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侯 越 (连云港市博物馆 222000)
试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侯 越 (连云港市博物馆 222000)
《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在了首要位置。本文从博物馆与公共教育的关系谈起,介绍了连云港市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现状和一系列活动,并对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及现阶段博物馆教育的不足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博物馆;博物馆教育;公共教育;学校教育
古德认为:“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修改《国际博物馆章程》时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修正,内容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在国际方面,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被摆在了第一要义的位置;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我国首次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凸显出来,与国际社会接轨。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进行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公民的终身课堂。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创始人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目的就是辅助教学他创办的通州师范。
现代博物馆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若学生普遍缺乏运用博物馆的能力,博物馆的美好世界也并不真正为学生所有。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从小就开始对其进行博物馆教育的培养,对于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博物馆与公共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博物馆是公共教育的补充和延续。
(一)基本陈列
连云港市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7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2 月全面免费开放,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现有6台基本陈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千古之谜——凌惠平陈列》《彦涵美术作品陈列》《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陈列》《西游记文化陈列》《情系雷锋车——江苏省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事迹陈列》。
(二)招募、培训志愿者
连云港市博物馆于2009年开始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大多来自本市的大专院校。至今已培训上岗志愿者近千人。这些志愿者们在每年的“雷锋月”“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及节假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免费开设小讲解员培训班
2013年7月首届“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以来,至今已经培训出三届近百名小讲解员。小讲解员大多是年龄在12-13岁的青少年,他们在考核合格后大多选择做博物馆的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来博物馆做志愿服务。培训班的开设有效的利用了青少年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历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四)“校外辅导员”进校园
派遣本馆宣教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进校园,把博物馆教育与历史文化知识带进校园。
(五)流动图片展进校园、社区
将印有本馆特色文物或反映特定主题的展板定期送至学校、社区,方便在校学生、社区居民了解博物馆的特色文物。
(一)形式和手段
博物馆教育一般以陈列品为主,并辅之现代传播手段。博物馆是通过“物”藏品进行教育,配合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博物馆陈列艺术展示设计形式,也达到一种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甚至是味觉的效果,再现自然或人文的环境,给观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观众是以一种欣赏、轻松活泼的方式获取知识。另外,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接受博物馆教育的时候,是以站立与行走相交替、视觉上接收信息与大脑进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来完成的;学校教育多是书本教育,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端坐在座位上面听讲。
(二)环境
现代博物馆是大众进行历史文化熏陶、休闲放松的地方,所以博物馆的环境大多古色古香,有现代与历史结合的感觉,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大众比较放松;学校教育需要学生听,老师讲,不可以随便讲话,要遵守课堂纪律。
(三)时间
博物馆教育是终身教育,由于博物馆的收藏品蕴含着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各个时空限制内的文明标识,作为终身教育场所,博物馆的教育意义可谓深重而远大。是“活到老、学到老”概念的集中体现和延伸,是自主、自动、自愿追求学习成效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只在学生受教育的年龄段进行,时间相对固定。
(四)目的和结果
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并没有太多的目的性,大多以休闲放松为目的,学习的结果也没有定量考评,也没有统一答案;学校教育多以掌握知识、技术熟练为目的,学习结果需要量化考评。
(一)对博物馆教育认识不足
虽然《博物馆条例》已经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但是大多数博物馆依然还是将重点放在了研究、展览、收藏方面,只关注对博物馆“量”的建设而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博物馆教育工作底气不足。
(二)教育理念、手段落后
很多博物馆还停留在“以物为本”的阶段,观众进展厅看展品,看墙上的注解,不能提升观众参观的热情和兴趣;观众参观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学生观众,还停留在排长队走马观花的阶段。
(三)学生观众比例较小,服务效果不明显
博物馆虽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中小学学生参观团队却相对较少,成年观众和旅游团队构成了博物馆观众的主要来源。博物馆作为教育的场所,很难达到实物教育的目标,让中小学生获得学习和体验。因为教育形式往往是以“教”为主,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用启发式、互动性、轻松快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很难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对低年级学生团队的忽视,会使博物馆缺乏对他们博物馆情节的培养。
(四)缺乏一支专业的社教团队
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由讲解员来承担教育工作,但是讲解员面临要求高、待遇低的尴尬处境,很多博物馆的讲解员流动性很大,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讲解员队伍。其次,有的博物馆讲解员人手少,不利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最大发挥。国内一流博物馆,例如上海博物馆,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社教队伍,工作人员大多毕业于名校,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一)转变教育理念
实现“以藏品为中心”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转变。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摆在重中之重已是大势所趋,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只有转变传统的办馆思维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公共教育功能,才会有更多的民众从中获益。
(二)不断更新展览方式,提升展览水平和教育方式
提升展览水平,以更加科学、生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同时,增加和观众的互动力度,让观众有参与感。根据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应有相应不同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
(三)不局限于观众“走进来”,藏品也可以“走出去”
通过和其他地区博物馆的交流展览来不断更新展品面貌,增加大众对博物馆的新鲜感,同时,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同时,藏品图片交流展坚持走进校园、社区,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逐渐培养民众的博物馆情节和修养。
(四)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社教队伍
招募本科及以上,有耐心,热爱公益事业,具有较好专业素养的讲解员。作为博物馆方面,应提供相对稳定的保障机制防止人才流失。再好的展览需要有人作为纽带去传输给受众,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要义,调整讲解员的原有结构是重要的举措。
(五)充实志愿者队伍
目前很多地级市的博物馆志愿者基本来自大专院校,志愿者的层次比较单一,服务时间也很有限。怎样能够招募更多的社会志愿者,让更多年龄层次,更多社会领域的人士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的队伍中,是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和培养社会志愿风气的重要举措。
我国博物馆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连云港市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水平是国内相当一部分地级市博物馆的缩影。博物馆是公民获得终身教育的场所,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方面还存在认识不足、手段不新颖等不足,但是未来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提升空间很大,发展前景很好,将会有更多的人从博物馆教育中受益。
[1]刘舜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野下的博物馆功能定位[J].学理论,2014(10).
[2]赵鹏.漫步博物苑[M].南通广源彩印公司,2002.
[3]孙鹏飞.浅议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J].博物馆研究,2009(3).
[4]段炼.从二十世纪美国博物馆教育理念看博物馆教育角色的演变[D].中南大学,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