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用即文化:语用研究的文化审视

时间:2024-05-04

张 博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471003)

一、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

什么是语用学?即是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字面意思”。所以,语言学的任务要对语言进行分析,寻找它的构成结构规则,这给后来的语言学研究定下了一个长久不变的基调。后来,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又盛行一时,对于解释语言的句法颇有说服力。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扩展,但又不仅仅是扩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应该被看作是对语言和语言学的重新界定和重新认识,是语言研究上视角和视野的转变,它标志着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弗斯就提出了关于意义的语境理论,在这个问题上,弗斯受到了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因为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把语言看作是“行为的方式”比看作“思维的工具”更为合适。韩礼德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功能主义的语言理论,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功能主义的语言理论认为,人类语言的现状和它的发展是由语言所担当的功能决定的,因此,对语言结构的描述和解释必须和语言的功能联系起来。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后来由舍尔(Searle)发展了这个理论。这一理论在语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了语用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从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的逻辑之间的差异出发,提出了人类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原则—合作原则,对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起来重要的先导作用,并同时提出了会话原则理论。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利奇(Leech)“礼貌”理论的提出,引起语言学界的极大兴趣。

三、语用的文化性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用规约上的差异常常是文化差异的反映和折射。如在一次中国人的婚礼上,一位外国朋友见过新人之后,他称赞新郎:“祝贺你,新娘子真漂亮”,中国朋友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他以为新郎没听明白,有夸奖了一遍,中国人还是重复刚才的话,这时,他似乎明白了,他赞美不够具体,于是说:“眼睛、脸蛋、头发、裙子漂亮……全身上下都漂亮。”结果全场顿时哄堂大笑。这显然是没有很好了解文化隐含的意义而导致语言运用上的一个笑话。

四、语用失误与语用规则

英语语用失误多涉及称呼、问候、介绍、告别、询问、提议和道歉等言语行为以及一些跨文化的言谈规约的问题,这些语用失误是我们学习中的障碍。由于说话人缺乏语用原则,习惯把汉语表达言语行为的方式与英语表达方式混同起来,错误地以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中去,或者将具有不同语用特征的英语同义结构看作完全同义,不加选择地乱用。以致这些错误转移导致语用失误。

1.“Teacher Zhang, haven’t you had supper?”

2.“Hello, are you Li Ping? I’m Zhang Sir.”

第一句,很显然在中国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寒暄语,而英美人以为是邀请他一起去吃饭。而英美人碰面寒暄常常是谈论或预测天气情况。如:Nice day, isn’t it? 后面几句中国人完全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中去了.第二句,这是一句电话用语,正确的是:Is that …speaking? 或 Is that …?This is …speaking.或This is …。在中国,习惯上有“黄主任”“郭校长”“张经理”等称呼,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等外,一般是直接称呼我们的名字。如教材中有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Good morning, teacher。交际需要语言,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掌握语言结构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五、文化差异性在语用上的体现

说到不同文化在言谈交往中的差异,一般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不同文化使用不同的语言,其实更深刻的是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均有不同。最难以察觉的差异是体现在语言的使用方式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时会使用同一种语言,但是却会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的环境气候往往会影响人的生活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自然存在决定什么样的文化联想。 就从 “东风”“西风”来说吧。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的东风是和煦的、温暖的,所以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才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然而,对于处在西风带上的欧洲,“西风”又是别一种名声。其欧陆季风在东,所以西南吹来的是带给人美好想象的暖风,所以东风在欧洲人的眼中是凛冽的刺骨寒风,而西风才是一种催降甘露、滋润大地、诱发生机的温暖的季风。有两句英语谚语说得好: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 i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当风从东面来,不利畜生不利人)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当风从西面来,此时气候最宜人)其实,“风本无情”,而自然语境却能让感受“风”的人改变价值判断以至语用色彩。

1.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差异性是很大的,这也就决定了文化在语用上的不同个性。如,“你长了一对牛眼。”这句普通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化模式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印度,牛是婆罗门教徒的崇拜对象。在婆罗门教中,牛是神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在印度,丈夫如果对自己的老婆说“你长了一对牛眼”,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称赞,那些女人们会满心欢喜。而在中国,牛是农耕生产最常见的畜力,因而,对它“固执和骄傲”的解读深入人心,如:“犟牛”“牛脾气”“吹牛皮”“钻牛角尖”等等,如果哪位男士对一位女士说:“你真是长了一对牛眼!”,那我想这位男士肯定要遭殃了。

2.不同的风俗习惯。传统习俗与风情对语用中的文化含义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显著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高贵、权威,所以历代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为人父母的都“望子成龙”。然而,西方文化中的龙却是狰狞的怪兽、邪恶的代表。在中国只有皇帝才能被比喻成“龙”,而如果在德国,“Drache”还指“eine Frau, die immer mit allen streitet.”,也就是泼妇、母夜叉的意思。

[1]许力生著.《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育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含》.上海三联书店,200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