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分析——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

时间:2024-05-04

赵 阳 (洛阳理工学院 471000)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分析——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

赵阳(洛阳理工学院471000)

当下高校舞蹈理论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学生对舞蹈理论课的认知程度是提高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人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结合自身在舞蹈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

一、简述舞蹈理论课

舞蹈理论课是高校舞蹈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作品赏析、舞蹈生理学等。目前随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高校的进一步确立与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使得专业理论知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相对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舞蹈学科,专业理论教学也日益成为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我国舞蹈专业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进一步扩展,理论教学逐渐在高校专本科舞蹈专业培养中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舞蹈理论课也已成为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 理论课实施现状及原因

(一)普通高校舞蹈理论课实施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舞蹈理论课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易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脱离

在舞蹈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在舞蹈理论课上却略显逊色,比如在技能课上熟练掌握的动作,在理论课上却说不清它的动作原理,或者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对应、相联系。

(二)相关原因

1.精力有限

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舞蹈技能课的比重相对高于舞蹈理论课,即舞蹈学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技能训练上,因而身体和精神都较为疲惫,面对枯燥单一的理论课堂,难免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不够重视

当下,舞蹈人并未完全摆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标识,对理论知识的忽视也的确存在于舞蹈学生之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一种观点,专业技能就是一切,而理论知识可有可无。且这种观念并非个别现象。

3.教师引导

部分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而对舞蹈理论课降低要求,导致学生“重技术、轻理论”观念的滋生。

(三)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

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兼有教育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舞蹈表演专业属于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下的音乐舞蹈系。近几年来舞蹈专业主要为专科,每届设有两个班,每班20-30人左右。

该校舞蹈理论课主要有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生理学、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等。由于本人主要担任《中外舞蹈史》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以下就以这门课为例,分析该校舞蹈理论课的实施现状。

《中外舞蹈史》这门课属于舞蹈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分为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蹈史两部分,在两个学期分别讲授。本人对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每节课精心制作课件,并采取课前复习、边讲边提问、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在最初的第一个学期,本人发现完全按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出现教材忘带、上课睡觉、课后作业不认真、课前提问效果差等不良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都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上述所有不良现象的背后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学生对舞蹈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两方面的,从学生角度来说,专科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舞蹈理论知识较匮乏,对舞蹈理论课本身的认知模糊不清,某种程度上而言,理论课并不能称之为专业课,换句话说,专业课就等同于专业技能课,这种观念就必然影响学生对舞蹈理论课的重视和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教学模式单一等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忽视舞蹈理论课的重要原因。

三、相关对策

本人根据洛阳理工学院舞蹈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高校舞蹈理论课教学现状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应对方法和建议: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诸如制作精美生动、图片丰富的课件、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影像资料等,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视听觉体验中,更进一步地理解教学内容,加深知识记忆。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还经常播放一些学生在课下难以找到的相关影像资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多媒体设备为辅助手段,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难以实现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尤其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基础较薄弱的现状以及日常技能训练的疲惫感,极易造成他们对理论课缺乏积极性的现象。由此,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

本人针对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匮乏,经过反复思考以及与其他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沟通,试行了一种非传统的教学形式。仍以《中外舞蹈史》为例,上学期的《中国舞蹈史》部分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以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下学期的《外国舞蹈史》前前半部分按传统教学,后半部分以学生为授课主体。具体实施办法如下: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节课由一个小分组负责讲授教材中的一小节内容。每组学生做好分工,按照备课、制作PPT、上台讲课、课堂提问等环节进行一次完整教学。教师在学生讲课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评价与补充,并记录为平时成绩。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知识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学生在起初的适应阶段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

(三)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理论课与技能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许多舞蹈专业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技能与理论相脱离。即在技能课上学习的动作原理与理论知识联系不上,或是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无法与日常技能训练相对应。所以,理论课教师应善于将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即善于将理论课上的相关原理或现象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技能训练内容,并在适当的机会进行简单的现场示范,也可以请学生进行技能诠释。将理论与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丰富理论课的生动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结语

当下,学生对舞蹈理论课的认知程度是提高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做好相应的教育与管理,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当下前沿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材料储备,精通技能与理论,将理论与技能全面而深入地联系,不断地创新与反思,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赵阳,女,回族,河南省开封市人,硕士,助教,现为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舞蹈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