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蒋文燕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亚洲影视分析
蒋文燕(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摘要:《三毛流浪记》虽是多年前的老电影,现在看来一样趣味横生。其实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三毛这样苦命流浪着的孩子仍然有很多很多。三毛的那些遭遇也依然在现在的社会之中重演。想到这点,于是电影内容就显得格外沉重和感动,虽然有那些搞笑的场景,但未必笑得出来,反而有哭的冲动。不仅仅是哭电影里的三毛,更是哭现实生活中的流浪的孩子们,这就是现实主义的魅力。
关键词:现实主义;影视;青少年
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是1949年,看之前我就有个疑问,它到底是算什么时期的电影?看片子时感觉是民国的,“四四儿童节”上还有蒋介石的声音。不过到了片尾突然出现挺突兀的“上海解放”的片段。查阅资料发现:本片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受到官方的阻挠,拍完了也没能公映。直到上海解放后,夏衍提议将原来的结尾再加一个三毛欢庆解放的结局,作为庆祝解放的献礼片上映。因此,这部影片成为中国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跨民国与共和国”影片,也是唯一一部有着“双结局”的特殊影片。
(一)片中一大矛盾“六一儿童节”的广播配音大肆宣扬我们要给儿童良好的生活环境,实则与片中三毛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三毛的状态也无法理解为他确实明白了宣扬的内容,只是当时的欢快的气氛加上三毛的表现更加渲染出三毛的纯真无邪。
(二)本片最大的转折在于三毛一夜之间翻身进入了上层社会,各种问题与矛盾的冲击,本以为三毛就此过上安逸的生活,至少可以吃饱肚子哪怕会受些委屈,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三毛哪怕继续过穷人的生活也不愿意受到压迫,从这个方面也揭露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心态,哪怕生活困难,也要活的开心。基本符合当时的社会形态。
(一)全篇的低俗辱骂声着实刺耳,也反映当时社会形态的混乱与不文明,一个小小的孩子竟出口就说脏话,也是让人揪心的一个瞬间。看片子的时候我就在想,像这种反映民国时代社会底层且剧情悲惨(当时没想到会有个好结局)的片子大概也就民国那会儿的现实主义电影中可以出现,要放在共和国,不管是反映什么时代的黑暗面,最后肯定都得有个光明的尾巴。只是就本片来看,这个结局实在突兀,一个流浪儿突然说出了“我们穷人翻身了”这样的话语,本来电影的故事性,一瞬间就被意识形态的斗争所破坏掉了。其实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作品,悲惨的结尾反倒更有感染力,继续流浪生活的这么一个开放结尾不就很好吗?
(二)从模仿的角度来看,当时(也包括现在),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人,一般选择了当乞丐的这样一种做法。同样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三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便随着他们一道当了乞丐。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城市里看到这样的行乞的儿童,但是他们行乞的原因恐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三毛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虽然也有社会福利机构,但是和现在的水平比起来差距是相当大的,当时的儿童福利院主要是由教会和慈善家所办,收容能力有限,与大批需要救助的儿童相比规模实在不够。而现在,根据一些调查和媒体的报道,在街上行乞的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骗而来,作为一些成年人的获取财富(当然是不义之财)的工具来使用。时代在改变,社会的习惯做法也在改变。在三毛那时,社会对于这些无法收容的流浪儿童,也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只得让他们行乞。而现在的习惯做法,一般则是将他们送到社会福利院。
(三)影片细节处理,大的方面说完,让我们把视线再聚焦到这十分钟短片里面的一些细节上。短片中出现的场景我分为三类,一类是施舍,比如一开始黄包车上的夫妇给三毛钱、小乞丐分给三毛烧饼吃。二是互助,如小乞丐们帮三毛推车,其实分烧饼也可以看作是小乞丐们间的一种互助。三是最主要的冲突。三毛反抗流氓向他收取保护费、进小学被赶出来、参加儿童节游行被警察追打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的话,都可以认为是由于社会角色与社会功能的不同所引发的。举参加儿童节游行被警察追打的例子,作为一名小乞丐,三毛们的身上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儿童的属性,一种是乞丐的属性。作为儿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在街上开心的游行,自己当然也想参与进去,这是他们作为儿童的社会角色所具有的一个权利。但同时他们又是乞丐,当时语境下的儿童当然不包括乞丐,因此作为维护治安的警察,当然要这些破坏了大型活动和谐的他们进行驱逐,警察拥有执法权,这同样也是其社会角色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功能。
就像《三毛流浪记》的结尾是后来会加长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三毛的漫画也遭到了多次删改,如果说尾巴续的还差强人意的话,这种删改则是面目全非,好在现在看到的漫画版是还原了的。只是不知道,在这个日美动漫当道的年代,还有多少小盆友知道有个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叫三毛呢?我想,经典应该是可以永流传的,机器猫或者孙悟空,忍者神龟或者葫芦娃,丁丁或者三毛,一个都不能少。
参考文献:
[1]张千.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召开老新专家齐议电影史[J].电影,2012(11).
[2]张丽洪.试析1896至1931年的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史[J].传承,2008(16).
[3]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J].电影艺术,2006(04).
[4]顾瑜,逯俊宁.浅评《中国早期电影史》[J].电影文学,2012(21).
蒋文燕,在读硕士,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
作者简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