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 100048)
浅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市肆空间形态
吴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 100048)
在北宋东京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清明上河图》为依托,研究分析其中的市肆空间。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市”,总结市的类型与产业布局。分析“肆”的类型与空间特点,及与民居空间的关系。从而看到中国特有的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特点。
《清明上河图》;市肆空间;民居空间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北宋汴梁城以及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由于此图反映了诸多内容,所以对它的研究已经不光只限于绘画形式、语言及风格上,而是涉及了城市史、艺术史、地理学乃至生活中各种相关因素的研究。从建筑形式、建筑功能与细节,还有街道空间等建筑和规划类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对于笔者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东京汴梁作为北宋的首都,是当时北宋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宋代的城市与市镇兴旺发达,唐代及以前所规定的“坊市制”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城市生活的需要。
在宋朝,统治者一面扶助农桑,一面对积极保护和鼓励商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还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放任政策,使得当时的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培育了一批官高权重、热衷商业的官僚士大夫,他们大量经营邸店,成为东京坊市解体的一个直接原因。另外,据推测,当年的东京人口多达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激增,促进了大量新兴行市的兴起,这是坊市解体的又一原因。官僚权贵的商业经营加上大量新兴行市的出现,以及当时奢华的生活习气,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最终街市代替了坊市。
除了坊市制度的变化,北宋定都于此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东京处于天下漕运的中心枢纽地带。人工开凿的运河——汴河,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河流的走向与形态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肌理。汴河漕运的发达,带来很大得商机,自然吸引了官府权贵以及百姓在运河附近开设酒肆和邸店等,河市也便自然形成了。
1.“市”与产业布局
新商业格局的产生,不仅形成了沿街店铺与街道空间组成的街市,也形成了汴河沿岸的河市,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画面重点表现的虹桥之市。图中不同的街市展示了不同的市井风貌。河流除了交通运输货物之外的功能,便是河水景观的作用,尤其《清明上河图》的描绘,汴河上货船首尾相连,满载货物,岸边商铺林立,商人、百姓畅饮聊天。而说到桥的第一作用便是交通,其次是休息观景,最后是人群聚集之地。图中,虹桥周边景象是画面的高潮,桥上既有各种浮屋、伞棚、地摊,进行着买卖活动;还有许多聚集在桥上观看河中行船的百姓,也有行色匆匆的行人,又构成一副生动的虹桥市井场景。
图中街市内分布着各种不同属性的产业,并有相对集中之势,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店铺的数量以及规模也随着城门到城郊逐渐减少和变小。
2.“肆”的空间形态
根据经营性质的不同,笔者将图中的“肆”分别划分为:酒店、饮食店、邸店和售卖店来分析(表1)。
宋代酒店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购买官方酿酒权力的正店,一类是只能通过正店买酒零售的脚店。虽层次与规模较有差距,但在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准入性和标志性的特点。饮食店在图中所占比重颇大,虽不如酒店豪华,但其所面对的消费对象多为普通百姓,所以对街道完全开放,增加了行为的可达性。售卖店铺的空间特点明显,有像肉铺这样的开放式布局的,也有像王家罗明疋帛铺这样柜台式布局的。宋代的的生产方式逐渐多元化,娱乐方式也变得多重,所以当时的市肆场景是十分繁盛的。
3.侵街现象
随着唐代封闭集中的市坊制度的改革,最明显的变化便是侵街现象的产生。可以从图中看到,街道两旁的建筑大都开口向外,具有非常强的外向性。
中国传统的民居空间主要以院落式或天井式为布局方式,一般都不会让室内直接暴露于公众视野中,必须要经过私有的院落才能看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建筑也如此,从图中就可以根据开放性来判断是否属于民居,相对的沿街店铺大都直接面对街道开放,更便于贸易交流。市肆空间与民居空间交叉存在于街市,民居空间的私密肆空间的开放构成鲜明对比,形成了特色的街道景观。
店铺的的开放程度扩大以后,市肆空间与居住空间也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即一种“前店后寝”的格局。如图中的“赵太丞家医药铺”,前面的门屋作为问诊病患的开放空间,内部则由此相隔,形成封闭与私密的空间。在图中此种空间也多次出现,可以看到多处店铺招牌写有“家”字,如“杨家应病”等。这个“家”字便暗含有商住两用之意。
而在个别的民居空间与其沿街处店铺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图中的“刘家上色沉檀香”店铺的屋顶与后方民居的屋顶相连,可以推测其可能为了沿街买卖而进行了扩建。“十千脚店”附近的居住院落密集交错,从图中看到这个空间改造出了两个入口,分为两个空间。为了取得沿街的商业空间,出现了几种不同适应商业街道的处理方式,但都反映了当时的居住空间与市肆空间需求导致城市肌理的生长变化。
从市肆空间不断对街道的侵占的过程,导致街道空间肌理的不断变化,说明了中国传统街道空间具有很强的弹性。北宋东京的街道一般宽度为20~30m之间,较宽的也在40~50m之间,再加上侵街现象严重,变得更加窄,沿街建筑的高度也比较低,道宽与建筑的比值达到了1.1—2.4之间,塑造了一种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的生活面貌与街道场景,以及街市空间的布局。街市的产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街道式的空间。它使人与人,人与环境达到了新的融合,形成一个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整体。
[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刘涤宇.历代《清明上河图》:城市与建筑[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4]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田银生.走向开放的城市:宋代东京街市研究[M].三联书店,2011.
[6]陈诏.解读《清明上河图》[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谭刚毅.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和商业建筑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03.
[8]撒莹,严国泰.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街市图示语言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