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疯狂动物城》:完美的角色造型与角色塑造

时间:2024-05-04

蒋文雯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210046)

《疯狂动物城》:完美的角色造型与角色塑造

蒋文雯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210046)

本文通过对《疯狂动物城》中动画角色造型与角色塑造设计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及案例分析,通过对于角色选取、角色头部造型设计与服饰设计等多个方面研究角色造型的确立与设计;从新技术研发、道具的合理使用、以及配音的技巧三方面研究《疯狂动物城》中,角色塑造逼真感的展现。这些对于动画电影准确塑造、情节的推动、主题的解释,有着最为基础的作用。并且,汲取其中的优点,为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团队提出启示策略。

疯狂动物城;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塑造

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一般是指设计师对动画电影中所有的角色,以剧本为依据,对其身份、性格、职业等一系列社会属性,进行服饰的搭配等创作。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电影制作前期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其重要性贯穿于整部动画电影的制作中。

近来,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风靡全球,在豆瓣上坐拥9.4的超高评分,获得了非常高的口碑。这部由600名员工耗时五年内精心制作完成的电影,除精彩故事、 “乌托邦”式的政治理念以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更是精妙绝伦。本文试从多角度入手,剖析这部动画成功背后,角色造型设计的精彩之处。

一、《疯狂动物城》中完美的角色造型设计

角色造型的设计与电影叙事关系非常重要,在《叙事学导论》一书中也指出“在叙事作品中,在人物结构和叙事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和感受,并在叙事时空中塑造出完整的角色,这种塑造包括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具体可通过对形象、服饰、表情的描绘等来间接表现角色的性格,而这些观点在动画电影中同样适用。”

(一)角色的选取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设计师设定角色的基础形象时,必须以故事提纲为基础依据,明确我们的设计目的。《疯狂动物城》的导演组为了深层次地斟酌,探究角色的社会属性背后应有哪种类型的动物来扮演,亲自去非洲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观察动物的特性。在考察前,设计师原本把数量较多的牛羚设定为商人,但是经过深层挖掘,发现牛羚智商并不高明,所以改变了原始的设计,把它改为普通的居民,如图1。非洲水牛记忆力很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忘记,而是容易记仇,所以这种强悍的动物当了局长,并且对之后牛局长对于朱迪的“记仇”有着情节性的决定作用。这些特性变成了我们运用在电影中的观点,帮助我们厘清片中的角色该由什么动物担任而成,从而进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

(二)角色的形态设计为影片增添亮点

动画造型的优势在于设计上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将想象变为现实,塑造现实之外的生命和空间。通过设计师的描绘,动画角色的形态可以与现实大小的比例失调、可以把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重构、拼接、甚至可以更换角色的骨架与材质。

在角色的形态设计中,《疯狂动物城》与其他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的设计师还原了真实世界中动物的比例,如一个长颈鹿的角色是95只老鼠的高度,这样在画面中,当各种身体大小不同的动物聚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画面的违和感,显得非常的突兀,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整部动画片的成品效果打破了所有常规,让这种动画风格别具风格,成为了影片最大的亮点。

此外,由于影片中同一物种还将会有多个角色,因此,在做基础形态设计时,除了考虑该角色自身的社会属性外,还需要将角色互相的性格差别体现出来,增加他们各自的辨识度。同样身为狐狸的捷克,参考了跟尼克形象差别较大的阔耳狐,拥有体型更加娇小、外观更加可爱的特点。他与主角尼克从外形上形成了强烈对比,增添了观众对于了解他们性格的的好奇点。但是又以与外形差异巨大的粗狂的声音与狡猾性格来找到他与尼克的关联性,成为影片中一大亮点。

(三)头部造型设计为角色的本质特征服务

角色头部设计包含了对发型、五官、脸型等的设计。通过对于头部的设计,如面部的形状、大小、胖瘦等,依据角色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可以塑造出角色的年龄、性格、社会背景特征等。

1.发型设计

通过角色的发型设计,可以向观众传递出角色的职业、性格等特点。树懒的头发看上去非常的中规中矩,头发被整齐的梳在两边,看上去非常的柔顺、干净、整洁、清爽,符合他公务员的职业地位。与之相反,牦牛的却有一头浓密厚实的头发,周围还时不时的围着一群苍蝇,看上去非常的凌乱、邋遢、肮脏,仅用一头乱糟糟的发型就能把牦牛倡导自然主义的理念,刻画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形象,如图2。

2.五官与表情设计

除了对发型细致入微的极致表现外,拟人化的面部五官设计,丝毫没有让人出戏,始终让观众在导演建立的动物世界观价值观中,体会到影片传达的成人化的主题思想。表情从属于面部五官造型,它可以很好的传达角色喜怒哀乐的情绪。人的表情是由面部大大小小约几十块表情肌,这些表情肌通过收缩从而牵动皮肤产现成千上万种表情。与真人表情相比,动画表情具有更夸张、更容易塑造的优势。迪斯尼在制作角色的表情时,从写生真人对象的面部表情结构出发,重视短暂而过的表情细节,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状态,并且把捕捉到的微表情与动物角色相结合,反复的调整每一寸面部细块,造就了影片中动物戏剧化的表情。不仅让动画角色从表情中展现自身的性格,而且还通过表情,让观众感受到它的情绪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使得导演与观众在各自心中构建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静谧链接,让角色更加多维立体。

(四)服饰设计突出角色的处境,让电影内容戏剧化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服饰,兔朱迪的交通警装、警察装、买萝卜的休闲装,这无一例外地展现了角色所属故事桥段的情境。羊咩咩在电影刚开始时,作为副市长一直被狮子市长的权威所压制,穿着过气的藏青色呢绒大衣,配着土气的灰色花纹棉麻长裙的她,显得非常老土、过时、却又平易近人。而到故事发展到尾部时,她晋升为市长,手握大权,她的穿着打扮也与之前也大有不同,高贵的黑色紧身套装让羊市长看上去非常的老练、却又高冷,反衬出她就是把“食肉动物野蛮化”幕后的真凶,加大了电影内容的戏剧化,如图3。

二、《疯狂动物城》中角色塑造逼真感的展现策略

在动画电影中,提高动画角色塑造上的真实感和细腻感,不仅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的圆满,完整,增强观者对角色的喜爱,而且可以拉近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画面的带入感,让观众感觉触手可及、身临其境。

《疯狂动物城》制作团队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手段,通过研发新的制作软件、强调角色的声音等方法,让角色塑造的更具有逼真感。

(一)积极研发有关角色造型的新技术

《疯狂动物城》能创造出如此多优秀的动画角色,技术这两个字是绕不开的。关于角色的塑造,角色的头发的卷曲和毛发的数量,角色身上衣服的布料,甚至是角色身上的反光,都是通过开发新的软件、新技术的研发才得以实现。

在角色塑造方面,最大的困难则对于是动物毛发的视觉实现。在《疯狂动物城》中,主角兔子和狐狸身上有250万根毛发,长颈鹿更是920万根,除了物理计算以外,光是静态的毛发设计就任重而道远。因此,《疯狂动物城》团队用超级敬业的态度开发改进了iGroom软件,通过调整“虚拟层”的厚度来表现出毛发的“浓密感”,并且把各种动物毛发的粗、细、软、硬的特点通过荧屏完美呈现,让这成千上万只动物像是真实的、会呼吸、触手可及的。

(二)强调角色声音的生命力

声音便是动画电影中的演员,这里的声音不仅仅是指角色的语言,还有角色语言之外的声音,包括音色的质感、发声的急缓,还包括角色动作发出的声音等等。一个角色拥有怎样的音质、语调、语速,对于角色的塑造十分重要,虽然这些表现与角色性格息息相关,却是直接体现在角色的整体造型之上。由此,结合着角色的性格,声音也能塑造出不同的角色。

特别是动画电影中的各种想象类的角色,甚至都不会说话,但都会通过一定的声音来表现角色间的对白,塑造出角色的特色。在《疯狂动物城》中印象最令人深刻的,是阔耳狐粗狂厚重的声音,与它可爱娇小的外形的形成了逆天的反差,也塑造出了捷克并非外表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他有着诡计多端、狡黠的性格,成为电影中的一大亮点。声音的塑造对于赋予角色生命力显得尤为重要,声音也是动画角色生命力的最好体现,侧面体现出让角色更加生动逼真。

三、《疯狂动物城》动画对中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启示

(一)加强研发实现角色多种造型的新技术

技术是实现任何创新与想象的一条必经之路,在一部动画电影的创作初期,遇到不能达成的想象效果时,就应当试图研发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在国内,一般形象设计受技术所牵制,技术程度决定着最后角色的造型效果,很少会为了角色创作本身而试图革新技术。相反,在美国动画电影公司,其中一位技术导演无奈地表示:“每个项目的设计师,对于角色设定完全是异想天开,根本不顾忌技术的可行性”,因此,每当技术部门拿到设定稿时,都需要搅破脑汁,竭尽全力的研发新技术,来实现当初所设定的角色状态,这也正是我国动画技术部门所欠缺的“学习精神”。在如此复杂的动画电影创作中,坚持对角色的想象并大力开发相应的实现技术,将会成为提升中国动画电影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塑造出经典动画角色打下有利的基础。

(二)在花絮和短片中延续角色的塑造。

像正片一样重视动画电的花絮和短片,是继续塑造角色的一种有效方式。这里的花絮和短片包括动画电影的片头片尾、宣传片、系列短片等,这些影视作品都是增加动画角色生命力的重要部分,因为,动画角色在电影里的表现只是角色的一部分,动画角色还承载着影片幕后和影片之外的更多信息,这使原有的动画电影显得更加丰满,电影中的动画角色更加生动。在中国动画电影的系列短片方面,《熊出没》系列动画已经开始有所重视,如2014 年在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奇兵》上映的同时,同时推出《熊出没之年货》《熊出没之过年》等50分钟左右的特别动画片,虽然都没有在电影院上映,但这一系列的连锁动画效应,在群众中反响不错。想要延续电影之外的角色塑造,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扩展角色的存在空间和影响范围,真正做到“源于生活”之后的“高于生活”,进而“影响生活”。

(三)重视和加强角色塑造中声音的作用

近年来,网络配音逐渐兴起,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组成团队,对经典的影视作品进行重新剪辑和声音再创造,夺得了网友过亿的点击率,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声音塑造角色的热情,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奉献着精彩的声音演出,并用模仿中的创意将配音文化推广至大众。皮克斯导演布拉德·伯德在为其创作的动画角色选择配音演员时解释说“伟大的声音能够带来伟大的动画”,专业配音演员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中国动画方面,《中国惊奇先生》在画面制作虽然略显粗糙,但在有趣的配音把动画的整体效果推高了一个层次,融入了许多类似东北话等特色性语调,让观众备受亲切。

我国动画片配音分为两种:专业性与明星性。专业的声优往往会研究剧本,揣摩角色,把自己幻想成角色本身来提高情感的投入度,以保证成品效果的质量。相反,一些动画电影经常会请明星作为声优,提高动画电影的卖座率与知名度,但是成果往往缺乏专业性。但是,不要单纯为了提高动画的商业价值而降低动画本身的质量水平,希望动画片的创作团队在配音演员的选择上还是以角色为主,重视和加强角色塑造中声音的作用,希望参与配音的明星也能认真塑造所配的角色,同时拥有向老一辈配音演员们学习那种语言表演的精神。

[1]海贝,吴冠英.装饰有度—关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审美思考[J].装饰,2014(12).

[2]张静.解读商业动画中动画角色造型的重要价值[J].电影文学,2014(07).

[3]孙立军,李捷.现代动画设计[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4]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韩月辉.商业动画影片角色造型设计[J].大众文艺,2013(23):192-193.

蒋文雯(1993.03-),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省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研究生,专业:信息艺术设计与教育,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导师范建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