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设计教育提倡工匠精神

时间:2024-05-04

张 菊 (四川美术学院 404100)

设计教育提倡工匠精神

张菊(四川美术学院404100)

设计教育如何做到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对于手工艺人来讲技艺相通,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技艺可日益精进。而大工业时期的职业分工导致设计与制造分离,统一则成了需要平衡的问题,不仅西方设计教育经历了像包豪斯、乌尔姆这样的历史阶段,中国的设计教育同样也因此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加之从美术学科独立出来的艺术设计,越来越拉近了与艺术的关系,而远离了与技术的关系,由于产品设计脱离了制造技术的支撑,使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以及精品品牌之路仍然步履蹒跚,本文试图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探讨培养能工巧匠的设计师不但没有过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多元化的教学背景下,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工匠;精神;设计;教育

一、 工匠精神的回归

20多年来,我国设计教育正处于一个不断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艺术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后,国内的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开始了“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由此而带来的学科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求大求全等一系列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深度不够,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存在严重脱节,设计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脱离实际的“理论设计”或“模拟式设计”的状态中,尤其是设计技能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实验室与设备,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设计大学的水平,也低于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设计大学的水平。

“重艺轻技”的现象在艺术类院校比较普遍,尤其严重的是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许多学生设计的作品想法很好,但很难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设计产品的工具和科技辅助手段也不够,手工工艺与国外的学生比差距较大。这不能不说是设计教育的观念使然。

现代设计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开始起步,教学面对工业化大生产,提出了“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口号。当然,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并不是一个已臻完美的成熟模式,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与历史条件下,设计教育究竟该怎样将技术与艺术的教育实现有机的“统一”,其教育模式并没有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包豪斯的“车间(作坊)”与“工厂学徒制”相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对于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地影响可谓深远,并进一步形成了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1比较而言,我们有理由提出培养工匠精神的设计教育对今天发展中的中国设计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工匠精神的回归不是回归到封闭的手工技艺传授,而是一种开放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二、“精工主义”思想的缺失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走出去的品牌依然寥寥无几。前些年,面对“非中国制造”的讨论,在中国设计界表现出普遍的失语。“NOT MADE IN CHINA”,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把中国制造的产品,归入到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落后的行列;二是使人联想到中国产品的质量低下,甚至粗制滥造。“非中国制造”显然是要把中国制造的产品排斥在品质优良的产品之外,引导消费者拒绝购买中国产品。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已经发展三十多年了,可中国产品仍然因为缺少设计含量而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排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设计教育的反思。2

美国、日本、欧洲的工艺极尽完美、精湛,都是内部精工主义精神的外在呈现。法国奢侈品、德国汽车、日本电器、美国电影等各国的精品代表,这些精品制作工艺追求精细,精益求精,甚至无可挑剔。骨子里都渗透着一种精工主义精神,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力求完美,它们实际上也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文化。

对于世界级的品牌产品而言,无不体现出精工精致的设计思想。如果说中国缺乏世界级的品牌,原因之一就是技术教育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长期缺失,这可以说是在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多年来,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导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虽然我们可以说在学校不可能培养出设计大师,但如何培养具备大师潜质的学生却是可以展望的。

三、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流于形式

中国的现代设计及设计教育源于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这种“引进”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教育体系和经济制度的深层,而只是浮在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比较一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3

设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尤其是产品设计专业,不可能只向学生讲解如何设计,而没有如何制造的课程。如果我们的设计还停留在实践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上,那将会与世界高水平设计拉开更大的差距。

“产品设计的创新不是存在于想象和概念中,而是一种在创意基础上运用工艺技术的造物活动。”4设计教育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当人怀着工匠之心做事时,出来的产品会融入创作者的人格魅力。这不仅是传统的工匠,也是当代的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

四、培养知行合一的专业设计人才

在国外,设计教育受包豪斯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大多是在车间里进行,在日本称为“工房”,培养的是既有先进的设计理念,更有手工制作的匠人精神,即使是空间设计,甚至机能设计等专业同样需要用手工完成作业,教学偏重于作坊式的手工技艺传授。比如空间设计,要求学生自己用木工工艺来完成传统的和式住宅,染织设计也是自己在织机上编织,甚至字体也要自己书写,以此体会日本汉字水墨手法与简约空灵的意境之美;美术字体笔画的粗细变化、方圆曲直、空间编排等,将字体设计推至另一至高境界,从而表达出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此寻求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关系。

以前说到能工巧匠,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现在我们再提什么八级钳工、焊工之类的都觉得与今天的设计师没有关系,更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做工匠了。因此,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不容乐观,不少院校又开始寻求精英教育的发展模式,比如“拔尖人才”计划的实施,导师工作室制等,以便积聚

教学资源来培养10%不等的专业比较突出的学生。但这毕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其重点只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取加餐的方式来增加学习的内容,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设计与制造的紧密关系。

五、跨学科设计教育模式的思考

中国设计教育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职业化分工,一般分为工科模式与艺术模式来培养设计师,即便是工科院校招收设计专业的本科生,也依然享受艺术类招生,文化课成绩偏低的条件下招收的,且大多数的培养目标与艺术类院校很接近。工学学科与艺术学科在不同的院校培养,即便是在同一个院校,也是各自为阵,并未体现技术与艺术统一的交叉学科属性,这一直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短板,因而提出设计的跨学科教育成为一种共识。人们已意识到,大一统的设计教育显然不符合社会对设计人才多方面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近年来越来越被各大院校所认识和践行。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从包豪斯以来,欧美、日韩的设计教育十分重视手工的实践性教学呢,因为手工劳动所培养的学生所要解决的是脑与手的统一,做事的匠心独运,躬身行力。这点德国和日本的设计教育都秉承了本国历史上手工匠人的传统,却又在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并且很善于利用最先进的机器和工具来保证它的竞争力,同时拓展了新的手工职业范围,5以此寻求手工精做与大工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品,仍然可以看出精工精致的职业追求,也包括了技术与艺术始终不曾脱离设计师的整体思考。

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认为:“成就一个民族精品品牌,至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文化精粹的传承;第二,精工主义精神;第三,创造精品的人才。”6这不能不说是企业界,或者说产品市场对设计人才的期待。

结语

中国要想从制造走向创造,先从教育做起,没有精工精致的制造业,创造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设计教育并非只是解决构思与图纸设计的问题,只有坚持与制作技术的统一才能使设计的根基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知行统一的工匠精神同样也应该贯彻于设计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技艺相通的人才培养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为完整的诠释。

注释:

1.王受之.《设计教育批判》.新浪网:博客文章,2008.1.

2.李其亮.“非中国制造”背后的中国设计缺失[J].美术观察,2006(06):24-25.

3.骆军卫.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J].科学教育家,2009(2):89.

4.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出版社,2009.2:4.

5.胡平.艺匠之美[M].澳门文星出版社,2003.10:101.

6.李厚霖.《中国精品品牌之路还有多远?》.搜狐网:博客文章,201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