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编创随意性对舞蹈剧目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4-05-04

廖 珩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210000)

浅谈编创随意性对舞蹈剧目教学的影响

廖 珩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210000)

本文以朴素的唯物论认为“艺术范本需要文化依据和考证”为论点,针对当代舞蹈创作中编创随意性这一问题展开批判与论述,并直指这一问题对舞蹈剧目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旨在呼吁当代舞蹈工作者重视艺术基础理论的学习,用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出发,不断思考与反复认识舞蹈创作的本质问题。

编创随意性;舞蹈剧目教学;“席勒式”;“莎士比亚化”

朴素的唯物论认为艺术范本需要文化依据和考证。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从现实出发。然而当前中国舞蹈创作在产量多、推新快的趋势下,也暴露出大量作品内容空泛、缺乏主题的问题,有些作品甚至只以满足编导个人在艺术上的臆想为目的,缺乏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基本尊重。显然这是一种具有“席勒式”1倾向的创作,对于这样的作品不应让其成为学生摹习舞蹈的对象,更不能承担舞蹈剧目教学对学生表演能力进行综合提升的重任,否则在审美意识的建立以及舞蹈身体文化的解读等方面,都将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一、 编创随意性的表现、原因及后果

1.编创随意性的具体表现

很多舞蹈编导在艺术创作上都显示出较强的随意性,他们多是从兴趣出发,通过即兴的灵感创作方式来进行艺术生产。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所谓“无意识”是指编导自身没有对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意识,没有对艺术范本需要文化依据与考证的意识,没有对从现实塑造人物要求的意识,也没有对作品应包含深刻主题这一目标的意识。他们过分享受着舞蹈即兴性特征给舞蹈编创所带来的乐趣,紧紧抓住自己头脑中瞬间闪现的灵感火花、一路顺着感觉走,直至自己心满意足或思维枯竭才结束。没有对现实的考究也就没有了对编创的限制与禁忌,编导尽情地抒发着自我、把个人对艺术成立的、不成立的幻想与设计一股脑儿地灌注到作品中,比如用闽南民歌编排山东秧歌舞蹈,这种忽视地域文化差异的编创随意性导致舞蹈作品成为“将个人思想变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随意想象的故事、随意发展的动作、随意运用的道具、随意刻画的人物,编导以抽象的想象代替客观现实,使得舞蹈最终失去了表现生活本质与规律的能力、失去了对文化的承载与凝聚,失去了观众所期待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与之相对的“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编创随意性产生的原因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社会众多因素合力造成的,而笔者认为起直接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编导的个人能力。舞蹈编导中部分人原本思想意识、文化底蕴、专业素质水平就有限,加之日常工作繁忙,不重视继续学习,较少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创作没有源泉,作品表现苍白无力。

(2)创作准备与时间不充分。一大部分舞蹈剧目创作是以参赛为目的产生的,从选题到成型都属于速成,没有经过充足的酝酿与思考。此外,为了保证参赛剧目能够获奖,各单位争相聘请少数有名望、有成果的热门编导,而这些人往往身兼数职,社会活动多,很难保证充足的创作时间和精力。

(3)环境的影响。部分舞蹈作品缺乏生活、没有深度,仅凭演员高超的技艺、炫目的舞美、独特的形式等单方面原因,在社会上受到热捧,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审美导向,助长了编创随意性的风气产生。

总之,创作不以客观实在为基础,不以塑造具有时代内涵的现实作品为目的,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作保障,没有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基本态度,单纯地追求个人观念在舞蹈中的显现,急功近利,必然会导致创编随意性的产生。

3.编创随意性带来的后果

这种单纯以个人欲望作为动机的创作方式使舞蹈厚重的文化底蕴变为薄薄一张纸,随着舞蹈跳完这一页就翻过去了。编创随意性忽视了现实的存在,忽略了考究的重要意义,把表演、教学或创作都变成个人欲望占主流的行为,从而把舞蹈对生命、生活、时代歌颂的宏大主题演变为当代个体观念的传声筒,长此以往将导致编导个人素质浅薄、教学内容空洞、舞者对文化主题的轻视以及舞蹈文化内涵缺失的严重后果。

二、 编创随意性对舞蹈剧目教学的影响

从事剧目创作的编导大都具有双重身份,即同时也是剧目排练教师,编导与教师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相等同,因此不论是作品本身还是编导(排练教师)都有可能对舞蹈教学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1.作品的影响

编创随意性不以现实主义为根本、较自由、较随性,致使舞蹈作品成为编导个人的“一时玩味之作”,作品没有深度、没有内涵,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文化的考证,更不具备培养舞蹈人才的功能与传承文化的资格。在这种作品影响下,会使得人们逐渐养成一种陋习——不去对历史背景、相关文化进行了解,不对具有代表性、风格突出的舞蹈动作深挖细究,一味追求个性,突出个人表现,从而最终彻底忽略了舞蹈作品应有的深刻主题与文化内涵。

2.对学生的影响

在一部舞蹈作品的排练过程中,从学习动作到反复排演、从交流到反馈,排练教师对学生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通过一部作品的合作可以促成学生一生的表演成就,如:张继刚编导的《一个扭秧歌的人》与优秀舞蹈家于晓雪,就成为了一段导演、作品与演员互相成就的舞坛佳话。试想编导(排练教师)每日以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结果势必造就一个或一批同样以“想当然”方式进行表演的学生。他们不发问、不考究,只是一味去贴合编导个人意愿下的舞蹈风格与表演形式,没有对作品内涵的体悟,沦为舞蹈的机器。

3.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影响

舞蹈剧目排练教师是传播舞蹈文化的重要桥梁,他不仅是传授舞蹈动作的导师,更是舞蹈文化的传播者,作为如此重要的角色,教师绝不能随性而为。例如当前一些年轻教师没有采风经历,又没有对所授课程的历史文化背景做足功课,在教学中就动作论动作,或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与浅薄有限的生活经验去“解释”那些有故事、有历史的舞蹈动作。还有一些舞蹈教师将编教材与编舞混为一谈,违背了教学的科学规律。假若这样的教材被沿用下去或学生承继了老师错误的教学方法,那么必将导致舞蹈教学的恶性循环,进而从整体上影响舞蹈教育的长远发展。

因此,教师对于舞蹈排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慎重考究,既要避免选择粗制滥造的作品作为学生的学习剧目,又要避免采用过分随意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舞蹈剧目课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从单纯的看重舞蹈动作与技巧的训练价值,提升到看重舞蹈作品的主题意义与文化涵义。

注释:

1.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于1895年4月19日、5月18日在写信给斐迪南•拉萨尔评论了他的历史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在这两封信中不约而同地提出来了“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概念。

“席勒式”——将个人思想变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莎士比亚化”——用现实塑造人物作品应具有时代内涵。艺术创作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得来的。

刘建著.《舞蹈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教材,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