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送温暖如何暖人心

时间:2024-04-23

◎文/吴敏

逢年过节,给困难群众送温暖,希望通过这个特殊时刻传递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然而,有的地方送温暖却不尽如人意,“握手递上米和面,寒暄拍照展笑颜;三五分钟走一户,群众说啥没听见”……“送温暖”成了“慰问秀”,当然费力不讨好。

真心送温暖,就该在时间上,由间歇性向连续性转变。党员干部要始终想着人民、眼中始终关注百姓,坚持民本理念,使送温暖由一种“活动”变为一种“制度”、由一种“动态”变为一种“常态”,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困难,真正为群众办成一件件好事、实事。除了在节点上做好送温暖外,平时也要在急民众所急、谋民众所谋、供民众所需上下功夫。送温暖长流水不断线,既可避免“过节送暖扎成堆、节后冷清无人问”的尴尬,又可合理调配送温暖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真心送温暖,就该在内容上,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送米、送面、送油、送衣被,这些物质上的送是需要的,但仅仅是物质上的送又是不够的。要拓宽送温暖领域,创新送温暖形式。民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送温暖就应问需于民,坚持缺什么送什么,需要什么送什么,从单一送钱送物的“救助模式”,到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医疗、送文化等多种帮扶措施并举。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需求,了解他们的疾苦,要对困难群众全面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要,保证送温暖更加精准化。

真心送温暖,就该在方式上,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对一些特殊群体,既要给予物质上的援助,更要培养他们生产自救、自食其力的能力。干部要真正地坐下来和困难群众拉家常,把板凳坐热,倾听他们的声音;要认真剖析制约困难家庭发展致富的瓶颈,采取“个性方案”,为群众治理“穷病”,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致富的门路。从注重为困难群众“输血”向培育“造血”功能转化,这样送温暖才能真正“到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