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时间:2024-05-04

文 静 (广西大学校团委 530000)

基于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
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文 静(广西大学校团委530000)

摘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这一背景下,社会对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专业艺术院团及文化事业单位转型,而地方基层文化领域又出现普及型舞蹈人才空缺的情况,从就业角度出发,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应把握自身优势,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讨适应新形势的专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

党中央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举措以来,全国上下众多专业艺术院团及地方文化事业单位已逐步完成转型,走上企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特别对于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而言,这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一、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概述

中国的舞蹈专业教育,就本科阶段而言,目前大致以专业艺术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普通高校为主。而处于其中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因办学主体、报考生源等与传统舞蹈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成为了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客观存在,在舞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一)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概况

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开设时间相对较晚。特别是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的舞蹈专业教育大约均起步于20世纪的九十年代,有些民族地区甚至会更晚。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是从2000年以后才陆续出现。发展至今,已有4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开设了舞蹈专业,占据广西舞蹈高等教育办学的50%比重(全省共有8所公立本科院校开设有舞蹈专业,其中包含1所专业艺术院校、3所师范类院校)。同时,从他们的专业设置来看,这几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均只设置有“舞蹈学”一个专业。

作为综合性普通高校,其舞蹈专业教育的办学环境和艺术氛围相对没有那么浓厚,办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师资力量配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也都还在不断调整完善。但这些因素都阻碍不了其迅速发展的势头,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依托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优势在跨学科、跨文化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在各类舞蹈赛事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二)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共性

据调查发现,虽然各地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育都各具特色,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备了共性特征:

第一,设置有舞蹈专业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大多历经了一定的办学历史沉淀,并在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他们齐全的学科门类和厚重的文化可以为舞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辅助和支持。第二,其舞蹈专业教育观念、办学模式和教学底子相对而言还不够丰厚,多数还处于对专业院校的模仿过渡阶段,因此其在专业建设发展等方面暂时都还不能与专业艺术院校或者是较为成熟的师范类高校相提并论。第三,通常以舞蹈学专业为主,或只有这一个专业,招生规模也不是很大,均在30~60人之间。第四,由于地域性、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该类型舞蹈专业往往不是拔尖舞蹈考生或者舞蹈中专生的首选,在录取的学生中普高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教学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困难。

但事物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作为客观存在,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出现是舞蹈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综合性普通高校学科发展完备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产物。

二、文化体制改革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举措的影响下,政府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减少,社区文化活动增多,旅游文化蓬勃兴起,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无疑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后起之秀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应该明确了解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才能及时改进和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方向,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一)复合型舞蹈人才的需求增加

在日益繁荣的社区活动、群众艺术、旅游文化等领域,他们所需求的舞蹈人才不仅是表演者,更应该是舞蹈文化的普及者,同时还应兼具一定组织管理才能。这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舞蹈人才,改变了以往社会对舞蹈人才那种能跳、能表演即可的需求模式,却适应了当今基层文化艺术单位的人才需求。这一变化为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途径。我们可以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各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社会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学生自主择业创业的趋势增强

计划经济时代,舞蹈专业毕业生均有工作分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以来,舞蹈毕业生的供需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第一,原本由政府出资供养的文艺企事业团体,经过企业化改革,将由市场决定生存。这对原本致力于成为职业舞蹈演员的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禁止各级政府利用财政经费参与或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这对文艺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曾经靠政府养活或借政府出资举办活动谋生的一大批舞蹈演员不得不另谋出路。第三,随着普及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家长会将孩子送至业余舞蹈班学习,这就为舞蹈毕业生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就到各类舞蹈业余培训班中代课,毕业后继续带舞蹈班或者自己组建团队开办培训班也成为了他们生存发展的重要选择。总之,单靠政府来“消化”舞蹈毕业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到市场上自主择业创业成为大部分舞蹈毕业生的必由之路。

(三)普及服务型舞蹈工作者的需求增长

早在201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这也为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明了新的方向。客观而言,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总体舞蹈技能相对薄弱,到专业艺术院团中当演员并不具备优势。同时,他们也不会成为各级中小学招聘舞蹈教师的首选群体。但文化体制改革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旅游文化发展以及青少年普及艺术教育等领域同样需要舞蹈人才。而且,城乡地区的基层领域还呈现出了舞蹈普及人才急缺的现象。如果该类型舞蹈专业将教育教学的重心和视角转移到这些领域,必将为促进专业的发展开拓出新途径和新模式。

三、现阶段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社会对舞蹈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现阶段实际,我们不难发现,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过度拷贝“学院派”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不同类型的舞蹈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不同。专业艺术院校以培养艺术院团的职业演员、舞蹈编导为主;师范类院校以培养舞蹈教育工作者为主;综合性普通高校则应以培养舞蹈普及工作者为主。

但据跟踪调查显示,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相对较为理想。其毕业生中除了一部分成为中小学舞蹈老师以外,其余部分均能到社会各行业从事舞蹈文化活动。他(她)们能跳、能编、能教,正符合现阶段社会对艺术人才“多面手”的需求。与此相比,综合性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设置虽然历经探讨和论证,仍没能真正付诸实践,过度拷贝或者沿用专业艺术院校的“学院派”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凸显自身特点和优势,使得大量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社会上急需的舞蹈普及人才,如基层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站等岗位却无人填补。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目前,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主要还是围绕着单一的舞蹈技能教学展开,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课程设置背后,相对应的还是相对单一的培养目标,并不符合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办学和生源实际。在综合性高校中,诸如芭蕾、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等专业术科的课程学习和积累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应该增设像舞蹈编导、音乐教育、舞美设计等相关学科的课程,更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对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摄入和知识储备。同时,对于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而言,还应该加强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的学习。这样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及相对平衡的各学科门类课程比重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多样化全方位发展。

另外,在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和相对应的内容有待于完善。据调研发现,虽然名义10%以上的比重相对合理,但实际教学内容大部分均采用观摩演出、田野采风和毕业晚会等方式进行,且活动次数有限。学生们在这一环节中,并没有真正走到社会岗位上去实践锻炼,因此实践能力远远没有达到就业的要求。

(三)缺乏特色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扩招以来,舞蹈专业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特色。虽然现今的教学方法较之前相对科学,但面对扩招后大量增加的舞蹈学生,在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下,就像工厂机器打造出来的批量产品,几乎没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显现。

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课程环节,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无以适从。加之,目前在国内进行舞蹈专业学习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这决定了大多数舞蹈专业学生都成长在宽松富裕的家庭,某些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备受打击,更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当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负面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舞蹈专业的就业。

四、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构想

针对现阶段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转变传统舞蹈人才培养观念,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多元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开拓新局面的迫切追求。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除极少数拔尖者就职于专业艺术院团外,大部分如不转行最终都会到基层为群众文化事业服务。社会的需求已经呼吁我们将培养目标从培养“舞蹈演员”转变为培养“社会文艺工作者”。一专多能的社会文艺工作者,他们的专业技能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高精尖,但其特色在于不仅系统地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还能独立从事并组织各类文艺活动,能够满足表演、编导、教学和社区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工作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例如双学位设置、校企联合办学等等。在综合性高校中采取双学位培养模式,让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另外一专业进行辅修学习,在修满该专业学分的基础上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可以得到学位,这也是执行性强且较为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寻找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基层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协同育人的切合点,创新办学模式,加强舞蹈专业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毕业生尽早融入到社会当中,在具体实践中更快地掌握工作技能,或许也会成为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三)推进教学方式转化

由于舞蹈的特殊性,其最基础的专业技能课往往采用“镜面示范、手把手纠正动作”的言传身教方式来进行。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对于该专业的技术课还是理论课而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方式都可以引入到教学当中,从不同角度和程度辅助教学。例如利用先进的设备设施进行辅助性教学和学生身体的辅助训练等等。此外,处于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综合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民族众多、传统民族歌舞丰富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若能组织教师进行开发研究,开展田野采风与现场教学,同时建立起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资源库,将这些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实现资源与教学的结合转化,必将成为自身办学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打造出更具特色、更符合区域需要的舞蹈人才。

(四)优化课程结构配比

单一的课程设置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多样多元且比重平衡合理的课程配比成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综合性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而言,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应该在本科一、二年级得到充分的保证。进入高年级后,逐渐递减技能课的比重,增加相关学科课程的比例。其次,在学科必修课里应该增设如舞美设计、音乐表演、舞台表演等与专业联系紧密的新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技能。第三,加大开设人文选修课的比重,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今后从事组织和管理工作打好基础。最后,还应增加学生课内外的实践环节,明确实践的要求。趋于合理的课程结构配比才能为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证。

(五)具体化实践环节要求

课内外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具体化要求是有效执行的保证。在舞蹈专业中,课内的实践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完成,比如学期阶段的创新表演展示、期末考试和专业学科竞赛在礼堂或演播厅中进行,从而增加现场表演锻炼的机会等等。而课外的实践可以是参与公益演出,也可以是参加舞蹈比赛,还可以是观摩舞剧或听学科讲座等。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到群众文化馆或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增加与社会的联系,锻炼自我创新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些实践环节相对应学分的取得都应明确要求,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来评定,才能真正确保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还有不断发掘和完善的地方。但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变化,已经为综合性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复合型舞蹈普及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为该类型舞蹈专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定位和思考,同时还能提升群众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水平,进而提升舞蹈艺术在我国的群众基础,达到真正繁荣舞蹈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夏帆.试论中国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

[3]游洁.新建地方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0 (26).

作者简介:

文静,讲师,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任广西大学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