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向本涛 (苏州科技学院 215000)
浅论大学校园舞蹈创作的特点
向本涛 (苏州科技学院 215000)
当代的大学生有着对世界敏锐的目光,有着独立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艺术品味和审美倾向。这使他们创作的作品处处体现大学生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对美的追求,而富有时代气息的特征。
校园舞蹈;舞蹈创作;舞蹈审美功能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讲究个性,追求时尚,思想敏锐。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校园舞蹈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里的舞蹈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用舞蹈培养有品位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不但是社会的进步,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开启思维、挖掘想象力,帮助大学生获得内外美德的统一。在新世纪的校园环境下,我们舞蹈创作者应如何创作新的舞蹈作品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呢?或者说新作品如何能反映出大学生的需求呢?大学校园舞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舞蹈创作的关系。我认为对新时期高校舞蹈创作进行研究,需要在对创作者与特定的校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舞蹈创作取向、创作个性、创作思想等的作用与影响这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对新世纪校园舞蹈作品进行批判性研究,还需要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舞蹈内容、形式等的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的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特点。究其以上两点,综合上海、江苏两地高校艺术展演舞蹈节的观摩,艺术展演舞蹈节上大学学子的丰富的想象力,对社会生活深刻的见地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北京召开的高校舞蹈美育经验交流会上,我看见各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人民大学不但组建了校园舞蹈团,还专门吸收专业教师指导训练这一队伍,使它日益走上正规。人民大学舞蹈团甚至专门开设校园舞蹈创作课,用现代舞蹈的方式诠释校园文化。笔者认为高校的舞蹈艺术创作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应体现以下鲜明特点。
当代的大学生有着对世界敏锐的目光,有着独立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艺术品味和审美倾向。以他们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大学生的思维反映生活: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他们需要亲情,重视友情,还渴望爱情,情感范围的扩大使我们有相比中小学生更多的情感题材;他们思想成熟,对社会有思考有判断能力,他们的作品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和面貌,作品可以反映学子们自身的内心世界,可以无情的鞭鞑社会的丑恶面,也可以含蓄幽默的劝解人们的不良习惯。他们即将从校园步入社会,内心充满对前途的渴望与困惑。一方面我们创作一个对大学生们来说新颖的,亲切的作品,必然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之起到既能抒发情怀、陶冶情操又宣传教化、团结鼓劲的作用。这使他们创作的作品处处体现大学生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对美的追求,而富有时代气息的特征。这些特点是通过对题材创造性的选择,对主题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生的情感、认知方面的诉求必然促使我们探索新的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这是否又会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呢?这是否又会加深我们或者说广大群众对舞蹈的认识呢?这的确是令人兴奋和值得去探索的。
学生在创作作品时,一定会加上自己的审美情感,自己的思想为基础进行形象塑造的。正是这种亲身体验、内心抒发的创作,激发了高校师生这个群体强烈的文化认同,这样的作品所展现出的寓意,往往比简单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创作者需把握住当前社会的热点,弘扬正气,给人们以鼓舞。上海师范大学曾创作一个《游戏人生》的作品,其形式与内容都很受大学生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内容,一个真实的大学生的生活现象,并且用观代舞的方式委婉的告诫年轻人不要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沉浸虚无的网络游戏世界里,这样最终会毁了自己。获得普遍的好评这些作品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结果。用心灵感受生活的结果。这样的创作作品就能获得大家的认同。
大学生是个思维活跃,极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提倡他们以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面对生活。并通过对舞蹈的学习和创作,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综合知识结构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这不正是美育的目的所在吗?
这个社会高速发展,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电子时代。各民族,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多元的文化也让社会益加丰富多彩。大学生们又是这一时代潮流里敏锐的观察者和反应者,他们紧紧把握时代的脉动,紧跟着时代潮流。他们愿意尝试新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纵观大学生舞蹈艺术的特点,是积极的、活泼向上且多元文化并存的,校园舞蹈应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情感丰富。正满足年青的学子的情感抒发需要。在当代的大学校园里,民间舞、当代舞、现代舞,甚至街舞和最新流行的爱尔兰踢踏舞,那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肢体语言表达方式更让学子们痴迷不已所以。他们通过对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既愉悦了自己和他人,也增进了对世界各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这种方式也为广大学生观众所喜闻乐见。在校园舞蹈的创作,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可以是民族舞,也可以是现代舞,甚或是芭蕾。它的作品中可以即有现代的舞蹈语汇,也可有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
态影子,更可揉进国外流行文化的元素,尽显丰富多彩。由于没有陈规俗套的限制,这群最富于创造性的学生群体,他们创作表演的艺术作品,反而最有可能会突破旧的规范、程式,展现新的思维、新的意象,闪现创造的火花,给已有的艺术形式增添新的色彩。
如2011年第三届江苏省艺术展演上南京审计学院的舞蹈《追梦的女孩》,就是以现代舞的语汇,从大学生的视角,表现女孩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对舞蹈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引发观众席上众多大学生舞蹈学习、爱好者的共鸣。这也是本次比赛的亮点——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在第三届艺术展演上,江南那大学的《舞出青春》正是用一群年青人用热血沸腾,充满激情的舞蹈语言,一遍一遍的撞击观众心中的思绪。
传统的文化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崇高的精神实质和信仰特色,它不仅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和风采,还是我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根基所在。在高校校园里开展传统文化沿袭和传承研究,唤醒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也是大学生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校园舞蹈创作也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一时代命题,在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其引导作用。在江苏省第三届艺术展演上,南京师范大学的作品《意江南》,就是一部通过女子群舞,展示江南女子的柔曼,与小桥、流水,人家合二为一的美妙意境的画卷。当14位少女从画卷中窈窕而出时,观众在霎那间理解了江南文化那一抹温柔的独特魅力。苏州科技学院的舞蹈作品《七里山塘·上元夜》,则是用诗意的手法描绘了元宵佳节时,苏州山塘街上放荷灯的传统习俗,重构了江南美的特性中另一幅俏丽、灵动的美妙瞬间。苏州大学的《昆舞吟兰》,则以传统戏曲昆曲的身段韵律为动作元素,把昆舞这一特别的舞蹈形式展现出来。阐释了传统戏剧文化中内在美的精髓。带给高校学子视觉的享受和文化的美丽。
这些作品均取材于江苏这个极富人文魅力的地域文化中,对于江南文化特点,大学生有着自己的解读,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亲身的体验,巧妙的构思,阐释着江南那独特的文化精髓。尽管在形式上、结构上尚有不足之处,然而那份创新的精神和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的浸润和追求,确实是应该大力弘扬的。
第一,要加强舞蹈普及工作在大学校园的展开与深入,不仅要建立舞团,还要以舞蹈团为基础,推动和促进全校的舞蹈运动发展,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化;校园舞蹈基本上应该以校园生活题材为主导,广大学生是校园舞蹈创作和表演的主体。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学习到舞蹈动作、体验到舞蹈基本规律、认识到舞蹈美学特点、同时在作品中反映他们自己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精练的舞蹈语汇,丰富的舞蹈构图来塑造形象和传情达意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其广泛参与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亲身参于到这个过程中去,从把握动态动律,组织舞蹈语言,创造美的构图中获得对美的情感体验,在动态性和空间性的创造中认识美,理解美,这比单一地欣赏更为有效。
第二,大学生舞蹈的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校园,面对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共同参与创作。校园舞蹈的创作是校园文化保持与社会同步,反映时代风尚以及与广大师生精神需求相一致和更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创作不应拘泥于形式的限制、不受于环境的束缚。这样的作品既不超越校园的生活现实,又不脱离社会孤芳自赏。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深入的普及工作能为大学校园舞蹈创作提供基础与有利条件。而丰富的校园文艺创作必然也会推动舞蹈普及工作的深入发展。
我们的艺术展演活动明确指出了,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使之成为培养高校学生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而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舞蹈创作就应该是为广大学生服务,为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服务的。因此,我们创作的作品应该用它来反映我们整个时代的特征,弘扬民族精神,让它成为大学生思想境界的一扇窗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