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4-05-04

谭世刚 (铜仁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554300)

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谭世刚 (铜仁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554300)

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对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阶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并对其进行思考,得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以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专业人才综合素质。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开办之势如火如荼,每年输出到社会上的艺术类人才数量也呈递增状态。同时,随着艺术类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正是因为这种平衡的供求关系,使得现阶段高校艺术类专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就现阶段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及毕业人才整体素质而言,还未能很好符合现阶段社会艺术类行业的各项需求,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高校现阶段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定紧密相关。相比国外,外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在重视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培养批杰出人才的关键。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也应开始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亟需妥善解决现存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提升专业人才质量。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研发新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向社会提供各类专业人才的主要供给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社会对哪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高校也将顺应这种趋势去展开规划、展开教学,如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

1.高校现状

整体上看,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是蒸蒸日上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现阶段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高校不论自己的教学实力就盲目办学,艺术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办学之初收录的学生只能就沦为这些高校办学的试验品,这在源头上就是不负责任的;其次,国内各高校迄今没有划定出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线,呈发散性发展状,虽然这样的自由让艺术类专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造成了高校之间教学水平过大的差距,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竞争很成问题;最后,高校对时代的顺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盲目的,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就开设新兴专业,以求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本校,怀揣这种太过急于求成,太过功利的办学之心,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2.教师队伍现状

首先,教师之间专业知识结构差距较大,新兴专业比肩继踵的开设使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划分出来的具体专业没有专业老师教授,多种艺术类专业教学混为一谈;其次,很多教师毕业后就进入高校代课,不能及时完成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水平没有说服力;最后,受高校教学环境影响,缺乏与外界交流的平台,无法与国际趋势及时接轨,教学模式固定,缺乏教学上的自主改革创新意识。

3.学生现状

2000年后,除独立专业艺术设计类和绘画类高校外,国内的综合类大学、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高职类院校都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一方面,近年来高校艺术类专业每年的毕业人数同招聘岗位趋于饱和,但高校招生人数仍在每年递增;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招生的特殊性,多数考生仅是为了高考而学习艺术类专业而非出于个人意愿,在入学后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对专业缺乏具体认识与接触,易使学生产生不主动学习的情绪或没有方法的盲目学习,没有同相关艺术类行业、产业及市场的沟通学习机会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不强,毕业后无法应对艺术类行业的竞争激烈。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其他学科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遇到的突出问题,需要结合时代趋势的需求同高校自身办学特点进行修正。

1.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高校方面: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按照自己的优势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脚踏实地,对学生负责;其次,杜绝固步自封,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协同,逐步创立一个适合中国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标准;最后,高校应端正办学态度,严谨办学,求真求精。

教师队伍方面:术业有专攻,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负责任的向学生传播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既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又在实践上取得真知;不断牢固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争取与先进思想碰撞的机会。

学生方面:高校招生数量方面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变革,控制专业招生数量,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学习的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供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日后的市场竞争力。

2.带来的思考

笔者结合自己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对当前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思考:首先,高校在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重视综合素质及专业通识的培养,重视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素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构建融洽的艺术专业学生氛围;其次,积极构建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将是中国高校日后发展的主流,新形势的驱动下,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各学国之间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强强结合;最后,积极倡导高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与实践部门构建协作关系,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高校办学态度不够严谨,没有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的问题;存在教师队伍整体实践教学能力弱,缺乏与外界先进教学理念沟通的机会,缺乏教学创新意识的问题;存在专业招生人数对市场需求过于饱和,学生专业能力不够不能应对市场考验的问题。高校应当端正办学态度,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在激进的市场竞争中,高校制定出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不超出自身办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适应市场、适应未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人才。

[1]李可心. 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辽宁美术职业学院为例[D],2014.

[2] 董泽芳,王晓辉.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及启示——基于对国外八所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的经验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3]贾娟.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的思考[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9).

谭世刚,男,1967年11月,贵州铜仁,副教授,单位:铜仁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研究和绘画创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