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房 华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 吉林扶余 131200)
班级课间健康活动形式创新研究
房 华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 吉林扶余 131200)
课间活动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将结合自身实践,深入探究班级课间健康活动形式的创新。
课间活动;学习;提升;创新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知识传输的主阵地,那么课间活动就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堡垒。学生经过45分钟的学习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恰当、合理的课间活动能够舒缓压力,提高学生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将大有裨益。下面笔者将从多方面、多角度详细探讨课间活动的创新。
在创新课间健康活动之前,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观念。许多教师认为“学”与“玩”是对立的,课间活动是不必要的。这种陈旧的观念往往对学生学习造成不利后果。众所周知,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对运动和游戏仍旧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此时若是挤占课间活动时间,甚至取消部分课间活动,将会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得浮躁不安、逆反,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广大教师要破除旧观念,建立新观念,充分利用课间有限的活动时间实现放松学生生理机能,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这样方能对抗学生的不良情绪,使之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去。
课间活动的展开要以“健康”“适当”为基本原则。教师可推荐一些较为适合中学生开展的活动项目,努力探寻更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思路。例如开展一些具有合作性、竞争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项目,以激发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笔者就曾实践过一个游戏“高跷竞走”,这一游戏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活动用到的道具高跷——将易拉罐切开,摞起来后穿上绳子就制作出了一只高跷。在活动时,同学们进行分组,每组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比赛。同学们在活动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意识,最终实现了素质教育“教”与“学”相结合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娱乐项目的创新、改造来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传统游戏项目由于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往往不能满足中学生日益发展的智力与心理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原有项目进行大胆的出新。例如,将跳花绳进行分组比拼,将“24点”的运算规则进行调整等等。这样可以保持传统活动项目的新鲜感,拓广学生可参与的活动范围,适应不同性格与爱好的学生。
通常,教师往往认为,课间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不需参与其中,只需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即可。笔者认为在课间健康活动创新模式中,这种思维是不可取的。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同样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活动方向的作用。此外,教师参与活动,还能从自身角度释放授课压力,培养饱满的工作热情。可以说,教师参与课间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以及游戏的开展方向,规范活动规则,提升学生的进取精神及团队意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例如笔者指导的“掰腕”游戏,游戏开始,教师站在桌子侧方中央位置,说明比赛规则,同时选定选手参与比赛。而后,教师判准中线,下令开始。此时,参赛同学将会按照教师口令开始比赛,较少出现“耍赖”的情况。同时,由于教师的参与,观战的同学热情也更为高涨,比赛气氛浓厚,学生们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非常有利于比赛效果的提升。
活动进行完毕,并非活动的终点,教师要实现课间活动的效用最大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回顾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的平台。对于中学生而言,写作能力已经有了巨大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随笔或日记等形式回顾开展过的课间活动。诱导他们将自己对于活动的体验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笔者利用教室场地开展的“课桌乒乓球”后,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有不少同学将这一活动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这篇习作,6月21日星期五天气晴——《有趣的室内乒乓球》。“今天老师突发奇想,让学生们在室内玩起了乒乓球。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我们活动的阵地,只见大家跃跃欲试,纷纷报名参赛。两个同学,露胳膊挽袖子好一幅冠军架势。这边刚来了个“短平快”,那边就上演了“高掉角”,大家在有限的场地内,努力控制自己的力道,赛出了新花样,赛出了新水平。旁边的同学,目不转睛地跟随着乒乓球来回移动,紧张而激烈的气氛让大家瞬间忘记了学习的烦恼……”这篇日记按照参与者和围观者的行为进行展开描述,过程十分具体,尤其是对大家神态的形容更是十分到位,生动地再现了活动场景,十分具有写作意义。
要使课间活动发挥其最大限度的功效,还需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深入的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反映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观点,利用评价与交流一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评论热情,还能发散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在学校教育中带动其他同学,起到以点带面的影响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活动心得时,要多关注他们的想法,不要急于提出反对意见,而应尽可能多以学生的视角反思“游戏旅程”,保持学生最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参与到下一次的活动设计中来,这样方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合理的评比能够学生兴趣更浓,技艺更精,竞争意识更强,同时也锻炼了向困难挑战的勇气。课间活动的评比同其他学习评比不同,教师不一定要分出高低、胜负,只需将学生的表现进行总体的概括、评价即可。活动的评比可按照团队为单位,也可依据个人为单位。当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评比时,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团队意识,不要过分突出团队中的某一个学生的参与价值,使大家都能感受到自己为团队协作尽了力,而后,才能概括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当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评比时,教师可对学生的特殊方法进行“宣贯”,使其他同学能够学到更多、更好的参与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整体课间活动效果的提升。
总之,课间活动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做好课间健康活动的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实现其价值。
[1]教育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2001.
[2]曲宗湖. 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1(5).
[3]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4]幻阎平.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广州体院学报,1995.
[5]李林.殷学锋.毛平云.对学校体育评价方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4).
[6]张晓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课间操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2001(1).
[7]向阳.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体育学刊.2002.(4).
[8]吴淑春.一天两个“大课间”[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