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三个关键词——新年、泼水、浴佛

时间:2024-05-04

(云南艺术学院 650500)

傣族泼水节为佛历新年。傣族属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国际泰学将其称为壮侗语系泰语民族,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泰语民族的发祥地是在今天的广西、云南和越南交接一带的地区。现今泰语民族是分布于我国西南边境与东南亚的傣、泰、老、掸的诸民族。公元前2世纪,婆罗门教和佛教文化就已经渗入东南亚地区长时间与吉蔑文化,南来的马来文化,北来的中国文化,在各民族中融合成为各民族文化。1正如何平教授所言:“在一部分泰语民族的先民向今天越南西北部及其周边地区迁徙和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群体则向更远的西部或西南部迁徙,这些群体最后定居在今天云南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和西部的德宏以及中南半岛的老、泰、缅等国,并逐渐接受了印度文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泰语民族这个群体的主体,也就是今天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以及今天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及这些民族的各个支系”。2那么与缅甸、老挝有着共同交界线的西双版纳的傣族与缅甸境内的“掸族”和老挝境内的“老族”实为同一民族。三者之间虽然由于各自所处社会的历史形态与地域环境有所差异,但其同源同流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共识,因此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

泼水节是这一地区人民的重大节日,人们习惯于把它叫做“泼水节”或“浴佛节”。泼水节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的一种特殊仪式之一说法来源于印度的“洒红节”,关于洒红节的神话故事与流传于我国傣族泼水节的神话故事颇有渊源,都是讲述有关魔王的故事。3在傣族地区的泼水节中,傣族新年中的“泼水”“浴佛”是节日中的两个主要关注点。陈茜根据南传佛教的传播路线以及诸多的神话传说,在《泼水节的起源、传播及其意义》一文中对泼水节的起源作了详细的描述:“泼水节起源于公元前印度的婆罗门教,这种习俗虽然保存到现在,但在印度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而在公元11世纪以后,逐步成为缅、泰、老和我国傣族的一个主要节日……随着小乘佛教的普遍传播,则形成为这些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泼水节习俗与小乘佛教和本民族的原始宗教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为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而锡兰和柬埔寨虽然信奉小乘佛教,却没有泼水节的习俗。”4从南传佛教的发展史来看这种推断有其合理性,但却是十分笼统地。陈茜提出锡兰即今斯里兰卡泼水节的习俗,从斯里兰克的宗教史来看,锡兰建国初信仰婆罗门教并且实行种姓制度,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佛教在锡兰已有初见,表现在印度阿育王谴僧人到锡兰传教。僧伽罗族是斯里兰卡最早的主要民族最初信仰婆罗门教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而在佛教传入后摒弃原来的婆罗门教信仰,全族开始信仰佛教。现今的斯里兰卡三个主要民族僧伽罗、泰米尔、摩尔中的僧伽罗、泰米尔信仰南传佛教。僧伽罗与泰米尔新年与我国傣族新年时间相近为每年的公历四月13、14日为期两天。节日期间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着白色圣衣到寺庙赕佛、听圣经,期间并无泼水民俗。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年与傣族新年几乎同时进行只是没有泼水仪式而已。于是问题出现,是否新年等同于泼水或泼水是过新年。关于泼水节是否应将泼水、新年、浴佛分开来解释。

一、第一个关键词“泼水”——泼水仪式的源起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是在场面壮观的泼水场面中得名的,节日中的相互泼水被人们认为是吉祥、祝福之意。笔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多方考察认为,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傣族新年傣族人民也将其成为“祭魔王”,它最突出作用就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民俗节日。而“泼水节”这一词汇是外来文化所给予它的新外衣。如在我国云南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与玉溪、元阳一带的傣族一样,没有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信奉南传佛教,而是保留了原始泰语民族的文化特征崇拜原始宗教。这一地区的傣族不同于西双版纳的傣族,“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并没有统一的泼水节或者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过得不叫泼水节,但在各地都由于泼水节相似的节日,如在大姚县完毕一带有‘窝巴节’,在永兴一带有‘泼水节’,还有的地方有‘祭龙’或‘辇火神’,虽然叫法不一样,但都有泼水狂欢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傣族的泼水节。”5这一地区的傣族崇拜原始宗教并且没有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响,其节日的泼水仪式中有着明显的原始宗教崇拜特征。

在佛教传入之前,斯里兰卡有一种节日称之为“戏水节”(僧伽罗语为Saliaki(-)lita),时间在斯国历法七月十五月圆日,即阳历五六月之间。全国人民到处欢乐地作泼水游戏,因为这时也是最热的夏季。国王也参加此种庆祝。这种节日已在斯里兰卡不见踪迹。6并且这种“戏水节”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洒红节”。然而在我国的与傣族同源的壮族每年农历的7月7日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戏水节,恰巧与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是同一天,于是壮族人们便将戏水节释作为“七仙女”到河中戏水的节日,又称女儿节。戏水情节与我国傣族泼水节的泼水情形极为相似。而形成于汉代的“七夕节”传统节日中也有着泼水的习俗。民间认为七夕水为圣水具有仙气灵气和种种神奇功能,原因全是在于这水是经过仙女沐浴的。由此看来壮族戏水节是大大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无独有偶,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泼水迎亲的仪式,例如云南彝族在迎亲时的泼水仪式十分的豪放,当迎亲队伍走到女方村寨时寨子里的姑娘便会将大盆清水泼向迎亲队伍中的小伙子们。这样的泼水仪式被人们认为是象征着吉祥,并且有着巫术的超凡能力相信这水具有非凡的生殖能力。同样在四川阿坝地区藏族婚礼也有泼水仪式,而这里女方向男方泼水是阻挡前来抢婚的人们可以说是原始抢婚仪式的延续。7

泼水仪式存在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随处可见,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中都有代表不同意义与象征的“泼水”这一仪式,有些民族的泼水文化中还有着巫文化的掠影。但总之一点水是圣洁、吉祥的象征。因此关于泼水节来源于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这一定论,针对目前所掌握的一些情况还不能完全的解释它。但不得不承认关于泼水的神话传说与佛教所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金色殿堂的佛教文化有些许的联系。无论是关于反映民间对善恶明显之分的傣族魔王与七公主,还是渴望自由表现男女浪漫爱情故事的董永与七仙女都是来变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宗教给予人们将这一美好愿望寄托的皈依并将其表现在泼水这一活动中。

二、第二个关键词“新年”

傣族历史上曾用过4个历法:第一个叫“波腊纳萨哈”历,使用420年后废弃了:第二个历法叫“补塔萨哈”(佛历),使用622年后废弃;第三个叫“当补腊萨哈”使用569年后废弃;第四个历叫“祖腊萨哈”,即今天西双版纳地区普遍使用的傣历。这四种历法的使用代表了傣族的四个时期。8现今缅甸对西双版纳傣族佛教文化影响颇大,人们习惯性将佛寺称之为缅寺。笔者在2013年9月在景洪曼阁佛寺(是景洪地区建立的第一批佛寺后经过重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剩的一座寺庙)进行考察,时值傣族关门节期间寺内的僧人正在为佛寺进行装饰,据寺内僧人介绍说装饰所需的材料都是来自于缅甸,并且要将原本不是金色的材料刷上金粉。由此可以了解到,现今西双版纳傣族确实较多地受到缅甸文化的影响。

缅甸、越南、柬埔寨的新年与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情况也比较类似,这一地区的历法使用与我国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立法使用基本是一致的。傣族所使用的第四个历“祖腊萨哈”就是制于缅甸,这一历法广泛用于南传佛教的信仰圈内,在西双版纳地区人们也称之为佛历。并且将新年固定在了傣历的六月到七月之间(每年具体的时间由佛爷推算出来),这种历法与这一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是比较相符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这一地区只有热季与雨季之分,“祖腊萨哈”规定的新年恰好是热季与雨季交替之时新年过后便是这一地区的雨季。据考察,德宏地区傣族的新年在农历的十二月份,而他们的泼水节是一种民俗与宗教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迎接雨季的到来。泼水节南传佛教在地区间的传播中,信徒们将其看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符号,因此在其他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中也有与傣族泼水节相类似的节日。

西双版纳传统中的傣族新年共有七天,现在一般有四天。以景洪市为例,西双版纳泼水节形式如下:

西双版纳泼水节中的文艺比赛与龙舟比赛是十分精彩的。文艺比赛是西双版纳地区各县中的参赛队伍,参赛人员构成中有布朗族、基诺族、爱尼人、傣族。参赛剧目十分精彩,在保留了舞蹈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包装,具有很高的表演性与艺术价值,主要参赛剧目为舞蹈剧目其中也有演唱剧目。

赛龙舟是居住在澜沧江边的傣族新年中不可少的项目,景洪市的赛龙舟最为壮观,其中参赛队伍来自景洪市周边的傣族村寨。 每支参赛队伍根据舟的大小来决定人数的多少,一般为单数。每队参赛选手进比赛场时,由象脚鼓和铓锣为其开路,并且鼓舞士气。铓锣手同时担任比赛中指挥官的角色。

傣族泼水节中的民间舞蹈主要有:“依拉贺”即圆圈舞,属于礼仪性舞蹈。用象脚鼓伴奏。“嘎光”围着象脚鼓跳的圆圈舞,属于自娱性舞蹈。“值得一提的2014年西双版纳泼水节中景洪市的万人伞舞场面也是十分宏丽壮观的。

三、第三个关键词“浴佛”

笔者在14年4月对傣族地区进行第二次田野调查的活动中认为,傣族泼水节虽不能归位到佛教节日,但由于宗教文化的渗入节日中的宗教活动是难免的。在缅甸、老挝、柬埔寨及西双版纳地区的新年中都有浴佛的活动,就西双版纳泼水节而言,傣族“泼水节”中的浴佛活动不是泼水节中的主要活动,而是属于一种佛教仪式,浴佛活动是在泼水节进行到第三天时在寺庙中举行的一种仪式,与此同时在佛寺中进行的还有堆沙堆活动。在泼水节期间,民间活动与佛教活动同时进行。

“浴佛节”在佛教中是非常大的节日。在我国汉族古代的“浴佛节”在农历的四月初八为佛的诞生日,浴佛则象征对佛出生时的洗礼一般。九龙吐水为其沐浴是他出生的标志,因此有着用五色香汤浴佛的习俗,其节日场面极为盛大。9而在傣历的7月15(大年为8月15)为圣诞日是南传佛教中佛祖诞生、涅磐、成仙的日子,届时傣族地区的僧人要集结在一起举行“赕佛”仪式主要内容为:诵经一整天,晚上举行点灯仪式属于佛教节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中有浴佛仪式属于佛事活动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与汉族的“浴佛节”意义不同。浴佛仪式一般在佛爷率众僧在院中的佛像前诵经后举行,人们将水淋在佛像上浴佛没有固定的程序。有专家指出,傣族的泼水节于圣诞日实际上是同一节日。在傣族地区的经书中详细记载了佛祖的出生时间,圣诞日是一个固定值,而傣族的新年在随着历法的更替也有着变动是不固定的。泼水节中的浴佛仪式起先为滴水仪式,是傣族人民为父母及先人所举行的。傣族认为水是神圣的东西,泼水节中互相泼水祝福时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以及求祖先保护的愿望都寄托在佛祖的身上。

四、结语

本文从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中的宗教仪式与民间仪式出发,通过比较与调查剖析傣族泼水节中的文化构成。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有着万千种变化,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文化,并且如何接受这一文化。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被舆论所影响着,在传统、现代以及人为中形成了傣族泼水节这一综合的文化现象。人们根据需要改变的传统形成新的文化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下发展的过程。跨境民族中的民族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而在不同的国家体制中有其各自的发展,这一发展就是傣族泼水节中的新的文化景观。

注释: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艺术创作研究室.《西双版纳民族艺术研究第一辑》(内刊),1988:16.

2.何平.《傣语民族的迁徙与现代傣、老、掸诸民族的形成》.《广西民族艺术》,2006(2):134-143.

3.薛克翅.《印度的四大种姓与四大节日》载于《百科知识》,1996(07):56.

4.陈茜.《泼水节的起源、传播及其意义》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81(03):62-66.

5.刘祖鑫.《 金沙江河谷傣族泼水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111-116.

6.Walpola Rahula.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P30.

7.王秀萍.《沐浴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13.

8.高立市.《傣历与泼水节的推算》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04):89-94.

9.王秀萍.《沐浴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08.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艺术创作研究室.《西双版纳民族艺术研究第一辑》(内刊),1988.

[2]何平.《傣语民族的迁徙与现代傣、老、掸诸民族的形成》载于《广西民族艺术》,2006(2).

[3]薛克翅.《印度的四大种姓与四大节日》载于《百科知识》,1996(07).

[4]陈茜.《泼水节的起源、传播及其意义》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81(03).

[5]刘祖鑫.《 金沙江河谷傣族泼水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

[6].Walpola Rahula.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p30.

[7]王秀萍.《沐浴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

[8]高立市.《傣历与泼水节的推算》载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