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冯水莲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529500)
民间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以阳江 “咸水歌、童谣”为例
冯水莲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529500)
随着人们劳动生产改变,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转移,真正懂得民间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一代,一些民间艺人逐渐老去,一批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正在被人渐渐遗忘,本文通过对阳江传统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的风格特征、意义和现状分析,探讨传承与发展地方特色民俗民间艺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民间民俗;阳江;咸水歌;童谣
民间民俗艺术是人民大众自己所产生、享用和流传的美的创作,其包括民间美术,民间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杂耍等范围,既有农村乡土的“民间”成分,又有市井的“市俗”成分,既有偏重以感情表现为主的装饰品,又有偏重于以认识功能为主的实用性工艺品,既有物质的工艺品,又有精神性艺术表演活动。是一种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着民间民俗朴实宝贵的古老文化,是一个民间民俗精神情感的载体和民间民俗特征的重要体现。
目前中国的民俗民间艺术现状并不乐观,首先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民俗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民俗民间艺术正在迅速消失,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在面临后继乏人的现象,民俗民间艺术从业者数量目前整体呈萎缩状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转移,一些民间艺人逐渐老去,一批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正在被人渐渐遗忘,真正懂得民间传统文化表演的人越来越少。民间民俗艺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很多已近灭亡,有的面临衰落而亟需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刻不容缓。
据了解,阳江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众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政府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阳江传统艺术文化,提高阳江传统艺术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参与传统文化活动。2011年8 月6日,阳江日报公布了阳江市独具特色的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阳东咸水歌》《阳春根雕》《江城风筝》《阳西“鲤鱼化龙”》等13项入选。而一度盛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阳江“咸水歌”,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咸水歌是疍家人所唱的歌,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据《广东通志》上记载,疍家人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长年与风浪搏斗。数千年来,疍家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注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过去,浮家泛宅的人不断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斗门、顺德,阳江等地,以种禾、蔗、蕉、养鱼为主,同时也种桑养蚕,操捕鱼业,人们称他们为“疍家人”,讲疍家话为主。他们在开发美丽家园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丰富的民歌。
历史悠久的阳江(阳东)“咸水歌”,或称阳江渔歌,是渔民用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源自过去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即兴创作和吟唱,没有音乐引子和伴奏,每句开头都有一句“呼语”,以引起听者注意,如“哥兄嗨”“先姐嗨”或“哎呀哩”,节奏自由,且经常变换拍型,并常有活动句,因而同一首歌,各人唱法各有不同,有达十余种唱腔。“咸水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产物,因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而以后者为主。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
阳东咸水歌分劳动生产、生活交流和婚丧习俗三类歌曲。是渔民在日常生活中,如出海,搬运等时通过演唱达到统一节奏、协调按劳动动作,也是渔民在生活交流中自娱自乐的一种原始歌谣,疍家人在婚丧嫁娶时,咸水歌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哭嫁”或“哭奶”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如:
《情歌》
远远看妹像观音,我想过河水又深。
卷起裤头浸过劲,为妹浸死亦甘心。
《哭奶》
孝子苦情泪湿衣,先诉亲娘阴下知。
娇子转回家报本,养育深恩尽果时。
至到果时奶别阳,男女事无苦断肠。
近几年,阳江政府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下,阳江的咸水歌活动在东平、闸坡、溪头、沙扒等几大渔港区再度活跃起来,阳江咸水歌作品也在国内、省内的渔歌比赛上屡有斩获。和其他城市相比,阳江咸水歌注重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唱的过程中融合了表演元素,再配以表演服装、道具和配乐,使咸水歌既通俗易懂,又具可听、可看性,因此受到观众的欢迎。然而,这一辉煌一时的本土民俗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坎坷后,近年来几乎失传。阳江市委宣传部和阳江市文联等部门联合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阳江“咸水歌”前景堪忧。这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广东阳江,眼下会唱“咸水歌”的人越来越少,经常性参加一些有关活动的仅有五十多人,而有文字创作能力的歌手仅有一人。在2012年七月中旬举办的全市首届咸水歌歌会上,虽有东平、闸坡、沙扒、溪头等四大渔港的咸水歌歌手参加表演,但全是中老年人。最年轻的也已四十多岁,最老的近八十岁。调查主管方官员称,依此状况估计,如果政府不给予及时挽救, “咸水歌”将在十年内逐渐消亡。有鉴于此,广东阳江目前已把“咸水歌”列入紧急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渔歌基地,倾力挽救这一濒临灭绝文化遗产。
阳江的另一本土民俗文化艺术“童谣”是阳江话的精髓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多是古时候的婆婆妈妈带孩童时,在树荫下,在摇篮边,在田头地角哄孩童时随口而唱,让孩童在哼哼唱唱的美妙歌声中甜甜入睡或者不再纠缠着大人而妨碍大人劳作。成年人为孩童们口头创作的这些歌谣,多根据自我生活经历,随口而来,却有意无意地向孩童传递知识。阳江童谣想象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活泼而富有趣味,唱起来琅琅上口、易懂易记。歌谣顺口流畅且连贯,节奏感强烈,让我们从中看见一幅幅的生活小景,按照内容分,阳江童谣有人物、动物、月亮、打掌仔、新娘等多个系列,阳江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还有鼓励、劝诫、隐喻、讥讽等作用,如“颦颦屁,屁颦颦,屎忽花花计话人(颦颦屁:阳江方言中一种长在水沟中的小鱼,尾部有斑纹。屎忽:屁股)”这首童谣,利用了动物的特性批评那些喜欢说是道非,却不肯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的人,劝诫小孩子不要养成对人缺点说是道非的坏习惯。打掌仔系列有《无过家》:打掌仔,打哇哇,无望口(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吃东西),无过家。过家郁(别人)委话,走回门口匿(玩)泥沙。这首童谣教育小孩要听话,不要随便跑到别人家要东西吃。
在过去没有CD、MP3和网络的岁月里,阳江童谣陪伴了无数人走过纯真烂漫的童年。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在那纯朴又美妙的歌声中长大。如今,童谣被配于音乐,灯光,服饰、道具搬上了舞台,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情景通过舞蹈、歌唱、小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重温那已逝去的童年。
《月亮光光》
月亮光光照竹坡,鸡乸耙田蛤唱歌。
老鼠行街钉木屐,猫儿担凳等姑婆。
边个姑婆系偔个,一头猪肉一头鹅。
《打掌仔》
打掌仔,卖咸虾,咸虾香,卖老姜,
老姜辣,卖夸泽,夸泽骚,卖酒糟,
酒糟甜,卖禾镰,禾镰利,一刀割紧个鼻!
像阳江咸水歌、阳江童谣等这些充满本土风俗传统的民间民俗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产物,目前会唱和熟悉的年轻人已很少,各地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传承已经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民间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列入学校的课程中传承
将民间民俗艺术活动列入当地学校的课余互动活动或课程中,让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研究、传承发展基地,它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去了解本土风俗传统的民间民俗艺术,它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谣,这将让本土风俗传统的民间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良好地传承下去,实现本土民俗音乐文化在本地传承与发展,也培养学生的地方音乐文化认同感,延续其地方音乐文化记忆。这种特色教学能够为急需保护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后续人才,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贡献自身一份力量。
(二)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宣传
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是传承发展民间民俗艺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把经过改革创新的咸水歌与童谣刻录成VCD、DVD光碟,制作伴奏,制成MP3或MTV,发到微博和网上,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接触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本土风俗传统的民间民俗艺术的魅力。
(三)收集歌谱,汇集成册
地方文化部门可将文艺工作者和这些民间民俗艺术的传承者集中起来成立保护小组,广泛收集歌谱,汇集成册,作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用资料,可供后来人参考查阅。
(四)开展新研究,树立创新意识
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可组织艺术家从形式内容,歌词,唱法上对这些民间民俗艺术进行不断创新,利用各种音乐配器、制作方法,对传统艺术进行改良,使传统艺术更具新颖性,更富时尚性。也可改变用地方语言的唱法,使用普通话去唱,使更多的人听懂,认识。还可创新成合唱曲,流行曲,舞蹈等形式,使其更适应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更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让更多的年青人喜欢,并传唱。
(五)举办咸水歌和童谣歌舞专场晚会,扩大宣传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专场晚会,在特定的日期,如春节或中秋这类大型的庆祝晚会上安排有咸水歌和童谣歌舞表演,让本市的老百姓更一步接确或认识这些传统民俗艺术。
(六)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观光游玩和投资开发。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在这些旅游景点安排让游客观赏的咸心歌和童谣歌舞表演,让游客在观光旅游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特色的地方民间民俗艺术。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提高宣传力度,让这些民俗艺术走出家门,走向世界。
[1]赖守亮 .民族民间艺术拯救中的误区[J].株洲学院学报,2009(9).
[2]徐镇峰.民族民间艺术与高校艺术的教育创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4).
[3]周榕.阳江东平咸水歌艺术特征及演唱探究[D].广东星海音乐学院,2011.
[4]潘介文.浅谈沙铺山歌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J].神州文化.
[5]阳江新闻网,2011.10.1,2012.6.3.
阳江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冯水莲(1977-),女,广东阳江人,广东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