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 帆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二环南路第四小学<南校区> 657000)
山娃儿的披风
——乌蒙山区民间刺绣初探
李 帆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二环南路第四小学<南校区> 657000)
我国之所以拥有丰富的文化瑰宝,不就是各民族各区域人们创造的结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艺术,不仅是昨天的生活方式,昨天的审美语言,它还是融入他们血液的生命之根。时空的飞速跨越,加快了现代文明的步伐,面临时代的潮流,多元文化的冲击,对民间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挑战。地处滇东北云贵高原腹地的乌蒙山区,人们用汗水书写着历史,以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本文主要从具有地方特色的披风(育儿背)的刺绣方法及特点来阐述,意在让人们对高原文化的认识,从而呼吁人们挖掘原生态美术,弘扬区域文化,保护区域民间艺术,使之得以发展。就此,我衷心希望民间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披风;刺绣;程式化;象征性;区域民间美术
地处滇东北云贵高原腹地的乌蒙山区,人们用汗水书写着历史,以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也许是受“古丝绸之路”遗风的熏陶。在民间人们常以刺绣艺术表达他们的情感,及对生活的诠释。
而在诸多的刺绣物中,娃儿披风最具特色,它被乌蒙高原人喻为背上的文化,生活的画卷和布上的艺术,它是乌蒙人用来护理幼儿的一种物件。在四尺大小的绒布上刺绣制作而成。由于高原风沙大,秋冬季节寒冷,妇女外出或劳作时携带幼儿不便,于是将披风裹在幼儿身上,再用一条布带系了将幼儿背在背上,这样既能够让幼儿御寒又便于户外劳作。竟然成为乌蒙人的育儿方式,构成一道独特的背上风景。
披风又是乌蒙民俗文化的写照,在当地习俗中,当一个新生儿降临后,就要请吃“祝米酒”,邀请亲戚朋友为新生儿道喜。作为新生儿的外婆家就更是重礼相贺,其中披风就是必备之物,并以此传达对新外甥的祝福。可见,披风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我主要探究的是披风制作及艺术构成特点,从而对乌蒙山区民间刺绣的认识。
其一,制作材料及其刺绣手法。披风制作材料主要用厚实的深色绒布为底,因为厚实的绒布更利于保暖且质感较好,同时在上面刺绣不走样。绒布颜色多为深蓝、深红及黑色等,这些凝重的深色更显高原人的个性及对高原色彩的感受,再绣上亮丽图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
刺绣手法方面:主要有平绣法和凸绣法(植绒绣)两种方式。平绣是以直针按长短针法相互衔接来塑造形体,这种绣法较普遍,如黔绣,湘绣多采用此法。而凸绣法是指在绒布上根据图形来回穿刺植绒,密密麻麻绣出一层绒面(约半厘米厚)来塑造出形体,然后用剪刀将绒面剪平(约4毫米厚),使绣出的图案形成近似浮雕状的凸出绒面,故称凸绣法。此法具有半立体效果,色彩过渡柔和,毛茸茸的质感,具有较强的装饰美感。但现在此法在我国传统刺绣中已不多见了。
其二,披风图案的构成及其色彩表现。披风图案的构成样式与其他民间美术一样都有传统的程式化特点,娃儿披风的构图,四周以二方连续纹样或镶嵌花边表现。中间则以一个丰富的单独纹样为主,它是民间艺人表现的主题,也是乌蒙刺绣的集中体现。可归纳为:
1.对称法则
以同一题材打破时空限制,,或夸张或变形,形成对称式构图。以花开两枝,为整体对称格局,然后再以空间量感丰富局部,画面中产生了均衡的完美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出他们乞求祥和“好事成双”的内涵。
2.变化统一法则
尽管形体以对称均衡出现,但不是机械重复再现,而是以形体,色彩,空间等中求对比,在均衡中求变化。左右两边的金鱼,形态各异,色彩进行变化。题材的组合打破时空限制,将水生的鱼与陆生花鸟表现在一起,使各种题材完美有序地统一在画面之中。
披风色彩的应用更具鲜明的对比关系,以深沉凝重的底色配上明亮的图纹,产生了光彩照人的感觉。奇巧艳丽的色彩表现,是乌蒙人对自然色彩的审美感受,是朴实、豪爽、粗犷的乌蒙人情感的体现。色彩的应用不仅是塑造形态的需要,还是追求强烈、和谐对比的手段。
披风题材及其象征性。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寄以自然物种诠释生命繁衍、情感体验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因而花鸟、禽兽,虫鱼多是他们的表现题材,这些题材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如鱼比喻生命繁衍,鸳鸯比喻婚姻幸福天长地久,喜鹊为报喜鸟,登上梅枝喻为“喜上眉梢”好事不断。莲花与鱼则比喻为“年年有余”借谐音祝愿来年丰收,财源广进。
总之,乌蒙民间刺绣无论是形式结构的布局,还是色彩的对比应用。无不体现了乌蒙人的智慧。表现中不盲目追求物象的真实和形似,而是凭借自己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意图,大胆地进行写意式描绘,极尽夸张巧于概括,夸张中有真实,写实中又寓以装饰。以装饰美的语言诠释他们的情感,并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双重体现,构成审美理想的物化形式。这也许是披风得流传下来的原因吧。
随着时空的流逝,许多具有浓郁的区域民间美术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这些对研究民俗文化和挖掘原生态美术,弘扬区域文化艺术,开展乡土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的民间美术更加宝贵。为此,以山娃儿的披风来探究乌蒙山区民间刺绣的魅力,呼吁人们对区域民间美术保护,使之得以发展,我衷心希望民间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