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身份特征的再造:认同困惑与选择焦虑——电影《夜孔雀》马小林人物形象之读解

时间:2024-05-04

马小舒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300000)

身份特征的再造:认同困惑与选择焦虑
——电影《夜孔雀》马小林人物形象之读解

马小舒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300000)

电影《夜孔雀》讲述法国籍华裔长笛手埃尔莎从浪漫巴黎到锦绣成都的几段邂逅。埃尔莎先是在成都爱上丝绸研究员、吹箫高手马荣,后又在巴黎与马的兄弟、纹身师建民间产生情感。前者找到一种符合他理想的蚕——夜孔雀,后者把蝶化的夜孔雀永远铭刻在埃尔莎的肌肤上。此外电影中还出现一个极具隐喻色彩与性别身份模糊的戏剧式人物,马荣的儿子马小林。

这个人物的形象设置无论是在电影叙事层面还是在电影外的现世生活中都存在极大争议。含糊的符号化形象与影片中人物内心伦理选择的矛盾都造成观众在读解影片过程中混沌与困惑。本文将从研究两性关系问题入手,以跨越性别现象的研究为切入点,对马小林的人物形象进行读解,试图解码他在影片中的指代意义。

一、对性别框架两分结构的挑战:跨越性别现象

在研究两性关系问题时,有个介于两者间比较特殊的领域,而处于这个模糊地带的人群和文化也是研究中需攻克的重要环节。这个群体不完全属于男性或女性,但他们的存在却是对现存两性关系社会结构的挑战,也是绝大多数所谓“正常人”在研究和处理两性关系问题时不容忽视的视角。

“雌雄同体现象又被称为“第三性”现象,专指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一致者。易性(transsexual)作为诊断实体最早是由本杰明定义命名的。他的定义是:一个生理正常的人坚持对荷尔蒙和外科性别做出重新定义。换言之,易性者的定义就是一个人相信他(她)的真实性别被装在了一个对立性别的身体当中。”1

性别非规范论或中性论是跨性别现象在理论中的反应,认为人有可能表面为一种角色,但心里对另一种性别有着认同,所以区分了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定义。从社会文化角度讲,跨越性别身份者对西方文化中流行的性别框架造成很大的挑战。

二、《夜孔雀》中女性形象解读:身份特征再造后的俄狄浦斯情结

看过《夜孔雀》的观众对埃尔莎这条感情线索的读解多以其为中心,依她先后遇到的男性角色解释这个看似在影片中单一女性身份的情感寓意。

她先后遇到的三个男人,分别象征着她对其仰视、俯视和平视的关系。马荣是她情不自禁全心投入到刺痛的爱,马小林是她避风与情感小憩的港湾,而马建民是她安稳轻松的情感归宿。使她从只知道逃避哭泣的弱女子蜕变为懂得何为爱人与如何爱人的夜孔雀,逐步完成少女到成熟、懂爱女人的蜕变。

这是把她当作影片中绝对主角且是唯一女性角色进行审视的。但除埃尔莎这一女性形象外,影片中还暗藏一个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饰演旦角的马小林。而之前人们对埃尔莎感情线的读解也会因这一形象的出现而逻辑崩盘。

站在跨性别现象的角度看,电影中存在两个女性形象:刘亦菲扮演的埃尔莎与是余少群饰演的川剧团唱旦角的马小林。‘她们’的共同点是都爱着黎明饰演的成熟文艺老男人马荣且从一而终。植根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被表层的爱情线索隐藏,而这种情感在电影中通过马小林的人物形象隐晦的诠释出来。这样的爱是与生俱来没经过后天人为规劝和限制的,作为潜意识深埋藏于主人公内心深处。

影片中,马小林是一个有精神病前史的少年,发病于生母去世,但原因未知。后来他因看到父亲马荣和埃尔莎的恋情再次陷入癫狂状态。每次发病都和马荣有着亲密关系的女人有关。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可能会把这两次发病都归因于其潜意识里的俄狄浦斯情结:他虽然是母亲和马荣的儿子,但天生的男性身份让他有种对母亲与生俱来的依恋,以至于他对马荣父亲的身份存在认同上的障碍。所以母亲的死亡在象征意义上是造成他精神崩溃的根源。

但马小林的第二次发病却并不能单纯的归结为以上分析。他借打扫卫生的名义偷偷潜入埃尔莎的寝室,迷恋女士高跟鞋这个细节让他的身份和精神病因变得更复杂。其精神病因更多地是他对自己性别身份形不成认同或混淆所致。即他是一个生理性别上的男性、心理性别上的女性形象。这份隐藏的女性形象只有在他扮上花旦角色的时候才能得到他自身的心里认同。

戏中他是大家闺秀,常伴君王左右,戏外他是无法从戏中逃离女性身份而陷入焦虑的男性。他痴迷的不只是戏中角色,更是现实中对女性角色的贪恋。而刘亦菲这一完美女性形象的出现,让他找到现实中照壶画瓢的模版。戏里戏外他真正想成为的是女人。

马小林恋父,不是作为男性身份爱慕马荣,而是以女人的心发自内心的爱。电影里马荣每次带埃尔莎经过一个桥,都会告诉她下车,理由是怕儿子看到。但最后一次他笑着对她说不用下车,我儿子说他找到了自己。其实马小林说的找到自己,并不是找到自己的恋情(埃尔莎),而是通过埃尔莎认可自己心理为女性的身份,这让他感到能更合理的爱马荣。但在得知马荣与埃尔莎的恋情后,之前自己制造的幻觉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打破,以至于内心的女性身份不能得到再次认同,最终造成精神再度崩溃。

三、狂欢的结束:后现代视角的“去符号化”两性观

与跨越性别现象最合拍的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以往被认为毋庸置疑的事物提出质疑。酷儿理论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种,1990年开始盛行于西方世界。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提出挑战,如理论家和思想家以传统的二分思维方法为批判目标对男性和女性的两性二分结构提出挑战,认为这是压抑人类选择自由的牢笼。

而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人们开始更多关注自身,认同人性本身,更看中人和美的本身而不再是性别。按照后现代理论家Jean Baudrillard的说法:现在我们全都是易性者,全都是“象征性的异性者”,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气质可被归为纯粹的男性或女性气质了。“一旦狂欢结束,性别自由将驱使每一个个人去寻找他们自己的性别,寻找他们的类属和性的身份。我们越来越无法为符号的循环和快乐的多样性命名了。”2

从跨性别现象的角度读解《夜孔雀》,比起剧中的埃尔莎,马小林这个角色更多一重复杂的神秘感。而埃尔莎更像一个指代完美女性身份的符号。但考虑到影片整体的文艺风格和剧集完整,她的情感线索相对更加戏谑和易懂些。她和马小林一样,自始至终只爱一个男人,但两人的命运不同:一个因身份困惑陷入情感折磨,最终因马荣的死结束混乱的梦境;另一个是在经历层层痛苦与混沌后的重生,重生为敢做敢爱的人。就像刘亦菲在发布会现场回应拍大尺度戏码时说的那句话:其实,我已经长大了。同样,《夜孔雀》也似乎对两性二分结构的分野抛出一种客观审视和探究问题的态度,将矛盾的两性悖论关系问题呈现给观众,试图在现代文明逐步完善与社会宽容度不断加强的环境下,寻找着那份真正的“狂欢后的自由”。

注释:

1.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5.

2.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3.

[1]朱迪斯.巴特勒.模仿与性别反抗[J].时事出版社,2002.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马小舒(1992.3),女,回族,山东省德州市,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