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

时间:2024-05-04

王璐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011500)

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

王璐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011500)

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其又成为艺术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民间艺术作品想要得到保护、推广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在其传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通过论述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表现民间艺术与大众传播媒介融合后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大众传播媒介;民间艺术;艺术传播;影视作品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艺术传播是艺术接受以艺术作品、艺术活动自身的艺术属性和审美特性为核心对象和内容信息,借助物质媒介和技术的传播手段和传达方式,将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和信息表现和传播给艺术接受者,使艺术接受者完成艺术消费、审美、鉴赏、接受和反馈。艺术传播媒介是艺术传播的要素之一,是艺术传播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环节,具体指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工具和渠道。随着数字化时代懂得到来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成为适用范围广、传播效果强的一类艺术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传播媒介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使艺术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更具艺术魅力,满足观众的诉求。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改变着艺术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过程,借助媒介的传播力量有时会超越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因此,从艺术最终的接受角度考虑,利用更先进的、声画特性兼具的电视媒介所承载的综合形象艺术要比以想象为主的语言文字、书籍为媒介承载的文学形象艺术更具传播特性和传播效果。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将某种信息或观点同时传给公众的手段、工具、载体和渠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下的多种大众传播媒介使艺术传播得以更好的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储存,并可通过电子媒介以“图像化”的形式显示,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还成为了艺术本体的重要传播载体、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将艺术的传播主体和内容,多元化和数字化。

大众传播媒介下的艺术被带到了社会公共场域里,比如一些艺术本身具备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或多或少会在语言、城乡、文化审美、文化认同、种族方面具有差异性和陌生感,但当大众传播以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对艺术作品、符号、文化、活动和事件进行传播时,会使用更多符合大众接受和审美心理的语言和形式,并用符合媒介载体自身特征的方式和途径形象、生动地将传媒文本、艺术信息传递出去,这具有显著的公共性。这样的艺术传播中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艺术信息属于被“二度创造”过的艺术,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并非人际传播,也就使双方缺乏直接交流的过程,使艺术传播过程中现场性被减弱。

在艺术传播过程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性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对艺术作品和活动不论是前期的摄录,还是后期的剪辑、包装,都要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工具和手段传播出去,技术是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清晰度,是质量的体现,也是对原有艺术的尊重,技术基础之上的艺术传播会有更佳的效果,也会支持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迈进。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的影响

在工业信息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繁荣的商品社会里,民间艺术一方面在受到冲击、挑战和腐蚀,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催发出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此外,商品化还使民间艺术发生了变异,市场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民间艺术的活跃和复兴,但其在艺术传播过程中的乡土气息、民族特色也受到抹杀和丢失,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又处于了两难的境地,利弊兼容的民间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怎样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值得重视。

(一)大众传播媒介运用在民间艺术传播中的表现

为了挽救民间艺术渐行渐远的步伐,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就应使民间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有机融合于一起,包括现代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的重塑和挖掘,以民间艺术为审美内容和核心,与其它艺术形式进行有效融合,例如可以把民间艺术的文化元素设计到网络表情中;通过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声音、影像、画面等元素有机整合于一个互联的传播系统中,完成以民间艺术为内容基础,以电子书、动画片、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传播渠道、手段的多种艺术形式的制作和传播。如可以建立专门的皮影、戏曲、窗花民间艺术网站和民间艺术虚拟社区、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民间艺术播客等数字化传播媒介手段进行对民间艺术的传播,将民间艺术传播数字化。

在人类学纪录片中,民间艺术传播更加普遍和多样,如顾桃导演的纪录片《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中使鹿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以及《犴达罕》中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顾桃导演的镜头是一扇窗,我们可以透过那扇窗,借助纪录片的艺术传播,了解到更多具有深厚内涵的原生态民间艺术文化,我们看到了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这样的艺术传播,无论是从艺术的内容上,还是从传播艺术的方式上极具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有不少皮影动画电影的制作使皮影这种民间艺术得以传播,如《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渔童》《狐狸打猎人》《除夕的故事》《张飞审瓜》《南郭先生》中对于皮影形象的塑造都具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很精湛,传播中极富艺术表现力。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艺术传播效果的影响

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大众传播媒介运用,民间艺术传播的实现,主要包括民间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在大众传播介入之前,民间传播是主要的方式,民间艺术就被制作为文字、图像、音乐、影视等媒介文本符号,通过杂志、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泛传播,虽说大众传播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播上在某些方面有些逊色于那种口耳相传为主的民间传播方式,比如民间传播更具乡土气息、传者和受着之间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和情感、人性传承效果,但是大众传播毕竟进行的是大规模的信息和生产活动,其对艺术信息的复制和多次传播,以及大众传播自身拥有的传播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影响效果强等特征和优势不容忽视,人们的视眼被拓宽、猎奇心理被满足,这些有利于民间艺术的记录、保存、利用、推广、挖掘和更有效地传播、传承。

依靠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使民间艺术在传播表现方式上拥有新的载体和媒介,增加传播的内容量、丰富传播形式,更多的民间艺术得以便捷、广泛地传播。如前几年的电视春晚上一些老人表演的皮影舞蹈节目《俏夕阳》,对皮影民间艺术的传播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依靠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使得皮影戏在节目播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影视剧、综艺栏目的访谈和表演中多了不少关于皮影、皮影戏的历史、传承状况等文化艺术元素的介绍,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同类民间、民俗艺术的推广和传播。这种强大的影响效应是民俗文化单纯依靠口耳相传的传播与传承模式不能达到的。1

通过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播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充分运用,使民间艺术信息在传播中具备了速度快、范围广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说:“在瞬时信息的时代,时间 (按视觉和切分计量的时间) 和空间 (统一的、形象的和周边封闭的空间) 已不复存在。”2民间艺术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是有很多民间艺术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对它们的传播和推广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民间艺术传播时的文化侵略现象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以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力军进行的影视艺术传播中出现的民间艺术元素,其内核是中华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内容,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些民间艺术文化内容的传播,又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最明显的就是涉及民间艺术传播的影视中,常有文化侵略行为介入。

民间艺术符合本国受众的审美心理,较易被本国受众接受,加之影视媒介传播对民间艺术传播又有较强的传播效果,影视作品中民间艺术的传播是现代科技、文化、产业和现代受众等各种现代元素互相关联、推动、作用的一个过程,所以别国常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在对民间艺术传播时进行文化侵略。最常见的如美国通过自己的软实力对中国进行的民间文化艺术侵略,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就是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包装在具有美国价值观念、消费行为方式和理想信仰等思想和理念的影视作品中,传播和输出给中国受众,已然将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变为其文化输出的着眼点,将艺术传播利用为其文化侵略的重要途径。如:美国迪斯尼影片《花木兰》,就是改编自中国民间文学《木兰辞》,取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属于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在美国影视中进行了传播。但在传播中渗透的是美国的传播价值和行为方式,宣传美国的文化是重点和最终目的。

中国要想在民间艺术传播过程中减少被动局势,就要发展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可充分利用艺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拓宽艺术传播渠道,增强艺术传播表现力,通过技术水平提高艺术水准。此外,在艺术作品内容的传播上要有所创新,在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将我国的民间艺术本质的精神内涵核心表现出来。艺术传播者一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加强创新意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注意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和受众的审美心理相结合,走本土化、人文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艺术传播之路,从源头上重视起民间艺术传播的效果。

在对民间艺术作品、信息的传播和呈现中尽量做到还“民间艺术的本来面目”,无限靠近艺术的原汁原味,减少乡土气息的流失,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原生态的保护。民间艺术传播过程中要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为第一位,不可成为商业的附庸品。本国民间艺术文化在传播中,要加强对其内涵、精神、品质的保护和传承,它们是本国、本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发展的根,永葆这些可使民间艺术生命长青、价值倍增,由大众传播的媒介手段实现最终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注释:

1.孙云春,姚周辉.试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1-35.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1:180.

[1]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02:92-96.

[2]夏兆冬.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播的新思路[J].美与时代(上),2015,02:32-33.

[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李立.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段宇辉.艺术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王璐婷(1992.11-),女,河北省迁安市,主要研究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