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时间:2024-05-04

文 鸿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650222)

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文 鸿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650222)

在对古敢乡用地现状进行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的景观和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了“为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点至旅游区主要出入通道的公路沿线,即上必冲——古敢—石山脚—热水塘—大寨这一“Z”字形景观轴线;在绿地系统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的方案。通过本次规划使古敢乡呈现出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从而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环境;景观;绿地系统;古敢乡

古敢乡位于云南省东部,东面与贵州兴义市相接,西面与富源县黄泥河镇相接,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进入富源、盘县的必经之路,素有“滇黔锁钥”之称,也是云南省富源县的东大门,本区地处西南喀斯特地区,著名的黄泥河旋卷构造区内,以中低山河谷地形为主,平均海拔1300米。该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5℃,无霜期295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夏秋季高温多雨,冬春温暖多雾,年日照时间为1881小时,太阳总辐射能为125.5千卡/平方厘米。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高,四季可游,较适于休闲度假旅游。

一、规划区用地现状

古敢乡全乡国土面积8257公顷,本次规划主要涉及用地4614.78公顷,占古敢乡总面积的56%。现状以耕地、林地、灌木草地为主,无风景游赏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林地与灌木草地面积较大,占58.3%,其中林地占27.21%,灌木草地31.09%,主要分布在25度以上坡地;耕地面积占33.08%,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瓜果等作物,主要分布在25度以下的坡地和坝区;园地面积占1.80%,主要为小块分布的桔园、桃园、李园;居民与交通用地较少,合计占3.09%。旅游区地处喀斯特地区,地表缺水,水域面积仅占涉及用地的1.28%;滞留用地主要为喀斯特石漠化斑块,占2.45%。

二、景观系统规划

以旅游区内原有的景观格局,道路交通和村落布局为基础,本着全面反映旅游区景观格局和方便游客赏景的原则,应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基本模型,建设古敢旅游区景观轴线及景观斑块。

1.景观主轴线

在旅游区东部,北西向纵列并行的四条山脉及点缀其间的孤峰残丘展示了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在旅游区西部,蜿蜒的河流小溪将河谷丘陵切割成一串串造型优美的山景。为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点至旅游区主要出入通道的公路沿线,即上必冲—古敢—石山脚—热水塘—大寨公路沿线这一“Z”字形景观轴线。以大尺度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为基底,按风景道理念进行规划设计,注重道路流畅性和景观美化,选择具有景观、文化、生态价值的地段布局观景、游憩设施,体现“天人合一”和“生态保护”理念,成为优美的旅游景观大道。

2.景观副轴线

(1)在补掌旅游区内打造以水族文化修生旅游的景观副轴线,该区主要以五级和三级旅游资源为主,交通便利,该区不管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条件是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中条件最为优越,资源级别最高,最集中且最多的区域,也是需重点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范围包括石山脚—补掌—堵章—箐脚—扯鲊—石榔头—德乌。该区以补掌水寨、堵章水寨、箐脚水寨、下扯鲊水寨、扯鲊水寨、石山脚双泉、箐脚神泉、睢谷沁芳、绿谷幽塘、箐脚梯田、睢神山、扯鲊溶洞等旅游资源为依托,按泉鸣—水汇—气聚—情动—慧生—璞归—神佑—云涌—道悟的意境流进行打造。

(2)古敢—沙营—阿坝。以移步换景的田园风光、喀斯特地貌为景观特色。

三、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农田和山体植被的保育和结构调整,结合风景道绿化带并串联点式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在以“绿”为底色的基础上强调色彩的多样化和季相变化,形成丰富的绿化景观,配合旅游产品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旅游区的生态及人居环境、提高旅游区品位。

1.点状绿化

在睢府、睢谷、睢园三大旅游区内部,要结合景观节点建设,开展点状绿化。点状绿化可选择在道路的交汇处,景区的入口处,景观轴线的节点,广场等地方进行布置,绿化树种、草种选择尽可能选用本地植物,并能烘托旅游氛围。

2.线状绿化

主要是主干道、次干道及步行游道沿线,河道沿线。结合实际地形条件选用喀斯特观赏植物进行绿化。可选择草、矮灌木、花卉进行布置,绿化中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少有人工痕迹。

3.面状绿化

面状绿化主要是山体植被恢复。尽量选用喀斯特常绿树种进行绿化,树种要合理搭配,切忌采用单一树种。绿化中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少有人工痕迹。

四、结语

目前,古敢乡属于云南省的重点扶贫乡,以单一的种养植业为主,旅游业尚未起步,该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该乡正经受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严峻的考验。通过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在景观系统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基本模型,以古敢乡为基底,以各个片区为景观斑块,重点围绕“Z字形”的景观大道、补掌小河、箐脚小河、黄泥河和水谷五寨等主要景观廊道布置丰富景观系统;在绿地系统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在以“绿”为底色的基础上强调色彩的多样化和季相变化,从资源点到景观带,继而延伸到整个片区,丰富绿化景观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