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 然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再见,和平——评《天外飞来一只猪》的光效表达
杨然(四川音乐学院610000)
摘要:《天外飞来一只猪》是一部涉及宗教与政治题材的黑色幽默电影。这是导演希尔维・埃斯蒂巴尔的处女作品,源于导演本人在中东以记者身份的真实生活。故事以一个不可能的发生成作为故事的起因,荒诞的情节、不可回避的事实、诗意的结尾……导演以光逐梦,以包容与尊重的语调诠释着宗教与政治之外的深意。本文将着重以该片在光效的使用与表达上进行分析,还原“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观众”的和平理解。
关键词:和平;宗教;光效
人的内心若没有和平,连一只猪的出现,都是争战不休的秘密。
我们的主人公是巴基斯亚小镇上的一名渔夫,名叫贾法尔,与老实巴交的妻子居住在巴以边境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驻兵们是他家的座上客,为了世界和平,夫妇二人“礼让为国”,与不同民族、信仰、观念的大兵们共处一室。某一天,贾法尔捕鱼时不幸从水里打捞上来一只大黑猪,黑猪浑圆的身体在渔网中滚打着,伴随着惊惶和惧怕,贾法尔偷偷把这个禁物私藏在船厢里。无日安宁的贾法尔,正准备鼓起勇气处理掉禁物时,突然受朋友的启发,打算试图放下宗教虔诚的圣洁,用这只猪赚点钱,缓解生活的困境。几经转辗,贾法尔认识了一位生活在巴以边境的农妇,农妇想让贾法尔帮助她,让脚不能着陆在以色列土地的猪可以传宗接代,贾法尔古灵精怪,想出了许多奇特的办法,成功完成了人工授精,也得到了不错的报酬……如果贾法尔没有遭遇一只猪,也许他就不会尝试与以色列农妇对话,最后也不会被宗教的审判架上刑台。故事情节超出一般逻辑的规律发展,贾法尔却在生死一线时,带着惶恐,逃罪远离,他与妻子,还有同样触犯教宗的以色列农妇,同船共渡,在夜色浪漫中离去。多么荒谬的趣谈,然而人们对于荒谬不经的周遭却从不置疑。
《天外飞来一只猪》的编剧兼导演希尔维•埃斯蒂巴尔,胆大心细地试探着宗教与种族之间的脆弱,一切的假设都不虚假,在这个童真的故事里,观众可以看见真实的中东生态,碧海蓝天,沙漠炎黄,植被炙热,这里有快乐的祈祷者们,还有虔诚的宗教文化。这不禁让人想起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过多少的宗教与信仰的追随者,还有多少的真实战争与神圣的崇拜。中东灿烂的阳光,热烈的语言情调,不知在观影时,观众看到的是贫瘠还是自由,而影片似乎更愿意让观者相信一切的“光”来自于自然,充满自由,虽然对于电影本身的制作来讲过于理想化,但所有的影调都带着柔和与快乐的口吻。
喜剧对思哲的表达往往是抽离的。这部影片中,文化、信仰形式的反差形成了人们意识和举止奇异的对比。这应该是严肃的。导演对影片光影与其说是模拟,不如说是象征更多,其中不得不提到来自经典古籍的《圣经》与《古兰经》作为宗教典籍对真理的启示,里面对“光”的引述十分深刻。“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1这是《圣经旧约》第一段的开头叙述。从宗教意义上讲,上帝将宇宙的创造以人类可以认知的理性结构将以阐释。字句中可见辩证。昼夜是时间,黑白是意识;分别、对立、契合在其中有着深奥的结合。当然,这是人文的理解与假设,对于本片而言,这是一个锁匙,阐释了导演纯真的立场——生命与宗教的依赖和对立,真实的面对面。
黑色喜剧,言笑之外往往是严肃和生冷。片中但凡室外光,都有“不可控”的自然曝光痕迹,光照与色彩以活泼、热情的基调,展现着巴基斯坦在中东文化的生命力;而室内制光又采用舞台用光的特别光效,光影强弱,对比鲜明,戏剧化的主光与辅光的强烈差异类似于一般话剧表演在舞台上的处理方式,强弱、冷暖突出,人物内心情绪随处流露。这是与主题呼应的细节之处,话剧的表现形式往往在表现手法与表演上比较夸张,对人物内在情感刻画更为直接。然而有意思的是,该片的确是一部类似于戏剧性的无逻辑幻想,它的情节构造一方面符合戏剧的人物内在情感,一方面又对人物内在感情表现出置之不理的宗教性。由此,室外灯光也有一些纪实的色调,室内对人物与道具用到了舞台表演的排光布置,以光代景,与镜头的节奏呼应,完成人物对主题的陈述。另外,影片昏黄的色调略有新闻纪实的真实做作,与影片的荒诞浪漫形成绝对的“冲突”。不过,难道这不是本身的事实所在么——战争与和平的遥遥相望,现实与理想的南辕北辙。在人们看来,一只猪是否明白自己的命运似乎并不重要,重要在于人类如何审判它。末尾,少有的朦胧与暗夜的海上,夜色与日光浸洗在破晓之时:总有一时,船只依旧漂泊在茫茫大海,居离群索,上下求索着。破晓降临,昼夜相等,光线不再明朗。
或许人类更多的是回避着差异与矛盾,但矛盾却偏偏抓住人心,让宗教、种族不知何去何从。高贵的法兰西电影,没有遗忘苦难的约旦河,一只猪与贾法尔和他的妻子,还有以色列农妇一起在夜幕下的海光里徜徉,就像人类在历史的宇宙中无限被放逐而一去不返的决绝。当禁物、宗教、土地还有战争在和平的面孔下变得更有戏剧性时,黑夜的迷失却慰藉了光明的理性。故事最后,一股风浪带着小船靠岸,沙滩上出现了不知何从而来的人们,人与人围在一起,仿佛眼见的一切本是应该如此。那只猪,仿佛获得了和平的赦免,从禁物变为活物,就在一旁,自顾自地活着,活着让和平得以完全。
注释:
1.《圣经》和合本创世纪,1:1-5.
杨然,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助教。
作者简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