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侯可新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刍议包豪斯的设计训练与当代艺术设计教学
侯可新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包豪斯诞生于20世纪初期,通过革命的探索,为现代设计教育打下了基础,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鼻祖。时至今日,包豪斯工艺与艺术并重,积极对接市场,工艺教师与造型教师同时上课的“双轨制”的师资配备都仍然值得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学习与借鉴。
工艺;双轨制;艺术设计
一般认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源头是德国的包豪斯学校,然而当地艺术教育似乎并没有较多的继承和发扬包豪斯学校重视手工训练的传统,而是更多的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启发。手工训练,亦即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完成设计构思启发设计构思的重要一环。不能培养较强的动手制作能力,其实不是一个完善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这一点上,包豪斯“艺术+工厂”的教学模式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推行了艺术教育的改革,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至今仍在对艺术教育产生着影响。
为了能够同时提升学员的设计思维和兜售能力,包豪斯将课程体系进行了划分,分成了“基础课程”和“作坊训练”两大部分。基础课程除了现代众所周知的造型基础课,如素描、色彩等以外,还最早形成了构成课。
“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艺术形式、创作手段和技巧,引导和技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坊训练”特别强调工艺,要求学生能够对所设计的队形进行制作,掌握整个工艺流程。包豪斯的教师伊顿认为,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作坊训练”,在包豪斯的教育体系中,都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各类课程的训练,培养出既能够进行艺术创造又具备工艺技能的综合设计人才,这才是包豪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是真正将培养对象服务于经济和社会,融入现代工业体系。
包豪斯呼吁提高工艺的地位,使其与“美术”平起平坐,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学校与必须与与工艺匠人的领导者及工业体系建立长期可持续的联系,以便于把包豪斯的设计方案和产品真正推向市场,创造财富。这与现代艺术教育中的“校企合作”的做法是相通的。对学生进行系统地、高强度的工艺训练,成为包豪斯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包豪斯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指出“艺术超乎一切方法之上,它本身是难以传授的,但手工艺却可以”“每位艺术家都必须具备手工艺的基础,正是在工艺技巧中,蕴涵着创造力最初的源泉”。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包豪斯坚持“学校必须重新被吸纳进作坊里去”的教育观念,对工艺能力的培养,成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在包豪斯的早期,推行了“双轨制”教学模式:工艺训练与艺术素质培养并重。在学校里是“师傅--工匠--学徒”之间的关系。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包豪斯的教师也分为两类:造型教师和工艺教师。各个作坊的运转,都由一名造型教师和一名工艺教师共同负责。造型教师一般为画家,工艺教师则是在各自的工艺类别上技艺精湛的人。正是有了这样的培养理念和师资搭配,包豪斯学校才培养出了具有艺术创造力和工艺制作能力的综合型设计人才。
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从高职到博士的培养,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我们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包豪斯重视设计创意思维的
包豪斯学校在魏玛的6年时间里,曾建立了陶瓷作坊,设计和制作陶瓷产品。
一开始,陶瓷作坊更多的是坚持“浪漫的创作方式”,较多的倾向于艺术创作。格罗皮乌斯竭力主张大师们放弃原先陈旧的方式,而是将功能性置于首位,与市场紧密联系。为了使设计教育更加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格罗皮乌斯将手工艺的培训与工厂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陶瓷被赋予了融入现代性设计的可能性,从而使其开始和大规模、系统化的工业生产建立起了联系。另一方面,包豪斯的作坊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艺术设计工作室的雏形,它为现代艺术设计工作室提供了一个最初的、适应现代工业体系的原型。包豪斯的作坊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手工艺术教育的场所,学员们在这里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工艺技能和生产技术,以为将来成为独立的设计师打下基础。同时,在这些作坊中,又初步实现了“作品及产品”的目标,使教学成果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这一点上看,这些作坊又具备了现代生产企业或设计公司的某些特征,为作坊的自我发展提供经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包豪斯作坊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双轨制”的教学模式密切相关,当然也离不开双轨制模式下造型老师和工艺老师的密切配合。现代艺术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仍然适用这一模式,我们可以特聘企业中具有较高实践操作技能的技术骨干参与到教学中,也别是参与到实训教学中。而学校教师可以更多的对学生作创新思维与设计观念上的引导。学生的技能掌握需要较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练习和实践,这是基于这个原因,负责技能实训的企业特聘教师在教学中的连续性显得特别重要。
格罗比乌斯曾说过:“我坚持要有手工劳作训练,它本身不是目的,也完全不是想备不时之需以便真正从事手工艺生产,而是为了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全面的手、眼训练条件,并作为掌握工业生产过程的初步实习。”而在现实中,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有种淡化工艺教学的趋势。而实际上,扎实的工艺技能,不仅是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重要条件,也是设计灵感和设计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包豪斯的作坊在教学和实践中,主动将引入较为先进和高校的机械生产方式,挖掘各种对接市场、适应市场的可能性。包豪斯的各种作坊直接进入到生产的实践之中,与工厂、社区合作,为工厂提供设计方案,获得回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格罗皮乌斯不仅对学校要对接市场,要适应时代,要积极引入最新的技术有清醒的认识,在实践中也坚持贯彻这一点。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化,技术如何进步,这些理念是不会过时的,会一直值得我们学习。
包豪斯诞生于20世纪初期,通过革命的探索,为现代设计教育打下了基础,成为了现代设计教育的鼻祖。虽然近百年已经过去,但是包豪斯的很多理念和模式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借鉴和执行这些理念,仍然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1]李渝。《包豪斯基础课教育体系分析与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再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6).
[2]江牧,林鸿。《包豪斯的设计哲学——从教育、社团和作品视角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3]毛璞.《从包豪斯教育体系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大众文艺2010(03).
侯可新(1980.10-),2004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11年获湖南大学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讲师、工艺美术师;2005年至今任教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装饰系副主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