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姚 麟 (大连艺术学院 116000)
美化黑帮还是还原真相
——浅析电影《教父》中维多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
姚 麟 (大连艺术学院 116000)
电影《教父》作为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性作品,一直以来被誉为黑帮电影的典范。而究其小说原著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通俗文学。1971年,时年32岁的导演科波拉将《教父》搬上大银幕的同时也将这一畅销小说打造成了影史上难能可贵的经典。从文本到影像,电影的创作者们完成了一次经典的二度创作,而这其中当属对人物形象的再塑造尤为精彩。本文就尝试从人物形象塑造技巧的角度,解读电影《教父》中维多·科里昂这一人物的艺术魅力。
《教父》;人物形象塑造;文学改编
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再是对某部特定艺术作品的赞美,而是成为了人们对经典作品的评判标志时,对于电影《教父》的多元化解读便已然开始。今天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电影本体论乃至符号学的角度去阐述这部优秀的电影,而是从更广泛的历史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中寻找证据去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证明这部作品的伟大。这部影片就像是一座永远不会枯竭的宝藏,人们在不同的时间(解读作品的时代背景),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作品的手段)都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珍宝(对于作品的解码和认知)。本文就尝试从文学原著到电影改编这一角度去探究这部件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众所周知,《教父》三部曲的主要情节,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畅销小说。而这部成就了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的小说原著,在出版伊始却是以通俗文学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对黑帮生活的直面展示,看到了议员、律师、警察局长与强盗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看到了比比皆是的粗口、黑话、具有色情意味的玩笑……小说虽然无情的揭下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那件富丽堂皇的遮羞布,进而直面展现了美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与弊病,但对罪恶本身并没有深入的剖析甚至连批判的意味也显得有些可有可无。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显得过于简单和符号化。小说原著中的人物皆是约翰·福尔斯在《小数面面观》中所谓的扁形人物,却少人物性格的维度和深度。然而科波拉的电影改变了这一切,当小说《教父》里的情节被搬上大银幕,原著身上的通俗气质与商业味道通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文关怀的光环是经典影片的桂冠。而小说中原本脸谱化严重的人物形象也纷纷变得丰满立体起来。这份改变来自于科波拉才华横溢的创作,更归功于从文本到影像的二度创作。而电影《教父》取得当年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也恰是对这份成功改编的最好褒奖。
维多·科里昂是小说和电影第一部中的主人公,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位地下国王而展开的。在小说原著中,马里奥·普佐将维多·科里昂塑造成了一位典型的,有着古典主义情结的草莽英雄,他时而温柔可靠时而冷酷无情。这不由得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困惑和缺失,使我们难以对维多的性格真想进行描述,而由于原著的通俗文学属性也使得这个人物身上的人情味淡薄了许多,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便是性格广度上的缺失。小说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他把小包拿到厨房打开一看,是五支擦了油的枪。他把枪放在他卧室的壁橱里,看有什么动静。后来他得知克莱门扎被警察抓去了。维托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这件事,当然罗,他那个给吓坏了的老婆即使在闲谈中也不敢信口开河地乱说,深怕害她的丈夫去坐牢。”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维多的妻子得知丈夫帮别人藏匿枪支,并为此担惊受怕。进而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维多并没有向妻子隐瞒这一危险的举动。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原著中所展现的维多的性格层面,他虽然竭尽所能的让家人置身事外但在某些细枝末节上还是显得有些“粗心大意”。这也造成了人们对这一人物认知上的某种“偏见”,进而影响了我们对这一人物的判断。但在科波拉的电影剧本里,他通过一个不易察觉但却很有说服力的小细节扭转了人们对这个人物的态度,进而也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层面。
在《教父》第二部50分17秒处,我们看到了对小说中替克莱门扎藏匿枪支的段落。在这一场景中我们先是看到了妻子对丈夫工作是否顺心的询问,而维多的回答则是摇着头说:“别提它了”。这一句简单的台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担当不愿在家人面前提及生活艰难的丈夫形象。紧接着克莱门扎急切的敲开了维多家的窗户不由分说的把一包手枪(天大的麻烦)扔给了他。他并没有急着打开布包,透过卫生间敞开着的门他看到了妻子关切担忧的神色,于是维多缓缓的关上了卫生间的门,把自己和天大的麻烦留在里面,把妻子和家的温暖留在外面......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中的维多心思更为缜密,对妻子和家庭的关爱也更表露无遗。而这一切仅仅是通过两个很小的细节加以完成。
在《教父》第二部的50分45秒处,科波拉高明的利用了观众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征,在影片第一次展现成年后的维多的场景中即设计了一个展现维多那与生俱来的狠决和胆大的性格特征。好友阿班丹杜邀维多去小剧场看演出,并计划带心仪的女演员一同吃夜宵。然而法努其的意外出现却破坏了这场意大利年轻移民间的浪漫约会。表面上看,法努其在剧场的里的第一次亮相是为了展现这个所谓的黑帮人物对当地百姓的震慑力,实际上这出戏的真正主角是在一边冷眼旁观的维多,当维多和好友目睹了法努其的“暴行”之后,二人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状态,后者虽然心系被威胁的女孩但懦弱的他选择落荒而逃,前者则是“饶有兴趣”的观望着。罗伯特·德尼罗在这个场景中的表演极为精彩,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神色隐藏在阴影之中,我们很难判断这一刻的维多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是愤恨、困惑、抑或是别样的“羡慕”?这一原著中并不存在的场景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想象,而当日后维多成长为令人尊敬的“教父”的时候,这段关于他年轻时的小插曲则更是显得别有意味。正如美国著名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在他的著作《故事》中所说:“人物和情节的重要性并不矛盾,人物即是情节,情节就是人物。”
电影《教父》中导演科波拉则为了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具有性格维度,也更真实更动人的“教父”形象。相较于小说文本,电影中的维多更有人情味,也更热爱他的家人,他在影片中的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为也都有充分的心里动机加以支撑。总而言之,相较于文本影像中的维多·科里昂是一个更加真实可信的人物。究其原因便是科波拉给予了人物的行动以合理而充分的理由,他对小说原有情节的电影化展现以及充满想象力的二度创作都极大的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维度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更为有血有肉,更为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而这个人物所应当承载的社会意义和人物本身的悲剧性也随着人物形象的立体而被挖掘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影《教父》对于维多·科里昂这一人物的塑造并非是对于黑帮人物的美化,而不过是对人物性格真相的还原而已。
姚麟,大连艺术学院,讲师,影视剧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