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 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浅谈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吴 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自古以来,美与善就是一体的。我国古代商周时期就有礼乐教育,而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德育与美育融合在一起的典范。《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序言中指出:艺术教育有益于学生,因为他能够培养出完整的人,学习艺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修养的形成。……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向善、向美,积极开展音乐艺术。本文简单谈谈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道德素质决定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并引导和加强其它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整个社会具有示范作用,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可以组织与协调人的意志和行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高校音乐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音乐教育环节中的渗透,在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律动、欣赏教学、创编、表演等等。音乐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讲究的是“润物无声”。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迸发出火花,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浸润学生的心灵,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我们的学生自然也变得高雅起来。音乐课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操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作为最具魅力,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当学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性情得到陶冶,校园处处燕舞莺歌,如诗如歌,那么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建文明校园也就变得润物无声、触手可及了。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抽象的内容融入到美妙的音乐当中,使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音乐过程中获得情感的释放和愉悦,净化思想和心灵,实现审美与德育的融合。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欣赏、文艺演出等艺术实践方式发现、感悟和欣赏生活中的美,追求美的理想,生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人生,从而实现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结构、方法手段,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例如,在合唱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统一音色,调节音准,均衡音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使学生知道,美的歌声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艺术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是实现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美化心灵、陶冶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选取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经典音乐会、经典歌剧名段欣赏等形式,把经典音乐作品介绍给在校大学生,为其提供一个走近大师、感受经典的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素养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具体到河南师范大学,其音乐学院排演的普契尼的歌剧《贾尼.斯基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同时荣获中国戏剧专业组“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在河南省内各高校巡演中受到热烈欢迎,使大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内化为一种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
音乐已经普遍成为当代青年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音乐艺术实践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消除因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导致的身心疲惫、精神不振、心理抑郁,甚至是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音乐知识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技能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在知识和技能运用中从听觉和感受来渗透德育,是实现音乐教育的重要方面。如:在进行声部合唱的训练中,许多同学认为声部高不可攀,产生了畏难情绪。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耐心、恒心。演唱时可以先慢后快,先分后合,先易后难。当他们掌握知识后,我严格要求学生做到音乐统一,节奏一致,控制呼吸,在演唱自己声部时,兼顾到其它声部,让学生倾听合唱效果是否和谐优美,然后大家一起努力克服不足,以便保持变化中统一,分散中的集中,层次的分明与彼此的配合。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团结合作,顾全大局,促进促进身心和谐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由于大多数家长总是认为学生就该学习,平时溺爱孩子,很少让孩子做家务,因此使是一些孩子产生了懒惰的思想,并且很难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辛苦。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唤起学生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感恩父母、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能够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人的心灵,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方向发展。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音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要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感情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今学校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宠,家庭的熏陶造成了他们强烈的自我中心感,缺乏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而音乐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群体艺术,如合唱、合奏、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性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活动,使学生超越“小我”融入“大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合作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我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缩小彼此间的心理隔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例如,河南师范大学每年举办的“共青颂.师大情”合唱比赛,各大学生合唱队选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校歌》、《黄河大合唱》等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能较好地展现出青年团员朝气蓬勃、追求进步精神的合唱曲目,排练过程中认真分析和体会作品的感情,演唱中各个声部通力配合,在速度、节拍、感情上力求一致,从而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爱校情结,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阳光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办学风格,践行着“让教育充满阳光,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成长过程”的办学理念,培养“阳光学生”是我们的办学追求。小学音乐课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审美,尚美,为美,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让学生养成思想阳光、精神阳光、行为阳光的美德。
总之,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只有“润物细无声”,才会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此外,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使其身心获得健康的成长。
[1]吴晓燕.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D].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2]王圣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析[D].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3]董中霞.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07 .
[4] 刘嵬嵬.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6 .
[5]解晓瑞.对我国普通高校管乐艺术教育的思考[D]. 首都师范大学2007 .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