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设计学科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4-05-04

荣树坤 (河南城建学院 467036)

浅论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设计学科中的重要性

荣树坤 (河南城建学院 467036)

本文主要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设计教育各自的性质出发,针对人文教育在我国设计院系中受到忽视的情况,重点阐述人文教育在高校设计学科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设计教育

最近几年,设计教育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院校新开设了设计院系,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接受设计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设计学科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设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人文教育情况都不如人意,这个问题在设计学科中显得比较突出。但我认为,人文教育对于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缺乏人文素养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一、人文教育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及来源

说到“人文教育”我们一般是指人文学科的教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人文学科的: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的自然性特征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文科学所关注的则是人的本质、情感、意志等存在及价值的问题。

西方的人文科学发源于古希腊,而“人文”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拉丁文中的“humanness”(人情、人性)一词。英文中的“humanism”(人文主义)即由其转化而来。最早将人文科学看作一个体系,并从教育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论述的是古罗马学者西塞罗。“西塞罗主张在进行这种教育时,通过学习古代希腊的人文著述来完善人性,培养人格。这就产生了古典的人文科学教育。”1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人文科学完善起来,人文精神也确立了。这主要是由于文艺复兴针对的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在这个人与神的对立中,人文科学就得到了强化,人文精神就突显出来。彼特拉克就曾经有这样的疑问:“知道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而对人的本性无知,这到底有什么好处?”2文艺复兴重建了西方价值体系,使人文学科摆脱了从属于神学的地位,人文教育在西方大学中独立发展起来。

我国的人文科学与西方基本是同一时期发源的。春秋战国时期既是我国人文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发源时期,也是第一个繁荣时期。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回答了人如何立足于天地,如何自处的问题,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而生的人文精神。孔子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君子不器”4就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目标,他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文本,广收门徒,对学生进行以培养人文修养为目的的人文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人文教育家。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七窍凿,混沌死”这是我国先哲庄子的著名寓言。在自然科学越来越受重视,而人文科学面临边缘化危险的今天,这个寓言有深刻启示作用。近代大学是以培养健全的社会人为目标的,这就决定了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近代大学中人文学科的形成,始于新文化运动。1917年,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教育改革,他认为“文,理,学也。虽亦有间接之应用,而治此者以研究真理为的,终身以之。所兼营者,不过教授著述之业,不出学理范围。法,商,医,工,术也。直接应用,治此者虽亦可有永久研究之兴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务于社会;转以服务时之所经验,促其术之进步。”5以这样的教育理念,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人文教育的改造。由此开始,近代人文教育在我国也逐步发展起来。

上文说到,人文科学具有非实证性,即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既然如此,人文科学为什么还如此重要呢?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人文科学的特点说起。人文科学关注的是人的本质、情感、意志等存在及价值的问题,需要人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研究人文科学的目的也和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目的不同,人文科学的目的则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方法,更多地,是在思考人的存在和价值的问题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培养自知、自省、关注人、关怀人的精神。只有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真正面对人所可能面临的各种被异化的危险。

二、当前我国高校设计学科中人文教育的情况

当前,我国高校设计学科的人文教育的弊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生考试上,另一个是课程设置及讲授方式上。

设计类专业的考生大多都是通过“艺考”进入高校的。“艺考”的模式一般都有俗称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考生首先通过专业考试,再参加高考,最后综合两部分成绩录取。两部份中文化课的比重较低,也就是说艺术考生在专业合格的情况下,可以以比其他大多数专业的考生低的高考分数进入高校。各院校采用这种模式的初衷是让有艺术特长的考生有较大机会进入高校,但是,由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而专业考试所考的内容通常又都是可以经过突击训练的技法项目,艺术和设计类专业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进入高校的捷径。由于生源的问题,设计专业的人文教育在起步阶段就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就是课程的设置和讲授的方式。在设计学科中,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专业基础方面的,例如造型基础、构成基础等。之后的课程专业性越来越强,学生很少接受人文教育。有的学校也开设有人文学科,但讲授的方式都是“概论”性质的,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变成了对课本的死记硬背,很难产生实际效果。

三、人文教育在设计学科中的特殊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的,这看起来和设计教育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由于设计活动具有的某些特性,可以说人文教育是设计教育中被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

设计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宏观规划活动,唐代柳宗元就曾在《梓人传》中将“梓人之道”(设计之道)比做宰相的治国之道“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6柳宗元在这里是从设计的技术角度来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比较单一。在当代,由于文化的多元化,设计作品的文化定位也是设计师工作的一个重心。所以,更需要设计师具有宏观的规划能力,更需要设计师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

当然,设计品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最终形态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意志的体现,有许多社会因素都对设计品产生影响,但设计师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如开篇所言,设计活动是一种规划改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作为主体的设计师是大众与规划改造客体之间沟通联系的核心环节。这也就意味着人的造物活动离不开设计师,并且,人类社会所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最终都必须通过设计师这个环节才能作用到人的造物中去。所以,设计专业的人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设计漂亮和实用的设计品,还承担着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任务,他的意识形态将灌注到作品当中去。

在设计史上,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师和设计流派往往会有很多经典作品传世,而反之,则必然昙花一现。最好的例子是上世纪最重要的设计流派——现代主义(本文中所说的“现代主义”特指设计上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现代主义初期的探索是极具人文精神的。在大工业的环境下,从19世纪50年代左右,欧洲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就不断探索适应工业社会的设计方式,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以德、俄为中心发展起来。其最初是致力于解决工业社会前期混乱的设计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以精英主义的手段来实施平民主义的构想。也就是说是一场由少数精英领导的为平民服务的运动。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的高峰,我们可以透过它来看现代主义。包豪斯的探索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的,它的创办初衷不仅仅是解决产品设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来解决诸多的社会问题。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曾经在莱比锡的一次演讲中说到“对权利和机器的危险崇拜,它使我们忽略了精神的方面,走向了经济上的无边欲壑。”7格罗庇乌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言论也反映了包豪斯对社会问题,对人的精神问题的关注。正是由于包豪斯的目标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它才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二战开始以后,欧洲社会环境的恶化导致许多著名设计师移民美国,现代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最终形成国际主义风格。但是,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已经有所不同,概括来说,就是人文精神已经缺失了。在美国的丰裕社会中,现代设计快速发展,但也流于形式化。现代主义的“少则多”原则在欧洲是为功能性和经济性服务的,到了美国则完全成为了一种极简主义的形式,为了“少”的形式,可以牺牲设计品的其他功能。“也就是说,经过战前到战后20年的发展,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设计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社会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8完全流于形式化的国际主义风格很快就被后现代主义的洪流所淹没。

从现代主义的兴衰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人文精神在设计活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它是设计品的价值支柱,好的设计必定是注满人文关怀的。

结语

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各学科的统一基础,如果没有人文教育作为贯穿高等教育的主线,各学科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和沟通的可能性,学科之间的障碍也就很难被突破。那么,高等教育培养完善的社会人的目标就无从谈起。在设计学科中,人文教育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师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的任务。尊重我们的文化,就必须重视设计学科的人文教育。

注释:

1.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4.

2.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8.22.

3.老子.第二十五章.

4.论语.为政篇.

5.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20.

6.引自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165.

7.引自 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 北京:三联书店,2001.34.

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