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4

郭文静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50000)

浅析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郭文静(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450000)

摘要: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我国高校作为培养设计师的重要平台,要注重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总结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和途径:具有创新思维的老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动力,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培养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视觉传达设计,在艺术设计中常被等同于平面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图片等视觉元素作为沟通媒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组织编排,创造出用来传达理念和信息的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艺术,它将艺术的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品设计当中,具有广告宣传、吸引消费、文化传播、美化环境等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过程是一个在思维上创意的过程,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西方现代“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西方设计理念的传入对中国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西方设计对科学性、创造性的追求影响了我国设计的创作理念。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大众审美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商品包装的简单设计,因此设计要不断创新来满足大众的需求。我国高校作为培养设计师的重要平台,要注重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二、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其中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缺乏创新意识这一问题,可以归因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现代设计是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传统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向往“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善于因势利导,因材施艺。这种适当适度的设计原则影响了我国设计创新意识的发展。其次,我国传统艺术设计被称为“手工艺”,设计者被称为“匠人”,物品从设计到制作大多由一人完成,物品设计讲究经验的累积和技艺的传承,手艺的传承方式多为家族内部继承或师傅传授徒弟,这种积淀性的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思维发展。另外,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刻板及重理论轻实践等多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物质生产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因为落后就要受穷,不但个人吃苦,连国家都要受到外人欺负。‘不进则退’的成语是很能说明这一关系的。”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师,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应对市场的需求。我国高校需要认清人才需求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结合学生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设计教育注重对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授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偏重于“艺术”性教育。虽然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包豪斯教育理念,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吸收西方设计艺术教育的精髓,“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至今很大程度上仍具有艺术教育特征,违背了包豪斯所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教学概念,违背了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以理工型体系的方向而非艺术型教育体系的培养模式,课程各环节缺乏系统性,专业课的知识覆盖面过窄,学科缺乏交叉性,”这导致学生在设计创作时缺乏科学精神,创作出的作品缺乏创新性。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设计造物文明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熟知传统文化知识,具备深厚的艺术涵养,扎实的美术功底;还要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学知识,懂得消费心理。在艺术造诣方面,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经验,是祖先的智慧结晶,它可以从价值理念上丰富设计师的思想内涵;在科学性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设计师只有掌握了消费心理学和营销学,才能将理念和外部环境和大众需求相契合。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多数停留在造型基础课、设计基础课、设计理论课等单一层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利于设计创新能力形成的信息来源。

三、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和途径

1.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

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固有模式,敢于突破。创新能力本身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独创性的特点,这要求学生在设计创作时善于运用自己的特长,能够发挥独立意识。独立意识的形成,创造思维的发展需要包容性的环境。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绘画水平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设计表现形式,这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观念,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能够包容学生的差异性。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具有扎实绘画功底的学生比较占优势,例如设计素描课程、图案设计课程等注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但进入实操课程,例如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等,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不仅造型能力强、创意独特,还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熟练的绘图软件操作技能。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不能用画的好坏这种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造型能力的提升,更要重视对他们探索精神、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视觉传达设计知识的综合性较强,要想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讲授基础设计知识,如三大构成、形式美法则、表现手法等。同时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受审美的影响和制约,教师要具备深厚的艺术文化涵养,不仅要熟悉设计发展史,还要懂得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技法,所讲授的知识才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灵感。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知识,能够指导学生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

2.注重文化底蕴的培养

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指向,是一个民族延续、国家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支撑。”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注重传统艺术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涵养积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可以加强设计创新的原创力。

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视觉传达设计创作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提升学生对生命、自然、社会与艺术的感受能力。总结优秀视觉传达设计师的特点,可以发现他们不仅眼界宽广,创作形式新颖;还善于将民族文化情感融于作品,和大众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民族情感,在设计创作时才不会陷入有形无神的模仿误区,例如学生只有理解了传统美学观念中对“天真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精神境界的追求,才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将其转化为留白的意境美。

设计创新能力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师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识别、获取、储存、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中国艺术充满智慧的启迪,远古岩画是我国原始艺术形态的代表,表现了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岩画寥寥数笔便将狩猎、游牧、战争、祭祀、舞蹈等古代人们的生活情境生动再现,其中的人物及牛马羊等形象古朴自然,采用平面造型的方法,物象结构虽极简化,却准确的抓住了它们的显著特征,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纵观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从来都不拘泥于物象的具体外形,而是通过高度概括大胆地表现出物象的特点,创造了即新奇又符合情理的形象;例如龙和凤,龙是“众兽之君”,集合了蛇、鱼、猪、马等动物的特点,凤是“百鸟之王”,结合了多种禽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认识传统艺术的形式,还要了解其创作的过程和文化背景;在借鉴传统艺术进行设计创作时,不能只简单的进行图形挪用,而要学会利用传统艺术对生活的观察方式,利用传统设计的造物方法来开拓思维进行创新。

3.灵活的教学方式

高校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课堂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讲授知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框架清晰、知识整合,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视觉传达设计注重创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授课内容提前做好知识准备,课堂上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有益于打破教师主导的固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在评讲设计作业时可采用作品展示的方式,学生可以讲解灵感来源和思维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做出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分享创作经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还可以走出课堂,使教学渠道多样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优秀设计作品等教学资源。这种新型的网络交互学习方式符合当今学生的快捷生活节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愿、主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吸收知识。教师利用互联网及时、快捷、信息丰富的特点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1).

[2]王进华.破解中国设计艺术教育的瓶颈[J].西北美术,2009(3).

[3]曹涛.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