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赵继峰 (西安话剧院 710054)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与其他戏剧形式相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话剧表演主要包括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内部动作主要是心理动作。话剧语言包括台词和潜台词,台词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话剧台词是一种放大了的生活语言,独白是潜台词的外化。演员要通过重音、停顿、语调等表现出话剧的潜台词。演员要理解剧情,把握人物的特点,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表演要做到真实自然,声音洪亮,有表现力,动作得体。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都有一定的表演技巧。
声音和语言是话剧演员表演的重要工具和材料。演员的语言表演对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演员先要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要化身成角色人物,语言表达要生动自然,要把握好角色语言的准确性,把握好角色的性格化语言,要处理好声音和气息,使表演的语言清晰流利、准确、贴切,提升语言表现力,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具体而言,根据话剧的表演形式和特点,话剧的语言在声音上要具有达远性,要让观众都能听得见;吐字要清晰性,要让观众听得清;语调要合理地放大与夸张,要鲜明,要让观众能够感受的语言的性格化和动作性;台词要连贯,要按几幕几场的顺序完成。为此,演员要加强话剧表演语言方面的训练,做到能自如控制自己的声音,把握好音色、音量、音调、语速、语气等,丰富自己的语言表现力,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1.把握好音量。演员要对台词声量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若声音太小观众听不清,且缺乏表现力。所以,演员首先要保证表演的语言声音要足够大,能让观众听清楚。此外,保证声音大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平铺直叙,演员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人物的特点把握好重音,使表演语言抑扬顿挫,富有表现力,以便更好地传情达意,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潜台词和话剧主题。
2.口齿清晰。话剧表演的语言读音要正确、动听、有感情,不一定要珠圆玉润,但至少要让观众听清楚,要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3.把握好节奏。说话的快慢形成节奏,演员在表演时语速要符合具体的情境,比较重要的台词,表示强调时可以说得慢一些,人物情绪平静或者旁白可以用中速,表现人物急迫、激动的心情时可以说得快一点。
4.适当停顿。话剧表演语言的停顿可以制造气氛、表现潜台词。停顿包括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逻辑停顿是依照语言逻辑的停顿,感情停顿不受语言逻辑所约束,而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在说话时进行停顿。话剧演员要根据人物塑造和具体情节把握好句读和节奏,要知道哪里重音、哪里停顿,既不能一泻千里,又不能一字一顿。
5.把握好声调变化。话剧演员在表演时要根据人物的语言特点和剧情把握好语言的声调。比如,表示疑问时要用升调,由低音起至高音,并以高音结尾,如“为什么让我白走一趟呢?”叙述句一般用降调,由高音至低音,并以低音结尾。严肃认真的语句一般用平直调,由开始至结尾调子都没有改变,如政府报告。有弦外之音或相反意思的句子一般用弯曲调,刻意将字音调子弯曲,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6.从单句到人物。在话剧表演之前,演员要深入钻研剧本,了解剧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话剧的深刻的主题思想。在不同的情形下,演员要用不同的语气、语音、语调表演。只有这样,演员在表演时才能使语言符合人物形象和具体情境,才能通过每一句话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才能使语言具有动作性,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潜台词,为表现主题服务。
话剧表演是表现人的情感和生活的艺术。由于话剧的演出环境,话剧在语言和动作的幅度要合理地夸张,从而让观众听清、看懂。话剧表演的舞台动作与其他戏剧相比更接近真实生活。表演艺术把人们在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理想、愿望、要求的感官、思维和肌肉活动统称为动作。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和心理动作。演员要留心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人,在表演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根据人物内心表演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外部动作。
1.观察生活。话剧是表现生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话剧表演的源泉和生命。表演中的动作则是演员按剧本的人物要求,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设计的。它遵循生活中动作的规律。因此,话剧演员要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演员首先要观察人,观察衣着打扮、行为举止、神态、语言,还要会观察环境,要锻炼观察力,在表演时注意细节,从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表演更加真实、生动。
2.把握好表演的外部动作。由于演员是运用动作和语言来塑造角色的,所以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实质和基础。一切动作的产生都必须符合剧本的情境、符合塑造人物形象的需求。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以及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外部表演动作的前提。外部动作包括形体动作和面部动作等。话剧中的人物由于生活环境、经历、文化修养、思想等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演员在接受角色之后,要考先研究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给人物设计一些外部动作。动作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做什么(任务)、为什么做(目的)、怎样做(动作适应)。在表演中,“做什么”“为什么做”是动作的依据、目的,应在开始行动之前已内心确定;“怎样做”是动作具体手段和表现内容,必须是在行动的过程之中,在对规定情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对物的交流适应中产生。演员在理解剧本、剖析人物后,可按人物的思维逻辑、性格特征和剧本情节去精心的设计外部动作。
3.把握好表演的心理动作。心理动作也称内部动作、内心动作,是指以改变人(包括对手和自身)的意识为目的一种看不见的内在动作。在话剧表演中,内在的心理动作具有重大意义,任何外部动作、语言都是以心理动作为前提,都是有内心根据的。演员在表演中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组织有机的心理动作线,以保证外部动作的有机、连贯、生动形象,又要通过外在动作唤起相应的内在心理和情感。
[1]郭晖.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J].艺海,2010(9).
[2]夏访渊.表演艺术语言浅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4(1).
[3]高翔.试谈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