秫米、粘黄米、绿豆、云豆、桂圆肉、白果、龙眼肉、红枣及糖水桂花等。山西的腊八粥以小米为主,附以小豆、豇豆、小枣、绿豆、粘黄米、大米等煮之。山东传统腊八粥文化深受“孔府食制”的影响,其分两类,一类是用薏米仁、桂圆、百合、莲子、红枣、栗子、粳米等熬成,盛粥入碗时还要加些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另一类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江苏地区的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熬制方法并无差别,咸味腊八粥都会加配青菜和食油。苏州地区的腊八粥中有荸荠、茨菇、松子仁、胡桃仁、芡实、栗子、红枣、木耳、金针菇、青菜等配料。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周易》认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我国传统社会保健养生的饮食理念在各地腊八粥食材构成和配料选用上得到充分展现。

六、结语

对于腊八粥这一中华民族血脉、文脉和根脉的载体,我们不仅要追根溯源、古为今用,还须找出腊八粥与腊八节中其他文化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彼此之间的相通相融,逐步建立和完善腊八粥文化研究、宣传、展示和利用的服务平台。以各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例,若将腊八节、腊八粥列为相应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拟申报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生命力和凝聚力,腊八粥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意义,亦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注释:

1.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等.南京百科全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承宗.六朝民俗[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

3.彭振刚编.秦淮风俗[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5.

李扬,南京市博物总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史与博物馆。

孔令琦,南京市博物总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学。

潘彬彬,南京市博物总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