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文/后宗云
《***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口述的实录,其中既有曾经与***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该书真实再现了***总书记当年在陕北插队的艰苦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从繁华都市到黄土高原的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难得教材。
***的知青岁月,是党员干部的励志标杆。***坦承,“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与乡亲们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磨砺了他的坚强意志;虚心向群众学习、努力在实践中学习,拓宽了他的社会视野;扎根基层、与劳动群众打成一片,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员干部要像青年***那样,勇于接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才有望不负伟大时代,成就精彩人生。
***的知青岁月,是党员干部的生动教范。***曾经深情地说,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从***自述的这一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鲜明而强烈的群众观念,而这正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就需要党员干部胸怀为民之心,赓续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升素质、磨炼心志,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的知青岁月,是党员干部的修身明镜。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也正是在陕北的这七年,锤炼了***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他在梁家河生活劳动期间,实地了解了父辈们创业的艰辛,逐渐增强了对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理想教育的感性认识。这也使得他笃定了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促使他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总书记后来曾说:“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组织上要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毅然担起责任,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在农村7年,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与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