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晶晶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0000)
中国动画电影声音民族化的当代思考
张晶晶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0000)
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画电影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飞速攀升。然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电影声音却日渐销声匿迹。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化道路成为新形势下声音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从艺术本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民族化历程,客观阐述现今动画电影声音制作的现状,并探索新语境下动画声音民族化之路的可行性路径。
动画电影;声音;民族化
民族化是贯穿于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它不仅是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中萌发的民族文化自觉,也是纵贯于上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国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作为影视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形式所表现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价值属性和民族根性。中国动画电影和声音自产生伊始,即沿着民族化的轨迹不断求索和创新,曾以鲜明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确立了“中国学派”,在国际上赢得广泛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画电影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为51部,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42部,票房收入也从1.7亿增长到45亿,占2015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的11%。1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也呈现多元之势,然而,透过众音齐鸣的热闹表象,不难发现,中国动画电影声音中,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族性声音在逐渐衰微,在受众中广为流传的民族之声逐渐减少。国产动画电影声音创作中民族精神的秉持和发扬,以及如何发扬创新等民族化问题再次成为新形势下声音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20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和声音创作历史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赫然鲜明,“走民族风格之路”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推进动画艺术发展道路上的共同诉求。这一期间秉持民族审美品格,挖掘民族艺术形式,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佳作为世界动画之林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1935年,由动画先驱“万氏兄弟”摄制的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骆驼献舞》问世,影片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历史性跨越。受早期技术所限,影片声音更多解决的是音效与动作搭配的问题,尚未体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随之,1941年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成功摄制,影片的人物角色造型富有戏曲舞美和表演的特点。音乐上,作曲家陆仲任开始民族化的尝试:在配乐中引入佛教音乐和江南民歌素材,使音乐贴近民众,更具亲近感。这一“中国化”的尝试无形中为后继之辈打开了一扇民族化道路探索的窗口。
随着动画制作与录音技术的逐渐成熟,艺术家们的探索愈发活跃,脚步愈加坚定。自50年代后期起,中国动画电影及声音先后迎来了两次繁荣发展期。一部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的动画影像与声音作品应运而生,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化标志——“中国学派”。1956-1966年是中国动画声音民族化的第一个繁荣期,影片《骄傲的将军》是实践“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开山之作,影片在造型、场景、表演动作、配音和音乐设计上都汲取了中国戏曲京剧的营养。京剧唱腔化的配音一改以往儿童化的配音口吻,既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富有音乐韵律美感。配乐上声势宏大的锣鼓乐、滑稽逗乐的板胡、京剧武戏的板、锣、鼓、铙、钹等民族乐器的声音铿锵有力,民族气息浓郁饱满。随之,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长片《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闹天宫》等一系列优秀之作,把民族声音的审美内蕴和艺术情操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人物对话上,具有专业素养的配音人员逐渐加入,字正腔圆的发音平仄清晰,声音表演上趋于模仿京剧、评弹、黄梅戏、大鼓等中国戏曲中的人物表演,往往唱与念结合,富有音韵律动的特色。音乐上,专职配乐作曲家出现,作曲家深入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对民族音乐语言的态度逐渐从“引入”转为“融入”,尽量避免对民间音乐或传统器乐曲原态的直接使用,而是根据影片题材内容要求进行深入的艺术加工,音乐的原创性和个性逐渐增强。如水墨影片《牧笛》的配乐,是作曲家吴应炬以江南地区的民歌小调和器乐曲为依据创作而成,音乐立足于江南音乐的调式旋法和乐器演奏特色,结合山水画卷影像,“揉入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加强抒情曲的表现手法,使这山水画卷更富于诗一般的艺术境界”。2
1979年—1989年是20世纪中国动画声音的繁盛期。这一时期动画艺术家们逐渐摆脱现实主义创作路线,在题材、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盛观,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脑海》《鹿铃》《山水情》《天书奇谭》《金猴降妖》等,其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提升。声音领域,录音技术的进步为民族化创作在内涵深度表达形式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民族化道路的前行也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人物语言上,语音录制清晰度明显提高,叙事对白的比重大幅增加。语言表演在保持戏曲声腔音韵起伏的基础上,逐渐减少 “唱”的成分,趋向于成人的自然语态,更贴近生活。音乐上,风格多样,中国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甚至是流行音乐也纷纷成为音乐创作的素材来源。尤其是配器上,在中西乐队的常规乐器之外,加入编钟、古琴和电子音色等特色乐器的声音,色彩更为丰富,织体层次趋于丰厚。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动画电影进入创作低谷,1999年电影《宝莲灯》的出现为沉寂的动画界带来一股振起之风。影片在声音制作上第一次采用先期录音和数码立体声技术, 创造了空前丰富的音响世界。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音乐语言在中西联合编制的乐队中再次唱响,电子合成器的声音赋予音乐神秘空灵的色彩。流行歌曲开始作为新体裁纳入其中,流行歌曲在为影片创造了一定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隐射出新环境下动画电影声音在坚持本土化道路上将要遭遇的艰辛和曲折。
动画电影声音创作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在受技术和美学思潮影响的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自90年代起,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迫使中国动画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型,脱离受国家资助的状态,而直接面向市场。国外动画影片蜂拥而至,市场竞争激烈。影片绚丽的画面,饱满的声响以及曲折离奇的情节在满足中国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也悄然传递了西方文化审美观念。声音上,直观刺激、大动态变化、富有戏剧性的听觉形态成为大众审美的主流,中国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必须打破长期以来以音乐为审美主体的一元格局,创造综合人声、音效和音乐在内的立体空间,拓展声音的创意和表现力。客观上来说,文化进口和市场对接压力下促发的创作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市场利益的盲目驱动下,动画电影及声音创作在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上逐渐迷失,本土意识淡薄,以“他人”价值坐标为系的现象日益明显,民族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大片中的繁音变奏
大片,源自对美国动画电影制作流程和视听效果的一种统称方式,泛指具有高额资金投入、高科技制作、大明星出场和大场面奇观的电影。这类电影以商业利润为直接导向,试图通过大制作造就的超强震撼的视听场景来吸引观众,争夺更大的市场空间。大片模式下突出的艺术技巧和各类商业元素的充分运用,开始成为动画电影制作的标准。
声音创作是动画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清晰、宽频响、大动态、多织体的声音形态成为动画电影声音审美的主流。在此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声音世界也悄然发生变化,经历了从创作观念、技术手段、创作内容到传播方式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今日风格多样的创作局面。自2009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经过前十年的寂静之后,呈现喷涌之势。各种题材风格的动画电影大片纷纷走入观众的视野,如《魁拔之十万火急》《潜艇总动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影片从剧本创意、视觉开发制作到声音设计制作无不充分沿袭了大片的模式,充分发挥各种视听元素的艺术技巧,创造出强大的荧幕视听冲击力。如语言上,台词篇幅明显增加,配音语风明显贴近日常口语,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社会流行语也不时引入其中,激发观众的共鸣;音乐上,在西方古典交响乐和中国传统音乐语汇之外,流行乐、摇滚乐、电子乐、音乐剧、爵士乐等乐风交织汇集在近些年中国的动画电影中。同时,为扩大公众影响力,联合明星歌手演唱主题歌或插曲,在叙事抒情之时,也赢得了票房市场;音响上,与以往动画影片中音效缺失状态截然不同的是,现代动画影片充分发掘音效的写实功能和戏剧表现力,将其作为创造影片身临其境在“场”感的核心元素,极大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二)民族身份的迷失
在交相争鸣的各种音流中,动画影片中的民族之声日渐消失,富有民族特色的环境音响和音乐语言鲜有出现,动画电影声音的民族身份逐渐迷失在外来文化的声音中。
纵观2000—2015年的期间的国产动画电影,受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影响,电影的商品文化属性日渐突出,影片在人文内涵、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上明显向西方国家偏移。夺宝探险,守护和平,嬉笑乐事成为热门题材,情节设计程式化明显,追逐戏,温情戏和喜剧戏成为标准情节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的声音设计不可避免地效仿美日影片的创作观念和方法,具有本民族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声音无所依傍。由于过度追求明星效应,声音中人物配音和音乐创作日趋商业化。角色语言的表演缺乏鲜明的民族性格,配音表演从声音上的二度创作沦为对台词的复述,表演中缺少内心情感、个性特色以及民族地域特征等信息的传达。音乐创作周期愈发缩短,快节奏流水作业式的创作,使配乐旋律和配器通俗化程式化现象日益明显,流行歌曲式的音乐语言高度雷同,千篇一律,音乐语言的母语音韵消失殆尽。与国内真人电影相比,继上世纪“中国学派”的经典影片之后,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在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融合上未能出现扛鼎之作,民族音乐和影像未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艺术创作多元化的思想浪潮下,动画影像及声音创作过多趋于对外来多元话语的追捧和模仿,忽视了对中国艺术内容和审美的挖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指出:影视艺术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强调艺术的质量和底蕴,强调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只有提升影视作品的文化内蕴,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价值。动画电影声音虽是影视创作的一个环节,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也应该凝聚精神内涵,立足于本土文化底蕴,强调本土特色和地域风格的价值,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来传播中国文化。在动画声音语言日趋国际化,如何“化”西方的语言和经验为己所用,寻找到民族声音的根脉,创作出能在地域色彩、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突显出中国品格的声音语言。这是当前在全球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转变创作观念,寻找民族传统声音的现代话语方式
创作观念的转变,是指以开放的心态,运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去吐故纳新,创造一种既符合民族传统又能被现代人所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影视声音形态。任何艺术形式都具有历时性,“中国学派”时代的民族语言是中国动画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在多元文化浪潮并存的今天,动画音乐、语言和音响效果的创作不能简单的去复制“中国学派”的声音创作思维和模式,需要再设计,创造出符合现代文化审美习惯的民族作品。中国电影的声音创作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如电影《甲方乙方》中京味十足的语言表演深入人心,《红高粱》《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影片的配乐更是民族特色和时代气韵相结合的经典范作。这些影片印证了影视声音创作在民族和现代性上的可连通性。动画电影的声音传达也应突破对传统民族文学、戏曲和音乐简单复制的形式,从更宽广的文化思维视野,以“提纯”和“采样”的方式来融通古今,探索民族传统声音的现代化表达。
(二) 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创作人才
新世纪动画影视民族化之路的探索,归根结底依赖的是能够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为己任,深谙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具有创新探索精神的创作人才。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修养和品格的影视声音创作人才,加强创作人才在民族艺术精神、内涵、种类和艺术价值上的审美修养,是提升影视声音作品民族化水平的首要任务。近些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势头锋健,《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小门神》等电影在题材和视觉设计上努力挖掘民族文化,是商业环境下对民族之路的新探索。然而,影片的声音创作从构思到形态表现出对美国动画电影成规的遵从,影片的声音属性模糊不清,无法体现中国的文化个性和内涵,直接反映出国内创作团队在民族文化修养上的不足。在当今全球语境下,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学习现代先进技术和文化,以创新精神不断加强中西文化的结合,才能推进中国影视声音创作民族化道路的积极前行,才能推动中国的动画电影走向世界。
注释:
1.数据来源:根据2012-2014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和中国动漫产业网整理。
2.冰夫.美术电影创作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159
[1]王卓明,刘硕.深入文化、深入民族、深入时代,创造中国影视民族化与现代化新境界——中国影视民族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4).
[2]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
[3]彭吉象.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培养有文化修养的艺术人才[J].艺术百家,2009(4).
张晶晶(1982- )女,江苏南京,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声音制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